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3日訊】(記者方曉報導)近期,中共紀檢機關查處一批國企領域腐敗案件,官員在落馬前「逃逸式辭職」的問題頻頻引發關注。「逃逸式辭職」再度熱了起來。分析認為,國企領域高層「逃逸式辭職」釋放的信號不尋常。
國企多名高層紛紛失聯 高管出國被攔
所謂「逃逸式辭職」,是指通過提前退休、辭職等方式,企圖逃避查處,或到原業務管轄範圍內企業任職 「撈取」 好處的行為。
6月26日,中交集團原董事長王彤宙被帶走。當晚9點,國資委有關官員在中交集團召開會議,宣布了中交集團主要領導的重大調整——由宋海良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炳南擔任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在中國交建6月14日發布的公告中提到,6月13日的董事會以通訊方式召開,董事王海懷因故請假。王海懷原為與宋海良搭檔的中交集團總經理。中交集團前董事長劉起濤,子公司中交地產的原董事長李永前均失聯。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基礎設施綜合服務為主的央企。2024年8月5日,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位列第63。
6月底,據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綠城中國」前董事會主席張亞東在香港國際機場出境處被有關部門攔下。據悉,張亞東當時正準備搭乘飛往加拿大的航班。今年3月27日,張亞東剛剛辭任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
中交集團是「綠城中國」的單一最大股東,「綠城中國」是一家具有央企背景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綠城中國」2024年實現股東應占利潤約15.9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大幅下降 48.8%。儘管營收有所增長,但「綠城中國」的總負債已逼近4000億元。
接著,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文稱緊盯國企領域「逃逸式辭職」,織密防護網。
「逃逸式辭職」在2021年就出現在官方通報中,不少官員違紀案件涉及「逃逸式辭職」。
分析:背後信號頗不尋常
7月13日,以深度分析中國宏觀經濟、房地產趨勢、城市發展以及海外投資等話題而聞名的新媒體機構「智谷趨勢」發文表示,中央為何突然再度強調緊盯國企「逃逸式辭職」,背後信號頗不尋常。
文章說,「逃逸式辭職」的國企高管通過提前退休、辭職等方式為自己 「蓋棺定論」。「逃逸式辭職」方式包括:一,「規避型」,有的領導幹部在任時就已經有違法違紀行為,欲通過離職「平安著陸」;二,「期權型」,即在任期間為相關利益方謀取利益,但不急於兌現,而是約定在離職、退休後兌現,所謂「在位不收離職收」「在崗不收轉崗收」;三,「謀利型」,通過「提前築巢」向外輸送利益,待離職後到原業務管轄範圍內企業任職、兼職,藉此撈好處。
文章說,國企、能源、菸草、醫藥等重點領域多為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之地,權力尋租空間較大,也是腐敗易發多發的「高發區」。
其中,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掌控大量重要資產和資源,而現實中部分企業存在 「一把手」 權力過度集中、監管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易滋生侵吞國有資產、違規決策等腐敗行為,危害國有資本安全。
文章也談到針對「逃逸式辭職」的解決方案。首先要細化離職從業禁入範圍,建立 「行業黑名單」 制度。二是強化離職審批管理;三是建立離職人員「電子檔案」,對其就業軌跡、關聯企業註冊信息、資金流水實施動態監測,同步開展離職後常規回訪,嚴防 「表面辭職、幕後操控」。
責任編輯:李玲#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圖為示意圖。 (Feng Li/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從耐克到露露檸檬 零售商受川普關稅影響一覽
Next Article 半路夭折 湖南多家銀行「養老貸」被叫停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