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3日訊】(記者程靜、駱亞採訪報導)中共發起一輪宣傳攻勢「唱好中國經濟」,並警告「唱空者」將受懲治。專家認為,習近平此前現身央行和外儲局已發出信號,金融風險有多嚴重,然而,黨管一切如何化風險,投資者已對中共無信心,資本加速外逃。
經濟低迷中 央視要「唱好」國安警告「唱空」
在中國經濟低迷狀態下,中共官媒啟動宣傳攻勢。週五(3日),中共發改委接受央視採訪再釋信心,稱將擴大內需和有效投資,穩住外資外貿等。這是央視採訪中共9個部長「唱好經濟」系列推出的第一篇。
此前,中共國安部週四發文承諾,「積極」參與保護國家金融穩定,密切監控該行業的風險;但警告「唱空者」引發金融動盪,將依法懲治危害金融犯罪活動。
文章說,必須「清醒地認識」其金融安全面臨的許多風險和挑戰。不僅有「看空者」「做空者」,還有「唱空者」「掏空者」,「企圖動搖國際社會對華投資信心,妄圖引發我國內金融動盪」等。
近期,中國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資本外流和出口低迷,外界對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金融穩定和未來經濟成長動力的擔憂日益加劇。
上週還出現股、債、匯、樓「四市齊殺」局面。官方數據顯示,債市,10年期國債期貨從103.1元跌到了101.6。匯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一度跌破7.36。滬指曾跌穿3000點,逼近2900點;樓市,房地產巨頭負債纍纍,迄今已有數十房企爆雷。
幾天前,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金融工作會議上表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是政府的「永恆主題」,並誓言要加強各方面監管。
習現身央行和外儲局 分析:金融領域多重風險
10月24日,習近平還罕見視察了央行和外匯管理局。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11月2日對分析,這回習近平專門去,還帶著主管金融的中央金融委主任、副總理何立峰及新的央行行長潘功勝,發出一個信號,「整個金融體系遇風險,山雨欲來風滿樓,隨時可能倒下。」
「習近平急了、太緊張了,只有他親自跑那個地方去看一看,到底咋了?!無非如此,他那些提法,包括前兩天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實際上沒有一個能起作用。」
資深評論員李林一對分析,中共金融領域面臨多重風險,如債務風險、樓市風險等等。其中一個是資金外流風險,近期不斷縮水的外匯儲備證明了這點。從習親自前往央行外匯管理局視察來看,這個風險似乎還不小。
近期,中國外匯儲備持續下滑。今年8月再度減少了442億美元,降幅為1.38%;9月再下降450億美元,降幅為1.42%,創7個月最大跌幅。
截至2023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51億美元。中國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元資產。自中國加入世貿後持續上升,2006年2月底總額達到8,536.72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2009年4月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關口,2011年3月突破3萬億。2014年6月達到3.9萬億美元的峰值。但此後一路下跌。2017年初跌破3萬億美元關口。之後在此上下波動。
按照這個滑坡趨勢,10月及11月有可能跌破3萬億這個心理關口,那就跌回到十多年前的2011年水平。
外匯儲備滑坡兩主因:出口暴跌 資本外逃
李恆青分析外儲下滑原因說,「一是因為現在出口是創匯的地方,你賣東西,然後回收外匯。但是過去三年封控,中國出口大幅下滑,然後好不容易解封,但是經濟大滑坡,所以出口就少了,外匯收入就少了。」
中國9月份進出口以美元計同比均下降6.2%,連降五個月。
中國近期還遭遇了大規模資本外流。高盛在本月稍早報告中表示,9月約有750億美元的資本流出中國,這是自2016年以來最大的淨流出。而8月出現了420億美元的外逃。
李恆青說,這就是「國際上對中共不信任,外商在想盡一切辦法從中國撤資;還有國內相對有點錢的人,不管是中產還是高收入高淨值的,都在想辦法把錢轉出來,因為人民幣在不斷貶值。」
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已從2021年達到峰頂後一路下滑,9月最低下探至7.36。《日經》引用多家外國銀行外匯交易員的話證實,「中國國有銀行似乎在拋售美元(買人民幣)。」
此時中共國安出面警告「唱空」經濟,李恆青認為,金融動盪已經出現了。「現在中共不僅警告你,還要抓那些唱空的,或者逃跑的。那錢本身就是我的,我拿走也不行?現在就變成這樣了。這些做法只是飲鴆止渴。」
「中共正是因為不斷地殺雞取卵,讓中國老百姓和外國投資者都認識到了,這個政府不依據法治,完全是人治,權力不受約束。可是人們投資是真金白銀投到你市場中的,那還敢投嗎?所以撤資是必然,而且是最根本的方向。」
專家:最大金融風險 經濟結構空心化
不過,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認為,資金外流是表象,實質反映了「第一,產業空心化, 第二,對經濟前景、經濟政策和經濟穩定制度各方面的信心不足,第三,由於過去的監管不力,很多境外資本進入中國,裡應外合地去坑騙股民。第四,吞併投資者資金。」
他認為,最大的風險是中國經濟結構空心化、虛擬化,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股市交易中心,有五千多家上市企業,每年支出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但表現最差。
他說,「主要原因是證券市場沒有保護中小投資者,成為權貴或有門檻的殺戮市場,造成大量民間資本流失,財富過度集中。
「更嚴重的是導致整個國家的產業空心化,實際的製造業和服務業,真正需要資金的行業,沒有得到資金的支持。」
黃大衛說,很多假帳、假數據、假報表的,反而成為了一個大贏家,這是一個劣幣驅良幣、對中小投資者和股民都沒有保護的市場。一個畸形市場,過度證券化導致整個市場的所有從業人員不務正業,都在虛無縹緲的套路上狂奔。
此外,中國的債務問題非常嚴重,黃大衛說,由國企、央企到各級的地下政府,都由於過去的好大喜工、過度建設、GDP論等各種原因導致過度建設。像下水管、雨水分流都沒做好,高鐵卻成為世界第一,這種畸形基建開支導致債務非常嚴重。
而對老百姓來說,中低收入人群來說保障不足,整個社會的保障沒有提高,但是開支不斷增加。最終導致經濟空心化,結構失調,中下層老百姓生活困難。
分析:資本加速出逃 市場崩潰信號
今年以來,經濟恢復乏力。官方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兩大關鍵指標走軟,製造業指數回落至榮枯線50以下,房地產銷售額同比下降27%。
李恆青認為,中國經濟在大面積滑坡,全方位的潰敗。「作為中國的投資者或經濟參與者,或普通老百姓,應該說對習近平過去11年執政管理國家的能力表示懷疑,11年了,把中國經濟搞得一塌糊塗。」
中共此前宣稱今年的GDP增長能達到5%。「但實際上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是什麼呀?找不著工作,收入下降,對未來沒有信心,在這麼多疊加壓力下,外匯萎縮只是其中一方面,應該說現在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黃大衛也說,「金融風險爆發導致失業率上升,產業進一步空心化,實體經濟更難提振。整個社會的經營氣氛更劣幣驅逐良幣,更加靠坑騙、靠做假貨。」
「整個經營靠好大喜功的基建外,很難真正去發展技術和追求產品質量的產業生存,經營環境持續惡化。」
李恆青也認為,整個金融系統出現了大風險,「都不是什麼黑天鵝了,這灰犀牛已經在奔起來、跑起來,所謂金融危機,就是大家去擠兌、去提錢,那銀行拿不出錢來怎麼辦?倒閉潮就來了,現在已經進入這個狀態了。」
他說,外匯儲備大量下滑,「實際上最影響的是信心,老百姓對政府治理經濟能力沒有信心,對中國目前經濟發展沒有信心,現在大家已經看不到頭了,都想跑,這就是經濟垮下去的重要信號。」
責任編輯:葉梓明#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wo Chinese paramilitary police officers (R) patrol in front of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n Beijing on December 9, 2011. China's decade-long membership of the WTO has helped power its blistering growth, but analysts say many barriers remain for foreign firms wanting to invest in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AFP PHOTO / LIU JIN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LIU JIN/AFP/Getty Images)
為防止資本外逃,中共央行推出一系列加強資本流動管理的措施,嚴控個人和企業購買外匯。(STR/AFP/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中國年輕人萬聖節扮乞丐 宣洩對現狀不滿
Next Article 河南哄搶事件頻發 南陽村民搶他人高粱還罵人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