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4日訊】(記者李圓明採訪報導)近期,中共當局推動城鎮化再提速。專家分析認為,讓農民舉家進城或成拉動樓市主力、提高城鎮率的目標實現不了。放開戶籍制度能給城鎮化帶來的紅利,大部分已經釋放完了。
據中共黨媒新華社7月31日報導,國務院於日前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該計劃要求,未來五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接近70%,以「更好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8月1日,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表示,將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的落戶限制,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城市落戶條件,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舉措」。
根據住建部發布的《2022年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鑑》,截至統計時,中國有695個城市,其中地級市302個、縣級市393個;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有25個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天津、東莞、成都、廣州、武漢、杭州、西安、南京、長沙、瀋陽、濟南、昆明、青島、鄭州、哈爾濱、大連、長春、石家莊、合肥、太原、蘇州。
若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取消落戶限制要求,將意味著國內600多個城市不再設置落戶限制。
8月2日,第一財經推出「農民舉家進城或成拉動樓市主力」話題,稱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來了,引發網友吐槽。「讓農民來回跑在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之間的路上,農民真辛苦,錢也不夠用。」「農村老年人再一凋零,不需在有人進城,城鎮化率就能到70%。」「看來還是覺得城市裡不夠捲。」「無就業經濟增長,提供不了工作崗位,還會逆城市化的。」
今年5月,山西省財政廳下達了2024年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全省共9.78億元,用於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需求,率先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網友表示,「這9.78億真不夠上上下下的官分的,冬天山西農村老百姓天然氣很多都燒不起,我朋友的爺爺奶奶八十幾的人了只能買柴燒,不會指著他們進城吧 。」
「莫名其妙的就被人代表了,被人做主了。農村為城市貢獻資源,糧食,勞動力……那麼多的家電下鄉,新能源下鄉不夠麼?還要被吸乾淨為你們賣地接盤?」「我們的城鎮化是把人趕進城市,國外城鎮化是把農村人口劃為城市人口。」
分析:農民進城 無法消化商品房存量
來自河北辛集的秦樹中先生告訴記者,十年前房地產最熱的時候,沒房沒車就免談婚事不用相親。這些年考慮生育率、年齡結構各種現狀,房地產開發過剩,整個辛集縣所有的父老鄉親都搬到樓房裡邊,房產的總套數還能再裝下一個辛集縣。
他說,「我的同齡人少數混到體制內的,還有村裡邊生意混的好的,全家搬到市區的,這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其餘的七零後在縣城買房,舊城鎮的大村子或者是緊鄰307國道位置好點的村級的也有小區,樓房、小區太多了。」
「我們還是住一兩層的平房啊,大面積的住宅宅基地舒服一點,那樓房就跟火柴盒似的,那你上哪找舒適去啊?」
秦先生認為,這會兒人們腰包裡的儲蓄,不能說沒有,但是應對社會民生負擔的話可以說基本沒有。因為中國社會醫療、養老跟教育這些重大支出,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沒有任何福利的。這些父老鄉親都沒有抗變能力,民生脆弱得不行。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止2023年,中國大陸的城鎮化率是66.16%,10年間增長了10%。7月19日,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在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上稱,「新型城鎮化仍在持續推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還有相當大的空間」。
有網友算了一筆帳,「計劃再花5年提升至70%,14億人的4個百分點大概是5,600萬,平均一年要有1,100萬新農村人進城。202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7,295萬平方米,平均每個新進城的人要買60平米,才能把這存量消化完,一個三口之家得買180平才能消化完。 」
時評人士楊旭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很多城市已經放寬或取消了落戶限制,如二線城市杭州和南京,只要有住房,全家都可以把戶口遷過去,至於三線和四線城市,以及縣城落戶就更容易了,所以放開戶籍制度能給城鎮化帶來的紅利,大部分已經釋放完了。
「現在農村長期生活居住的,很多都是60歲往上的老人,從情感上講他們更願意在農村,而且生活成本低,就每月發的那點養老金,到城裡根本活不下去。除非國家能在養老和醫療上提供實實在在的好處,比如免費的醫療和住房,能夠維持城裡生活的養老金,否則,農村老人們沒有進城的迫切願望。」
分析:經濟破產 從農民身上再挖地皮續命
大陸學者戴維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一屆三中全會前後,從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擴展地方稅源,到社保全國聯網,又放寬醫保參保戶籍的限制,緊接著要提高城鎮化率,這是一套精心設計的組合拳。核心還是沒有錢,想從龐大的農民群體身上再挖一層地皮。
對於70%的城鎮率,戴維認為,這是他們想像出來的,這個目標實現不了了。核心就是房子賣不出去了,地賣不出去了。經濟徹底搞垮了,90%的省市縣鄉已經早就破產了,龐大的國家機器公務員隊伍,沒有錢發了。就靠大量的印錢放水,把老百姓手裡的錢稀釋了再稀釋,就這麼勉強續命。
他說,「農村出來普通大學畢業的,稍微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在縣城裡邊或者在工作地以貸款買房子的,只占個15%左右,買不起的,租戶永遠是租戶。這百分之十五里邊現在至少接近一半又要再賣掉房子,按揭供不起了,還有百分之五直接就斷供了。」
「光棍已經不是新鮮問題了。早就離開農村的,只要你還是農業戶籍的,在城市沒有房子的,沒有穩定職業的農三代、農四代,都有可能全部打光棍。他想買房娶媳婦可望而不可及。包括大齡剩女她們絕對不會找一個什麼底子都沒有,朝不保夕的人,這是真實的實際情況。」
「農村合作醫療轉過來之後,他怎麼轉成職工醫保?職工社保他以前是做過職工的,農業戶口他沒交過社保,他依然交的農村合作醫療。沒交過沒續上哪有什麼養老金啊?半路城市化他怎麼接軌?」
楊旭也認為,中國經濟大環境越來越差,產業鏈外遷,外資撤離,民營企業關停、倒閉,工作機會越來越少。現在連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要降級幹農民工幹的活,農民工的工作機會就更少了。有數據顯示,中國城鎮就業超過80%靠民營企業,民營企業不行了,就業就會自然也就少了。
至於下一步是農民進城還是農民工返鄉,戴維認為,每個人都騎虎難下,回去心不甘,不回去眼淚不乾。城裡沒有工作可幹,收入來源不穩定;返鄉還是土地承包制,從2005年一直到2014年好多省市發了土地確權證長期不變,結果近期他們提出一個土地二輪承包到期了,就跟香港一樣,香港回歸了說50年不變,沒到30年就已經變了。
「匪幫搞的所有東西都是與人類文明背道而馳的。他們用戶籍制度把人人為地隔離開,你不能隨便進城,我不能隨便下鄉,最後他們不直接取消戶籍制,又來了一個城鎮化。全國社會制度若都是統一的,人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居住與遷徙,還需要它們搞什麼城鎮化嗎?」他說。
楊旭表示,這次城鎮化不可能掀起大的波瀾,很可能如李克強時期的城鎮化一樣,半途而廢。一是配套保障不具備;二是要求中共讓利於民很難,自從疫情開始直到前兩年,為刺激消費要求中共直接發錢的呼聲不絕於耳,但中共就是不做。寧可大撒幣、投錢給國企、大搞產業補貼,就是不給老百姓發錢。現在讓它割肉就更難了。
他說,李強上台後也是出台了一系列救經濟的政策,包括城中村改造、股市調降印花稅等,但提振經濟效果不明顯。在外資、民企以及一般百姓對中國經濟未來都沒有信心的情況下,指望出台幾項政策,就能挽救中國經濟,不太現實。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WUHAN, CHINA - OCTOBER 18:(CHINA OUT)An aerial view shows the Evergrande Wuhan culture-oriented travel city on October 18, 2021 in Wuhan, Hubei province, China. Evergrande, China's largest property developer, is facing a liquidity crisis with total debts of around $300 billion.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company could impact China’s economy, and the global economy at large. according to Xinhua news agency on October 15th, China's Central Bank Said Evergranda Spillover Risks 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Controllable.(Photo by Getty Images)
圖為2021年10月18日,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武漢恆大鳥瞰圖。2023年9月,恆大爆雷,留下上百萬套「爛尾樓」。(Photo by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陝西千億元級鋼企破產 涉及近兩萬員工
Next Article 半年沒賣出一套 武漢一樓盤每平米降價近萬元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