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1日訊】(記者楊旭綜合報導)在中國經濟增長動能漸失的背景下,中共近期公布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中國股市大漲。不過,9月官方和財新的製造業PMI(採購經理指數)均顯示,需求收縮明顯。分析認為,這波刺激政策難以持久,提振中國經濟,需要進行消費和投資的結構性改變,但中共黨魁不會對其輕易放手的。
上週中共政府三管齊下刺激經濟,包括中共央行公布的降準、降息和降存量房貸利率,向投資者、回購股票的企業和機構提供貸款等,以及政治局會議承諾推出規模尚不明確的「財政」舉措。
上週四召開的中共政治局會議承認,中國經濟面臨著許多「新問題」,要推出新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增長。會議還明確,要遏制房地產業持續下滑勢頭,實現「止跌回穩」的目標。
會議當天,路透社發表的一篇獨家報導中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共財政部計劃發行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特別主權債券,其中1萬億用於對以舊換新消費品,和大型商用機器設備的更新換代提供補貼,以及向擁有兩個和兩個以上兒童的家庭,提供每個孩子每月800元(約合114美元)的補助。
股市大漲 製造業數據疲軟
在這波政策的刺激驅動下,中國股市出現了罕見的回升。不過,從新出台的其它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經濟持續疲軟。
週一(9月30日),中共官方和財新同日公布9月製造業PMI分別為49.8和49.3,後者更是創下2023年8月以來最低,而且兩個指數均顯示需求收縮明顯。
此外,中共國家統計局上週五(9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高達17.8%,創下今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同時也逆轉了持續四個月的漲勢。
週一,中國股市上證指數收漲8.1%,來到3,300點;深成指上漲逾一成,突破1萬點大關。滬深兩市全日成交合計較上週五增近八成,至約2.59萬億。
然而,與此同時,網易財經報導,9月22日到9月28日,146家A股上市公司共披露了280條減持公告,還有部分上市公司股東在A股暴漲期間完成了減持。
《華爾街日報》在文章中表示,與美國人相比,中國家庭在股市中的投資要少得多,他們更樂於把錢投入房地產市場或是存起來。如果說股市在某種程度上反映更廣泛的情緒風向標,那麼中共政府的拉抬股市政策,可能會使股市信息在反映市場情緒方面更沒有參考價值。
刺激政策短期有效 長期前景不變
路透社報導,中共推出大規模財政政策刺激消費,可能使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回升至5%左右,但這幾乎不會改變長期前景。
卡內基中國高級研究員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最新的財政舉措「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結構性再平衡的一部分」。「重新平衡需要經濟模式的轉變,這將扭轉數十年來家庭補貼投資和生產的顯性和隱性轉移。」
Fathom Consulting中國經濟學家胡安‧奧茨(Juan Orts)表示:「實現經濟向消費轉型的『正確』方式是停止用家庭的錢來補貼製造業公司。」
奧茨補充道:「這將導致製造業規模萎縮,引發投資急劇下降,進而引發經濟衰退。」
中國當前的社會經濟政策架構是為了支撐投資,而不是消費。
中國對企業徵收25%的稅,低於印度的30%和美國的37%,但中國是世界上個人所得稅最高國家之一,上限達45%。
中國戰略性行業的企業,經常獲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稅收減免和其它激勵措施。戰略性行業,即北京所稱的「新質生產力」,如電動汽車、綠色能源或機器人技術,是中共認為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技術進步努力的一部分。
文章指出,很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1980年代以來的增長模式(投資拉動經濟模式)過於依賴房地產、基礎設施和工業投資,而犧牲了消費者的利益。
經濟學家表示,這種模式造成了基礎設施和製造業產能過剩,並導致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隨著投資回報減少,債務急劇增加且不可持續。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分析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現狀時表示,開發商「賣掉但沒蓋完」的房子,是「蓋完但沒有賣掉」房子的20倍;所謂「保交房」,應優先於政府現在下場買現房的去庫存政策。
卡內基中國中心的佩蒂斯還說,「中央政府或許還能再資助幾年的財政轉移支付。」
「但如果北京不轉變增長模式,失衡現象就會繼續加劇,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未來可能會面臨與現在同樣的問題,只是沒有一個乾淨的中央政府資產負債表來幫助它管理潛在的混亂。」
中國經濟需要結構性改革 習難放手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認為,中國需要大規模的經濟改革,如強化醫療保障體系等,消費才能在經濟中真正起主導作用。
文章中表示,許多經濟學家認為,讓消費在中國投資密集型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將使其走上更可持續的增長道路。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進行大規模的經濟改革,比如擴大醫療保障和社會保障所發揮的作用。
不過很難相信,習近平會重啟他自己為了所謂的「共同富裕」而取消的改革計劃。在推動「共同富裕」計劃中,習近平最明顯的舉動就是對民營部門和富裕精英的打壓。
而且習近平認為,西方式的「福利主義」與自己的科技強國目標格格不入。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Previous Article瑞士隆奧銀行清倉中國資產 轉向美國市場
Next Article 新華保險前董事長李全被移送司法 此前被傳失聯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