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百年真相》。
江蘇華西村曾是光芒萬丈的「天下第一村」。20世紀90年代末,這裡豪車滿街、別墅成群,名震中外,被中共捧為「集體經濟」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金字招牌。然而,繁華如夢,2023年,華西村人均負債竟飆至1,300萬元,輝煌不再,最終被中共國企接管。
這座「第一村」為何墜落深淵?它的崩塌與中共有何關係?今天,我們根據國內外報導,帶您揭開這段傳奇背後的真相。
靠內部消息起家
華西村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華士鎮西部。在上個世紀60年代,這裡跟中國當時其它地方的農村一樣,人均年收入不到20塊錢,村民常年在溫飽線上掙扎。
後來,曾經擔任中共「國家幹部」的吳仁寶被調到這裡擔任大隊書記。當時全國都在發展所謂社會主義經濟時,吳仁寶便偷偷辦起了小磨坊和小五金廠。
80年代全國農村響應鄧小平號召的分田到戶的農村改革時,吳仁寶沒有跟風,而是堅持走做大、做強集體經濟的道路,因為他認為,土地有限,分到每個人手裡的都很少,辦不了什麼大事了,工業才能致富。
華西村真正的轉機出現在1992年3月鄧小平南巡。據中共官媒《人民畫報》報導,當時,吳仁寶表示:「鄧小平講話了,經濟要大發展。」
官方報導說,他進一步判斷,經濟發展必然導致原材料漲價,於是定下了「借錢吃足」的策略,借款2,000餘萬元,又從銀行貸款6,000萬元,購進了鋼坯等大量原材料。
在鄧小平南巡講話傳遍中國後,原材料價格應聲上漲。外界盛傳「吳仁寶開了一個會,賺了一個億」。
這個情況其實不簡單。那個時候的1,000萬元,相當於現在的大約十億元。那個時候能夠得到6,000萬元的巨額貸款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可見吳仁寶在當時很可能是有一定人脈關係的。而他能夠預測鋼材漲價並且搞到大批鋼材,很可能也是因為他在上面有人,得到了內部消息。
一位接近吳仁寶的人士披露,當時,吳仁寶從一家國有企業得到了一批廉價的設備和原料,包括大量廉價的廢鐵軌鋼,等到鋼材漲價後,再漲價出售。這從側面證實了華西村的起家其實是靠人脈和內部消息。
集體經濟的分配模式
華西村的發展模式被稱為「華西模式」,其核心是集體經濟。
80年代開始,吳仁寶就創立了一種「二八開」和「一三三三」的華西村分配方式。所謂「二八開」,是指企業完成集團公司年初制定的目標後超額盈利的部分,20%留在企業投入再生產,80%用作獎金分配。獎金分配遵循「一三三三」原則,10%獎給廠長,30%獎給廠經營班子,30%獎給職工,結餘的30%留在企業作為公共積累。
此外,華西村民的收入由「工資+獎金+福利」構成,獎金實際上並不發給職工,而作為股金投入企業,第二年開始按股分紅。時間越久,股金分紅越多。
華西村通過這套「少分配、多積累,少拿現金、多入股」的分配制度,意味著村民其實拿不到很多錢,錢都集中在村委會手裡。
大陸媒體曾在2018年報導說,華西集體所有占股比例大約四分之三,村民個人占股比例大約是四分之一。
華西人幸福嗎?
在中共的宣傳中,富起來的華西村成了新農村的典型,這也讓很多人羨慕起華西村的幸福生活。但是,華西村村民自己披露的信息顯示,他們其實並不自由,外人看到的只是製造出來的幸福。
比如,一位離開華西村的網民向BBC中文網披露,雖然華西村集團每年給村民分紅,但是其中只有20%是以現金形式發放的,其餘部分直接存入華西村村委會。村民們需要辦理諸如嫁娶之類的大事時,才可以向村委會提交申請,支取所需資金,而且村委會通常會以厲行節約為由,減少支付額度,「比如申請支取10萬元,最後村委會可能只會給4萬」。
還有離開華西村的人表示,如果村民要使用自己股金中的錢,必須向村委會提出申請,經村委會討論通過後才能支取。村民除了有限的零花錢,其它開銷都要村裡批准才能撥款。甚至零花錢也不是現金,而是華西村的代金券,只能在華西村辦的商店裡用。
村民和企業裡的工人幾乎沒有節假日,星期六和星期日也要上班,假期只有新年兩天。村民外出要向工廠請假。村民被集中管理,嚴禁與外來人接觸,連出入村子都要請示。
村民想做點小生意,哪怕開個小賣部也是不允許的。
華西村宣傳的「人人開豪車、住別墅」其實也是有水分的。因為房子和車子雖然是村里分配的,但是,產權是屬於村裡的,錢從個人留在集體的帳上扣。
一位熟悉華西村情況的人士對BBC表示,村民子女上學不花錢,從小學到大學,甚至是出國留學。但是村民子女只能在華西村辦的學校裡上學,大學或者留學後只能回到華西村,而村裡自辦高中的成績在江陰市排名靠後,如果村民想要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學校,就只能離開華西村,自謀生路。
村民即使想離開華西村,也不容易,因為村委會會給你算一筆帳,看看你欠了多少錢。如果把房子、車子和教育費用算上,哪個家庭不欠個村裡幾十萬。這樣,一般人通常都只能留下。
「家天下」
華西村的締造者吳仁寶曾是中共六屆、七屆、八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受到中共黨魁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的接見。這三任黨魁也都視察過華西村。
2013年3月,吳仁寶因肺癌死亡,時任中共黨魁胡錦濤派人送來花圈。
這時,華西村這個「天下第一村」已經幾乎成為了吳家的家族財產。吳仁寶的四兒子吳協恩接替他成為村黨委書記。
報導出的資料顯示,吳仁寶的四個兒子可以支配的資金占到了華西村總量的90.7%,而村民們的收入也有很明顯的差距,村領導、幹部、和村民家庭之間的收入差距能從幾萬到幾十萬,甚至更多。
在華西村黨委的50多人中,以吳家為核心的圈子達到36人。吳仁寶的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及其多名家族成員都曾經擔任、或者是現任的華西村中共黨委幹部。他的四個兒子同時兼任華西村房地產、旅遊、餐飲等多家公司的負責人。難怪一直有人質疑,吳仁寶在搞「家天下」。
早在2007年,就有大陸撰稿人寫過一篇文章《天下第一村的祕密》,揭示這個標榜以「毛澤東思想」為意識形態指導、打著「公有制」的旗號建立起來的「華西模式」,其實只是個人極權、家族控制和世襲制結合起來製造的一個「騙局」。
破產之路
2014年,吳仁寶去世第二年,華西村常年依賴的鋼鐵產業營收銳減。
他的兒子「村官二代」吳協恩對華西村進行了轉型,更偏重金融投資和高科技產業。
據熟悉華西村的人士回憶,當時,華西村在周邊各個村莊張貼海報,呼籲村民將手裡的錢存到華西金塔,並承諾三年及以上定期存款,利率為10%至15%,而當時銀行的利率只有4%左右。此舉吸引了江陰市甚至上海、黑龍江的大量公眾前來華西村存款。
但是,2019年開始就有華西村資金周轉困難、即將破產的消息流傳。
根據《財經》雜誌的報導,2021年2月,網上流傳「華西村某廣場大量人群冒雨排隊,疑似辦理財務方面的手續」的視頻片段。有人表示,排隊幾小時,只拿到了本金。還有人雖然拿到了本金和利息,但是利息只有0.05%,而不是10%。
這引起村民恐慌性「擠兌」,排隊取錢「保本」。
2023年9月,華西村已經人均負債1,300萬元,華西股份的80%被江陰市國資委旗下的「聯華基金」收購。
華西村的「神話」無情地破滅了。
預示中共的失敗
華西股份之所以能被國資背景的公司來接管,是因為華西村是中共的臉面。中共不能任由其破產,否則豈不是打自己的臉,打社會主義的臉,打中共領導人的臉。
華西村的模式符合了喜好政績工程的中共官僚的偏愛,想藉這個村子打造出「社會主義公有制」和所謂「共同富裕」的樣本。
這個示範村的起家、發展和衰落的經歷其實正是中共政權的縮影。
華西村靠內部消息和人脈起家,靠中共的支持發展壯大。
華西村整個運行方式是中共控制中國社會的縮影,把人們關閉在一個封閉的環境裡,要想離開的人必須付出代價。
華西村的家族管理模式跟中共的紅二代、紅三代控制中國簡直一模一樣。
中共吹噓公有制,一切財富都歸人民,但是人民實際上只能得到很小的一部分。華西村好在還為村民提供住房和車子,而普通中國人只能做房奴、車奴,掏空六個錢包買房子,做中共的韭菜。
結語
即使有中共的支持,華西村還是失敗了。那些得不到這樣大力支持的地區就更可想而知了。華西村的破產預示著社會主義制度根本是行不通的,中共注定會失敗。
除了華西村,文革時代的小靳莊、大寨,改革開放初期的大邱莊都曾經是中國的「第一村」。這些所謂的「第一村」最終也都以失敗告終。
好了,今天的節目就到這兒了,謝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歡迎訂閱《百年真相》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com/channel/1f702725eeg3uz4eAgKxHgadC1kh0c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0WwxWijk8NemAqLtqj4Sw
訂閱Telegram群組:https://t.me/bainianzhenxiang
——《百年真相》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