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2月09日訊】聽眾朋友們,晚上好,歡迎來到《佳音時刻》,我是佳音。今天是2025年2月7號,星期五,有哪些大事發生呢?
今天焦點:川普推遲美巴通話 巴拿馬運河爭端升級;川普暫緩取消「小額豁免」大陸電商如何應對?大陸經濟即將崩潰?大年過後滿目蕭條。
川普推遲美巴通話 巴拿馬運河爭端升級
2月5日,美國國務院在X上發布公告,「巴拿馬政府已同意不再向通過巴拿馬運河的美國政府船隻收取費用,這將為美國政府每年節省數百萬美元。」
隨後不久,巴拿馬政府及其運河管理機構否認了這一說法,並發布聲明稱,「針對美國國務院發布的公告,巴拿馬運河管理局作為有權設置運河通行費及其它費用的機構,宣布未對這些費用進行任何調整。」
路透社稱,巴拿馬總統何塞‧勞爾‧穆利諾(José Raúl Mulino)也明確表示,巴拿馬並沒有與美方達成「美國軍艦免費通行運河」的協議。同時他否認了巴拿馬運河被中共控制,且在那裡駐紮了軍隊的說法。
2月6日,穆利諾在社交媒體X上表示,他將於週五下午3點30分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但他沒有透露要與川普討論的內容,外界認為兩人討論的問題可能與巴拿馬運河有關。
但路透社在7日下午稱,巴拿馬政府表示,川普推遲了與穆利諾的通話,原因是美國領導人的議程在最後一刻發生了變化。目前,因為美國威脅將要接管巴拿馬運河,導致兩國關係緊張。
川普就職總統以後,曾多次表示過要收回被中共控制的巴拿馬運河。
1904年,美國政府開始建造巴拿馬運河,1914年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貿易航道之一。
美國掌控巴拿馬運河長達85年。1977年,美國和巴拿馬簽訂《巴拿馬運河中立條約》。1999年,美國依據條約將運河移交給巴拿馬政府。
條約規定,移交後,該運河必須永久保持中立,並開放全球所有國家的所有船舶通行。此外,巴拿馬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授予可能影響運河中立性的權利或特許經營權。
條約承認,美國和巴拿馬在運河安全和保護上擁有共同利益;若運河的中立性遭到威脅,美國有權採取行動保衛運河。
川普在1月20日的就職演講中稱,美國建造運河的花費超越之前所有計劃,有3萬8000人在這一過程中喪生,美國將運河當成禮物送給巴拿馬,卻被糟糕對待。巴拿馬並未實踐對美國的承諾,違反協議精神。美國船隻未被公平對待,被嚴重超收費用,甚至包括美國軍艦。而現在,運河被中共掌控。他說:「我們不是把運河交給中國,而是交給巴拿馬,現在,我們要拿回來。」
2月2日,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到訪巴拿馬。當時,穆利諾承諾,巴拿馬將不再續簽中共的「一帶一路」倡議,並考慮提前退出,成為首個退出該倡議的拉丁美洲國家。此外,巴拿馬政府還將對在運河運營關鍵港口的中國公司進行徹底調查。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也表示,將「優化」美國船隻的優先通行權。據該機構統計,巴拿馬運河通行貨物中,超過70%的出發地或目的地是美國。
好,關於巴拿馬運河,我們就說到這裡,下面我們說一下川普的「小額豁免」行政令對跨境電商的影響:
川普暫緩取消「小額豁免」 大陸電商如何應對?
為阻止大陸低價商品大規模進入美國市場,此前,美國總統川普下令終止「小額豁免」(de minimis)關稅優惠政策。但在2月7日,川普又簽署了一項新的行政命令,暫緩執行「取消小額豁免」。
「小額豁免」條款是指,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包裹免稅進入美國。據美國海關數據,2024年,享受該豁免的包裹高達13.6億件。
川普取消「小額豁免」後,大陸跨境電商Temu(特穆)、SHEIN(希音)等企業的成本會大為上升。跨境電商是否會因此漲價,是大眾關注的焦點。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葉耀元認為,中國電商和商家可能會吸收關稅成本,保持非常微薄的利潤,維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戰優勢。他說,「因為內卷總比餓死好,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不過,大陸媒體「第一財經」稱,Temu、SHEIN等電商平台已採取應對措施。比如,自去年起,Temu便吸引美國倉庫賣家入駐平台,以實現本地發貨;SHEIN則在美國設立了配送中心,從而降低物流成本。
截止目前,Temu、SHEIN和AliExpress(阿里速賣通)等電商平台未對此次政策變動作出公開回應。
行政令頒布後,順豐等物流公司率先宣布漲價。生活在美國的YAN發現,自己三週前從大陸網購的包裹終於快到了,但物流公司卻通知她需要額外支付30%的關稅。她稱,包裹裡主要是衣服,以前這100美元的東西根本不會被徵稅,現在她也不知要如何處理。
知情者稱,過去一部分中國跨境電商賣家利用小額免稅的政策優惠,走T86清關,不用支付關稅成本。但新的關稅政策落地後,這部分賣家首先面臨的是關稅成本和物流費用的上漲。他解釋,關稅並不是在0的基礎上加徵10%,而是根據商品所屬類目正常報關後,在相應稅率的基礎上再加10%,服裝類最高徵稅可以達到47%。
據中信證券研報預測,中國發往美國的低價值包裹平均關稅稅率或將從0%提升到25%—30%,其中美國對中國出口徵收的平均稅率為20%左右,加徵10%;結合美國關稅徵收規則,預估終端售價的60%—70%,將被海關認定為交易價值。如此計算,對應關稅對終端零售價影響為15%—20%。
為了應對新政,大陸物流行業迅速調整價格。2月5日,包括順豐、雲途等在內的物流商宣布漲價。社交平台上曝光的報價顯示,雲途物流、順豐將對每單貨物收取20元人民幣的報關手續費。同時,大部分跨境物流商開始採用規則「預收關稅、多退少補」,例如雲途將預收30%的關稅。
關於漲價,在跨境賣家群體中產生了兩種不同的聲音。
樂觀者認為,所有商家都會同步提價,因此價格調整不會成為單一賣家的劣勢,反而有可能提升整體的利潤;
悲觀者擔憂,美國消費者習慣了低價購物,短期內難以接受價格上漲,這將直接影響銷量,令小商家無法生存。
好,關於「小額豁免」我們就說到這裡,下面說一下大陸經濟:
大陸經濟即將崩潰?大年過後多城依然蕭條
新年假期已經結束,依照慣例,各地商家和工廠應重新開始運營。此前有報導稱,因為年景不好,今年返工潮提前。但多位大陸博主拍攝視頻稱,雖然正式上班日已經過去,但城裡依然蕭條。
大年初十,是中國年假後正式上班的第三天,大量博主在網上發布視頻,記錄當前的景象。他們驚訝地發現,街道上人煙稀少,大多店舖仍然緊閉大門,昔日的繁華似乎已成過往。
廣州一位博主在視頻中稱,今天正月初十了,帶你們看看,廣州製衣村、橋南新街的現狀,對比去年同時期,還是要蕭條許多,很多人都在糾結,是留在家裡,還是去江浙滬,還是來廣州,我個人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位博主在空蕩蕩的海鮮市場,邊拍邊說,「當初的繁華似錦,如今的蕭條落寞,是海鮮這行落寞了,還是其它行業也是如此……」
成都一位博主在視頻中感嘆,「成都中心區一片蕭條,烏雲密布。倒閉,關門,破產,清算。」
廈門的一位博主在街上拍攝視頻,他說:「房價僅次於北上廣深的廈門,中山路上空蕩蕩,倒閉了很多店舖。曾經熙熙攘攘的中山路,現遊客稀少。海蠣煎漲到了30元人民幣。廈門到底經歷了什麼?」
一位博主感嘆,「這就是中國現在的狀況,房子無人居住,門面全部關閉,街上空無一人,道路四通八達,綠化整潔乾淨。表面繁榮昌盛,實則經濟蕭條、危機四伏。房地產的崩盤,標誌著中國經濟開始大滑坡!」
深圳的一位博主驚訝地表示,今年太反常了,都大年初十了,還冷清得不見不影,很多店舖都沒開門!
同樣的景象在中國多地出現,引發一片哀嚎。
有網友留言,比任何時候都要冷清!看來經濟是真的大蕭條了,很多商家都撐不下去了。今年可能要有更多的工廠和商鋪倒閉。
不僅商鋪,工廠的開工情況也很糟糕。
有返城務工人士表示,害怕崗位被搶,許多人提前返崗,但工廠卻不急著開工,一些企業可能要等到正月十五以後才會恢復生產。他說,不是一家工廠這樣,今年很多工廠的開工時間都比往年晚很多。
另一位務工人員稱,現在國內就業越來越難,很難找到工作。
近年來,中國經濟呈斷崖式下降,中小企業舉步維艱。新浪財經稱,2024年,僅餐飲業就有近300萬家門店倒閉,創下歷史新高。芯片企業倒閉超過1.46萬家,服裝業、製造業等也舉步維艱。在這樣的環境下,外資撤離潮加劇,不少企業將生產線搬往東南亞。
好了,時間總是過得飛快,感謝您陪伴我們度過這段《佳音時刻》。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別忘了幫我們點讚、留言,並分享給更多朋友!明天同一時間,我們不見不散!
《佳音時刻》製作組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