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7月24日訊】今日焦點:山東官方推廣龐氏騙局?數千受害者維權被鎮壓;為何賤賣創新藥物?大陸藥企直言無奈;AI時代美國要當王者 川普藍圖全面封鎖中共。
山東官方推廣龐氏騙局?數千受害者維權被鎮壓
近日,山東臨沂大型投資平台「樹拍易購」爆雷。數千名受害者到公司總部維權,卻遭到警察鎮壓,多人被抓。
有消息指出,樹拍易購是在近幾年迅速崛起的消費返利平台,承諾年化收益為200%。為了取信民眾,樹拍易購對外宣布,平台「由羅莊區政府監管」,還稱政府的持股比例高達34%。這種說法似乎不是空穴來風。據悉,「樹拍易購」曾獲得臨沂政府的重點扶持,政府還幫著平台做宣傳。
正是在「政府背書及收益率高」的加持下,樹拍易購迅速擴張至多個城市,吸引上萬名投資者。但實際上,這就是一個「龐氏騙局」,和「傳銷」沒有區別。
7月21日,「樹拍易購」突然爆雷,涉及資金約有600億(人民幣,下同)。為了挽回損失,數千名投資者衝入總部大樓,要求公司退還投資款,但始終沒有得到回應。
7月22日,大約有五千多名受害者再次圍緒公司總部,還一度衝入進大樓,砸毀部分設施。並與警察爆發激烈衝突,多人被抓走。
網傳視頻顯示,7月22日,大批投資者聚集在「樹拍易購」位於臨沂的公司總部。當地政府部署了大批警力和防暴車輛,嚴陣以待。
有視頻顯示,為驅趕示威者,有警察向抗議者噴射辣椒水。對此,有示威者朝警察投擲礦泉水瓶等。
在另一段視頻中,警察開始抓人,並將人關進警車,不少民眾站在一邊,向警察扔石塊,同時高喊「打、打」。
目前,「樹拍易購」董事長王紹慶已經失聯,手機成為空號,平台註冊地址已經註銷,辦公區也已搬空。
大量的維權視頻被上傳網絡,引發輿論關注。但當局很快就封鎖了消息,相關視頻及信息被刪除。
為何賤賣創新藥物?大陸藥企直言無奈
一款由中國企業研發的抗癌新藥,被德國公司低價買走後,轉手就賣出逾十倍的高價!這款新藥叫BNT327,是中國企業「普米斯」研發的一種治療腫瘤的創新藥,據說效果相當出色。
去年11月,普米斯以大約10億美元的價格把這款藥在「全球的權益」,包括中國,賣給了德國生物公司BioNTech。
今年6月,BioNTech公司將這款藥物的「開發和商業權」部分賣給了美國跨國藥企百時美施貴寶(BMS),成交價為111億美元。
也就是說,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中,BioNTech公司獲得的回報超過10倍。而且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日子裡,這款新藥還會為BioNTech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讓很多人扼腕不已。很人在問,中國企業為什麼會將這款藥物,以如此便宜的價格賣給外國企業?是不懂行?還是另有苦衷?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無奈」。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來簡單地說一下:
研發新藥,在國際上常有「三個10」的說法,即耗時10年、耗資10億美元、而成功率卻不足10%。由此可見,開創一款新藥有多麼地困難。
據《證券時報》報導,新藥開發出來了,就要進入市場。但在中國,一款新藥想要進入醫院,得過七道關卡,分別為臨床科室主任、藥劑科主任、院長或負責藥事的副院長、藥事委員會、臨床醫生、藥房或信息科、財務科。總之,相當的難。如此困難的現狀,讓創新藥企業不得不面臨漫長的市場准入周期。對此,揚州大學副校長龔衛娟表示,中國創新藥進院門檻高,覆蓋率低,致使創新藥收益增長緩慢,制約醫藥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退一步說,即使新藥成功進入醫院,也賣不上價。這麼說吧,同樣一款藥,在美國能賣上數萬美元,但在中國就不行了。因為醫保價格,其售價可能只有幾百美元。
以君實生物240mg「特瑞普利單抗」為例,該產品在美國售價為每瓶8,892美元,換算成人民幣,是中國醫保價格的33倍;億帆醫藥的F-627在美國的定價是中國定價的14倍。粗略估計,中國創新藥的中美價格差,大多在十幾倍至三十幾倍之間。對此,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表示,很多藥物在國內和國外的訂價,可能要相差10至20倍。正是由於部分藥物在中國的定價過低,以至於這些藥企難以通過中國市場回收成本。
另外,醫藥創業曾經引發投資熱,以致於很多新藥公司拿到了大筆投資。但自從2021年後,投資風向就變了,資本開始退潮,再加上中美之間關係緊張,國際投資也不敢輕易投資中國企業。以致於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創新藥企的融資金額比前一年少了六成多!
此外,地緣政治升溫,美方對科技、數據與生物醫療領域的審查更加嚴格。中美資本脫鉤,特別對處於臨床階段的創新藥公司來說,國際融資會變得更加困難。
很多中國藥企想把藥賣到歐美市場,但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美國的FDA、歐洲的EMA審核極其嚴格,不是說藥好就能進,還要數據全、臨床試驗合規、知識產權過關。
在此之前,中國有一款叫「信迪利單抗」的藥,被美國FDA拒絕,理由是臨床數據沒能體現美國人群的代表性。更別提現在美國還禁止敏感樣本送回中國做基因處理,連做試驗都很難。
另外,雖然中國的創新藥企業在不斷增長,但真正有「全球首創」意義的藥並不多。很多產品其實是在現有的藥物上做「微創新」,或者重複開發同一款藥物,比如PD-1、PD-L1等。
根據統計數據,中國真正「首創型」的藥物比例不到10%,而美國接近30%。
這就像是在一條擁擠的賽道上擠來擠去,最後大家都賺不到錢。對此,市場資訊發文說,「靶點扎堆、重複建設、偽創新橫行,是這種模式給行業必然的結果,也是這輪醫藥資本寒冬必然到來的底層邏輯。」
AI時代美國要當王者 川普藍圖全面封鎖中共
近日,美國白宮正式公布一項重磅計劃《贏得AI競賽:美國AI行動計劃》。這個計劃是根據川普總統在今年年初發布的行政命令制定的。該行政令旨在確保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中保持「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據悉,這份AI藍圖圍繞著三個重點戰略展開,分別是加速技術創新;建設AI基礎設施;在國際外交與安全領域發揮領導作用。
另外,該計劃最引人關注的部分是「對中共進行封鎖」。根據這份計劃,美國商務部將制定新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補上現有規則的漏洞,防止敏感技術流向「受關注國家」,尤其是中共控制下的中國。
美方還將使用「芯片位置追蹤」等新手段,確保這些技術不會被用在有風險的國家或軍事項目上。
此外,美國還警告盟友,不遵守美國出口管制的規定,可能會引發二級關稅,及其它的懲罰性貿易措施。
為支持美國的人工智能,美國總統川普和白宮官員紛紛發聲,強調AI的重要性。
7月23日,川普總統在一個AI峰會上就AI行動計劃發表講話,概述美國贏得AI競賽的重要性。
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邁克爾‧克拉西奧斯(Michael Kratsios)表示,這份計劃為美國未來的AI主導地位提供了清晰的路徑。
白宮AI和加密貨幣主管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表示,人工智能有可能改變全球的經濟格局與軍事平衡。為了保持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的領先地位,美國必須贏得這場AI競賽。他說,「正是認識到這一點,川普總統指示我們制定這項行動計劃。為了贏得這場AI競賽,美國必須在創新、基礎設施和全球夥伴關係方面保持領先地位。同時,我們必須以美國工人為中心,避免對AI進行奧威爾式的利用。」
——《紀元焦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