【2025年02月05日訊】(記者程靜、駱亞採訪報導)美國對華商品的新關稅生效後,中共隨即出台四道反制美國的貿易措施。專家分析,北京的這些報復性措施對美影響非常有限,是大內宣的需要,實際雙方關稅戰令中方受損更大,而川普的重頭戲還在後面,中共的反制是另有算計。
中共報復川普關稅 分析:大內宣的需要
週二(2月4日),中共一連祭出四道反制美國的貿易措施,包括對部分商品徵收10%或15%的關稅;對谷歌(Google)進行反壟斷調查;將兩大美企列入黑名單和對五類金屬的出口管制。
其中的關稅部分,中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表示,將自2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加徵15%關稅,而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和皮卡則加徵10%的關稅等。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2月1日簽署行政令,正式下令週二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進口產品徵收25%關稅,並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旨在應對芬太尼和非法移民進入美國造成的國家緊急狀態。
但在週一(2月3日)川普分別與加拿大、墨西哥達成暫緩一個月實施關稅的協議。對中國加徵10%的關稅於週二美東時間零點生效。
分析人士普遍解讀為,北京意在報復、反制美國,但力道有限,更多的是為對內宣傳。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日前對表示,中共的所謂反擊實際上沒有任何力量,很荒唐的。就像對於谷歌,谷歌在中國基本上沒有什麼運作,只有少許人員研發,所以中共制裁起不到什麼作用。
他認為,中共只是想做個姿態,給國內的老百姓看,表明它不害怕美國。
就北京針對汽車和農用機械領域,其實中國本身就是生產大國,不需要從美國進口;而對於能源,中國對能源的需求很大,加徵關稅會影響國內經濟,結果或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對於川普開始增加關稅,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對分析,「川普就是希望你把姿態放軟,或者是願意,不能說一定找到合作方式,但至少你願意就我關注的議題,不管是芬太尼或貿易平衡,以及中美之間安全上的對話,至少在這些議題上你願意跟我談。」
「但問題是,到現在為止,中共面臨的困境,如果放軟姿態去跟美國談的話,基本上這會影響到共產黨的威信,影響到中共大內宣的一致性。」
「所以它只能用強硬的方式懟回去,你加我關稅,我就加你關稅。你封鎖我的企業,我就封鎖你的企業,它完全就是一個硬碰硬的對懟狀況。」他說,「而美國之所以實施制裁,是因為雙邊貿易是不平衡的。」
美中關稅戰 分析:中國受損更大 面臨脫鉤
值得注意的是,美中是世界貿易的兩極:中國順差萬億,美國逆差萬億。
美國商務部2月5日發布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的貨物貿易逆差比上一年增加14%,達到1.2117萬億美元,刷新歷史最高。而進口最多的首位是中國,其次是歐盟和墨西哥。
中共海關總署1月13日發布數據,2024年12月貿易順差突破千億美元大關,為1048.4億美元;全年9921.6億美元,逼近萬億美元大關。
就中美貿易,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對美國出口達到5246.56億美元,但從美國進口只有1636.24億美元。
葉耀元說,事實上2018年貿易戰之後,美中貿易一直就沒有恢復到平衡狀態,當然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總額量有減少,但還是大多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然後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比較少。
這有兩個原因,葉耀元分析,第一,中共用很強硬的關稅方式一直在擋掉所謂國外的舶來品;另一個,中國其實國內用很多替代性品牌,或者講白了就是所謂的A貨(仿冒產品),然後直接抄襲國外的品牌,在國內生產。
「其實我們都知道,做這些A貨的工廠跟幫這些國外品牌代工的工廠根本就同一間工廠而已,所以他做出來的質量差異沒有那麼大」,他說,所以國外廠商在中國事實上賺的錢本來就不多啦。
「當北京進行反制性關稅時,其實對美國這些商人來講,他本來就不是真的在吃那塊市場,怎麼會有太大的影響呢?」
而北京用美國的方式制裁,「就算你加碼到一樣的條件,真損失的還是中國啊,因為中國是中國的廠商和店家在吃美國的市場,美國的廠品牌並沒有吃到中國市場,甚至他一直都是在中國製造和販售,根本跟美國製造沒有關係。」
所以,對美國實質上是沒有太大影響。「當然你說中國可不可以提出一些更激進一點的行動,但老實說我覺得中共現在面臨一個困境,即雙邊脫鉤的現實。也就是說,現在美中很多產業已經沒有連結了,你要去制裁美國的困難度是很高的。本來就沒有貿易啦,那你要怎麼去制裁他?」
「但是中國不是,因為中國生產產品最希望還是賣到美國市場去,這種關稅制裁對中國很有效,但對美國其實沒什麼效啊。」
謝田也表示,中共的反制最大的問題是,實際沒有太多分量,所以在談判的時候,槓桿還是非常有限。「北京如果不屈服,將與美國經濟貿易上脫鉤,而且面臨非常嚴重的制裁,還有很多國際地緣政策的問題,潛在的衝突和對手衝突的問題。」
分析:川普的重頭戲還在後面
對於美國對華加徵關稅10%,謝田表示,「好像蠻低的一個關稅,實際上川普的重頭戲還在後面。」
美國加徵關稅前,川普週一(3日)表示,他與中共黨魁習近平最快可能「於24小時內」通話,這是繼1月20日的「川習通話」後可能的第二度通話。
但中共反制後,川普週二在白宮表示並不急於與習近平通話。並暗示他與中國重新平衡貿易的計劃仍在進行中。
當被問及中共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時,川普說,「這沒關係,沒關係。」「我們將在對抗(共產)中國以及其它國家時做得非常好。」
謝田認為,「我相信川普的策略是應該把關稅問題、俄烏問題及其它問題,高科技技術封鎖、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格陵蘭的滲透,甚至中共對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所有這些國際地緣政治的問題,應該會加在一起談,還加上中共病毒(COVID-9)武漢肺炎的問題。」
對於外界關注的台灣問題,謝田認為,「川普肯定不可能去出賣台灣,作為一個代價或者籌碼,因為美國和台灣之間有《台灣關係法》,國內法律川普必須遵守,台灣問題基本上川普也不可能讓步。而中共用俄烏戰爭來為對台攻擊增加籌碼,基本上是沒有任何期望。」
「美中下一個(階段)真正開始談判的話,實際上這麼多事務將會非常的嚴峻、也非常的困難。」
「美國當然希望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中共也會發現,它不談判的話,美國真正的關稅大棒開始壓下來,中國經濟也受不了,所以雙方肯定會談判。」
川普在競選前,曾表示對華徵關稅高達60%。謝田說,「如果在其它問題上中共不配合的話,到關稅高達60%甚至100%,那時候對中國經濟的衝擊就會非常大。」
不過,葉耀元認為,最後美中談判取得的都不是共識,只是各說各話而已。但是按照這樣的趨勢,吃虧的應該是中國人民,習沒什麼吃虧,因為他橫豎還站在那個位置上。
「從我們學者的角度來說,我們覺得北京絕對不會跟他談成,就算談了也不會有任何共識,因為習近平要的並不是中國未來的一個福祉。」
中美對抗 北京在意的是另外的事
葉耀元認為,「習近平要的只是他可以在那個位置上活多久,他唯一要做的就是,他都已經七十幾歲了,了不起就再十年嘛,所以他的最核心價值就是,至少這十年中共不要垮就跟我沒關係了。這就是獨裁政體的麻煩,因為它不是為了人民。」
他進一步分析,「很多人在看中國作為一個國家,到底有沒有能力跟美國進行長期對抗,這種類似冷戰2.0的局面。但是老實說,北京能不能做這件事情一直以來都不是重點,就算可能會輸下來,他也不在意這件事情。」
「他在意的是共產黨到底還可以活多久。也就是,中共的思維,並不是以中國人大幅度的福祉作為它政策制定的核心價值,它是以共產黨以及共產黨的這些所謂精英,他們的政權延續作為所有政策的一個標竿。」
「也就是今天如果跟美國示弱,共產黨還可以撐多久,可能撐不久?」
葉耀元表示,對於整個中國系統來說,如果要進行所謂相對公平貿易,你的市場就要開始資本主義化,要更為公開,另一個就是你必須要開放自由訊息流通,一個資本主義市場你不可能都去控管,完全不可能像現在一樣,什麼事情都控管。
「那這對共產黨來講是一個很危險的局面,所以它跟美國不管怎麼樣都還是強硬對立,原因並不是因為中國到底會不會贏,不是因為中國經濟到底有多麼雄厚的一個底。」
「而是如果我軟下來,共產黨以及我自己的寶座可能就會不見了,那秋後算帳之後我們怎麼辦?所以他們考量的是這一點,他們考量的都不是說中國到底能不能贏,如何跟美國贏得這場冷戰了。」
責任編輯:高靜#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Previous Article美菲防長通話 聚焦南海局勢 強化同盟關係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