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1日訊】(記者林燕綜合報導)投資正在加快離開中國。一方面,隨著中企尋求海外開設更多工廠,中國海外投資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面,曾經湧向中國的西方企業開始從中國撤出。
週一(9月3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修訂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第二季度海外資產增加了約71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0%以上,是1998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領跑領域是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這是中企決定對最貼近西方市場進行銷售,以及避免中國長期經濟走軟、本地競爭加劇、地緣政治緊張等諸多限制後的決定。
不過也有經濟學家對這一投資數據提出了質疑。榮鼎集團9月編制的新數據庫顯示,北京近年來對外實際投資要低得多。
榮鼎分析師蒂洛‧哈內曼(Thilo Hanemann)等人表示,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可能被「幻影」資本誇大了,大量對外投資是出於金融考慮而非實體經濟投資驅動。
「超過三分之二的官方對外投資流是留存收益、債務和公司內部轉移。」他們在最新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根據榮鼎的數據,自2022年以來,中國海外投資大幅復甦,但總投資仍遠低於2016年的峰值。中國投資者越來越關注海外的綠地項目,而不是併購。
目前,這些對外直接投資已從發達經濟體轉向亞洲和新興經濟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在過去兩年獲得的中國投資額平均每年都在10億美元以上,主要集中在汽車、房地產、金屬和礦產資源。
外企加快撤資 二季度創歷史撤資紀錄
與此同時,外國投資者第二季度從中國的撤資金額創紀錄。即便根據中共官方修訂後的數據,也顯示了世界對第二大經濟體的悲觀情緒,撤資幅度在進一步擴大。
根據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9月公布的數據,第二季外資直接投資(FDI)減少148億美元,是3個季度以來首次出現負值,也是1998年有記錄以來第2次出現負值,且縮減規模創下新高。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亞當‧斯萊特(Adam Slater)在週一的報告中說:「鑒於可能違反關稅、投資限制和其它美國制裁,對新的外國直接投資者來說,中國越來越被視為是一個風險過高的地方。」
如果這種撤資下降趨勢持續到今年,這將是自1990年以來中國首次出現年度淨流出。
9月中旬,中歐商會和上海美國商會各自發布的報告都說,許多跨國公司正在調低中國在其投資目的地名單中的位置,同時整合在華業務,理由是增長放緩和利潤縮水。
調查顯示,跨國企業總部將中國列為投資首選的比率降至25年以來最低。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中國新建工廠等新增投資低於撤出,及業務縮小導致資本回收。此外,因內需不足導致中國經濟停滯長期化,也在造成外資投資意願下降。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 Chinese yuan currency sign with two arrows is pictured outside a bank branch in Shanghai on August 13, 2015. China cut the reference rate for its currency for the third straight day on August 13, authorities said, after their surprise devaluation of the yuan this week unsettled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AFP PHOTO / JOHANNES EISELE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JOHANNES EISELE/AFP via Getty Images)
投資正在加快離開中國。一方面,隨著中企尋求海外開設更多工廠,中國海外投資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面,曾經湧向中國的西方企業開始從中國撤出。示意圖。(Johannes Eisele/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經濟差 中國人十一長假選擇去便宜地方旅遊
Next Article 中國水泥行業現歷史性巨虧 產量創13年新低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