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8日訊】(記者楊旭綜合報導)近期,中國債市持續承壓,長債利率上行。11月27日,國債期貨收盤多數下跌,其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至1.84%;10萬億元的債券基金三季度縮水近1700億元(人民幣,下同)。分析認為,市場對央行降息預期降溫,債券新政落地,以及萬科債務違約預期升高等是主要原因。
中國債市承壓10年期 國債收益率上升至1.84%
截至週四(11月27日)收盤,中國10年期國債活躍券「25附息國債16」收益率上行1BP(基點)至1.844%,30年期國債活躍券「25超長特別國債06」收益率上行0.35BP至2.1975%,逼近一個月前的水平。5年期和7年期國債品種收益率也分別上行1BP、1.25BP。
《第一財經》週四發文分析,近期債市承壓一方面是因為政策上降息預期降溫,另一方面是市場對「固收+」基金贖回、公募基金銷售新規落地存在擔憂。與此同時,萬科債券展期風波給市場情緒帶來衝擊,主要利空信用債,但贖回壓力下利率債也會受到波及。
萬科公司本週三的一則公告稱,公司正在尋求債券持有人批准,以推遲償還將於12月15日到期的20億元人民幣(2.8億美元)境內債券。
政策諮詢平台法詢金融表示,萬科的大結局,可能還是展期,而房地產債券的展期,基本就是WY(違約)。坦白說,這確實有點突然,非常超預期。
10萬億債基市場遇「剎車」 第三季度縮水近1700億元
《證券時報》近日報導,今年三季度,總規模高達10萬億元的債券基金三季度縮水近1700億元,其中純債基金規模大幅縮水7700億元,混合債基規模逆勢增長約5000億元,總體增長態勢明顯趨緩。
債券基金是以債券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共同基金,通過集合投資者的資金,由專業基金經理管理並投資於國債、金融債、公司債等固定收益類資產,以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
純債基金是一種專門投資債券的基金,它不投資股票等權益類資產。
混合債基是一種同時投資於股票和債券等資產的基金,其目的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通過股票投資來博取更高的收益。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共有超70家公募基金管理人規模出現下滑,這一現象主要源於債券基金規模大幅縮水。
一位管理規模超百億元的公募基金高管說,「公司三季度規模掉了30億元。」另一位行業排名中游的公募高管則表示,「我們公司三季度規模縮水了50多億元。」
多重因素 引發債券基金規模縮水
一家外資公募基金經理表示,「債券基金規模縮水的背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行業政策的調整對行業變革的影響更為深刻長遠。
《證券時報》梳理發現,2025年8月以來,債市已先後經歷至少三輪重要政策調整。
一是財政部推出債券稅收調整方案,對國債、地方政府債、金融債等品種恢復徵收利息所得增值稅。
二是中國證監會時隔13年修訂公募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擬對中短期贖回資金分別徵收不低於1.5%、1.0%、0.5%的懲罰性費率。
三是監管部門近期發布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相關文件,明確了主動債券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要求。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11月27日,國債期貨收盤多數下跌,其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至1.84%。圖為中共央行。(AFP)
Previous Article【十字路口】46年前神祕小書 預言破解中共邪招
Next Article 陳曉新劇《大生意人》爆紅 微博背景圖引關注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