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11月28日訊】今日焦點:川習通電話後,兩國聲明為何不同?習近平再談台灣問題,川普立場不容置疑;中國經濟差,工作不好找,年輕人面臨哪些困境?
川習通電話後 兩國聲明為何不同?
11月24日,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共黨魁習近平通話。之後,美中兩國各自發布聲明。讓外界驚訝的是,雙方聲明的內容卻不相同。
週一,川普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帖說,他與習近平進行了一個非常好的通話。他說,「我們討論了很多議題,包括烏克蘭和俄羅斯、芬太尼、大豆以及其它農產品等」;「我們為我們偉大的農民達成了一份很好的,且非常重要的協議,而且情況只會變得更好。」
川普說,這次通話,是他在三週前在韓國與習近平進行會晤的後續跟進。他說,自從那次會談以後,美中雙方在即時更新協議和保證準確性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現在我們可以著眼於大局。為此,習近平主席邀請我(明年)4月訪問北京,我已接受邀請,並回請他明年晚些時候,以國事訪問的身分訪問美國。」
我們再來看中共外交部發布的聲明。聲明中稱,習近平說,自上個月韓國釜山會面以來,中美關係總體穩定向好。雙方要保持住這個勢頭,為中美關係打開新的合作空間。習近平還談到台灣問題,闡明了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重申統一台灣的立場。
不過,川普在聲明中,並沒有涉及台灣相關內容。
另外,在聲明中,中方也沒有提及,川普將要訪華和邀請習近平訪美一事,也沒有提及打擊芬太尼和購買美國大豆的問題。
習近平再談台灣問題 川普立場不容置疑
雖然美中都發布了聲明,公布川習的談話內容,但雙方都沒有提到,是「誰」主動打的這通電話。
不過,《華爾街日報》引述接近北京的消息人士的說法,是習近平主動聯繫的川普,為討論台灣和烏克蘭的問題。不過,外界普遍認為,烏克蘭問題只是順帶,中共的主要目的是,要和美國談論台灣問題。
評論員王赫稱,以前,每次美中領導人會晤,都繞不開台灣問題。但川習在9月19日的電話會,與10月30日的釜山會晤中,都沒有提到台灣問題。對此,外界普遍認為,這種沉默的背後,是戰略角力。事實也是如此,這麼多年,雙方該談的都談盡了。在很多情況下,雙方都是「只做不說」,即使「說」了什麼,也只是面子話。
從川普的行為來看,他所實施的政策張弛有度。今年夏天,川普暫緩批准一筆價值超過4億美元的對台軍事援助計劃,接著又取消了台灣防長顧立雄來美軍事會談的計劃,還拒絕了賴清德過境等;但在11月13日,川普政府宣布總額3.3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又在11月17日向台灣出售近了7億美元的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川普政府在一個星期內,兩次出台對台出售武器方案,這就說明「川普把台灣出賣給習近平」的謠言不攻自破。
對於中方主動提及台灣問題一事。王赫認為,這可能與中日圍繞「台灣有事」的尖銳衝突有關。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在11月7日接受國會質詢時表示,若「台灣有事」,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可能會構成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這是依據日本國內法律的回答。但是,中共抓住這句話大鬧一番,致使中日關係急劇惡化。
中共不僅在牆內掀起「反日」宣傳,還大打「外交戰」,拒絕與日本進行理性溝通。但日本並不退縮。高市早苗拒絕撤回言論。日方強調,高市只是回應一個假設性問題,並沒有改變既有的政策立場,中方所稱「我們國家改變立場的說法完全沒有根據」,「我們已多次向中方說明相關言論的要點和日本一貫的立場」,日本將「致力於和鄰國保持對話」。
很顯然,日本不願擴大爭端,但也絕不屈從中共霸權。日本大多民眾支持日本當局的做法。日本《讀賣新聞》在21至23日進行全國民調顯示,高市內閣的支持率維持在72%超高水準。
在半個多月的惡鬥中,中共不但沒有占到多少便宜,反而使自己更加被動。這個時候,習近平和川普通電話,就想把美國拉進來,施壓日本。
中共喉舌新華社在通稿中稱,中國當年為二戰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
不過,美方通稿中並沒有提及這一內容。退一萬步講,即使川普說了「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也不等於美方支持中共當前對日本的做法。
今年11月20日,美國駐日本大使格拉斯與日本外長茂木敏充會面時說,「這是中共國經濟脅迫的典型案例,我代表總統、我本人以及大使館向首相表明:我們支持她。」
另外,在10月底,川普到訪日本時,與高市早苗相談甚歡。川普稱讚高市早苗,並對她說:「我想讓你知道,無論何時你有任何疑問、任何困惑,任何需求、任何需要幫忙的事,只要能幫到日本,我們都會在。」
總的來說,川普政府非常清楚台灣的重要性,也清楚中共可能對台動武的嚴峻性。對此,美國的態度非常慎重。
中國經濟差 工作不好找 年輕人面臨哪些困境?
近日,中共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青年失業率高達17.3%,是今年7月以來的最低點。由於中共官方數據並不透明,外界普遍認為,其公布的數據經過一定的美化。那麼,大陸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記者的一線報導:
化名馮明的蘇州青年稱,工作不好找,他只能偶爾去做日結短工,但現在幹這個的人太多了,工價也低,收入不穩定,無法租房,只能去睡火車站。他說,以前睡在公園,現在公園不讓睡了,只能去火車站。現在,在火車站睡覺的人挺多的,都是務工人員,找不到工作,又沒有錢租房子,只能睡外面。冬天外面冷,但大家都買了被子,能扛過去。
馮明說,自己29歲,沒有結婚,以前做生意賠了四百多萬。他說,「我已經十幾年沒回過家,早就不聯繫了。我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無所謂。」
江蘇蘇州的楊先生表示,自己白天做業務員,晚上兼職做代駕。他說,「現在錢太難賺了,都掙不到錢。代駕也不好搞,從晚上七點做到十一點,也就掙四五十塊錢,可想現在的行情有多麼差。」
楊先生表示,經濟不好,現在做代駕的人比喝酒的人還多。他說,「我身邊做代駕的有老師、有醫生、還有廚師,白天他們都有正常工作,為了生活,晚上出來掙錢,但現在,連這點辛苦錢都賺不到,太難了」。
楊先生還稱,很多人都看不起代駕,他就經常看顧客的臉色,因為喝醉的人什麼樣狀態的都有,但不管怎麼樣,他都要堅持做下去。畢竟大環境不好,臉面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掙到錢,能養家餬口。他說,其實,代駕的活也不多,因為現在出來喝酒的人不多。這可能是因為經濟不景氣,大家沒錢,也就沒心思出來吃飯。
楊先生質疑,不知道人都哪去了?別說喝酒了,自己認識一個做炒飯的,生意也很差,吃飯的人變少了。他說,不止炒飯,現在很多人都說沒生意。他感嘆「努力地活著吧,撐下去。」
廣西一名化名小剛的年輕人稱,自己年近30歲,雖然沒有失業,但他身邊的朋友、同事都對未來沒有希望,每天生活在恐懼之中。他說,「我一個朋友一直在擔憂他的未來。2019年那個時候,人們眼裡都是光,根本不怕失業,不怕找不到工作,現在不行了。我朋友焦慮得不行,公司裡的同事也是這樣,害怕被優化,害怕失業,拚命地工作。」
小剛還稱,他朋友公司並沒有強制加班,但這家公司的生意是少有的好,他朋友就一心撲在工作上,週末也不休息。不僅他這樣,他的同事也一樣。有的人加班到凌晨,近半年幾乎沒有休息。他們之所以這樣拚命,就是因為害怕失業。
小剛表示,他朋友之所以害怕,是因為他好多同學都找不到工作,現在有這樣一份工作已經很不容易了,不想被淘汰,就只有拚命幹。
學習「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剛畢業的廣東大學生小陳稱,「現在畢業生找工作太難了,很多企業要有經驗的,但是又不給機會,很難,而且人多,很捲,競爭激烈,找好一點的工作太難了。」
湖南籍的應屆畢業大學生小蘋稱,自己從長沙一所大學畢業,想在深圳找一份程序員的工作,但工作很難找。她說,「很多企業都在裁員,更別提招人了。我找工作找了一個多月」,也沒找到,現在全國都一樣。
小蘋表示,現在找工作,一般在讀大三時就得提前規劃,大四實習期要找那種能轉正的崗位。她之前也是在還沒有拿到畢業證時,就開始工作了,只不過她只做了5個月,就離職了。她說,「我辭職後都不敢回家,也不敢跟爸媽講,跟他們講了,也不理解,還徒增我的煩惱,所以我一直騙他們說在上班。」
小蘋表示,現在也有發展很好的公司,比如做AI的,不過好公司不容易進。她說,「我現在還在投簡歷,但是大部分不合適,都被婉拒了,因為剛畢業沒有經驗。投了數不清的簡歷,真的是畢業即失業了,很焦慮,現在我看見『工作』二字就犯噁心。」
小蘋直言自己對未來沒有信心。她說,「我現在沒有失業金,失業金要交滿一年才有的。政府沒有什麼幫助。」
——《佳音時刻》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