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10月22日訊】據《銀髮經濟藍皮書》,中國銀髮經濟年產值高達7萬億,然而作為「銀髮經濟」代表的養老機構,卻在2025年面臨倒閉危機。有分析認為,根本原因在於老年人的錢袋子托舉不起這個產業。
據大陸媒體報導,根據的《銀髮經濟藍皮書:中國銀髮經濟發展報告(2024)》,中國銀髮經濟年產值高達7萬億,預計2026年後將突破10萬億,有望成為繼房地產、汽車產業後第三大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互聯網用「死氣沉沉的年輕人,朝氣蓬勃的老年人」來描繪當前中國人群狀態,銀髮消費頗受關注。人們想像著「銀髮族」在消費世界中,天天旅遊打卡,愛買黃金珠寶,早K歌晚跳舞……然而現實卻是,「銀髮經濟」代表的養老院空置率高居不下,在2025年面臨倒閉危機。
民政部白皮書披露,全國公辦/普惠類床位空置率高達58%,北京等一線城市入住率僅45%。要實現盈虧平衡需要保證70%的入住率,即空置率一般不超過30%。
根據企查查數據,今年前9個月注冊養老機構數量為730家。截至2025年6月,全國關閉的中小型養老機構已超1100家。根據《2025年中國社區適老服務藍皮書》數據,全國登記注冊護理員數量同比下降12%,表明養老護理人員也在成批退出。
事實上,民政局數據顯示,在2010年,全國養老機構入住率就已經高達78%,2024年入住率下滑到42%。界面新聞認為,老年人沒錢,才是問題的根本。
據報,自2005年,養老金開啟連續10年年均增長10%,但是在2020年後,養老金漲幅下滑到3%以下。近幾年養老機構的床位費、人工費、膳食費明顯上漲,超過了養老金的漲幅。界面新聞以北京為例。目前北京市企業職工退休工資平均為4300元/月,而養老院平均價格為6611元/月,退休金不能覆蓋養老院價格。
若看國內整體情況,「養老購買力」怕是腰斬。青山資本2025年度研究報告《老,無所「依」》引用了CEIC數據:中國36個城市全自理老人月平均養老護理費(包含床位、餐費、護理)超過2600元。僅有15.8%的老年人每月能承受3000元及以上的養老機構費用,也就意味著,有超過80%的老年人無法負擔養老機構。
除了養老院,銀髮消費還集中在醫療保健和旅遊。青山資本的報告顯示:超過80%的老年人沒有服用保健品;超過80%的老年人在過去一年沒有外出旅遊。
另有數據顯示:中國有近3億退休人群,其中約2250萬人為機關單位退休金領取者,占比5%,退休金月均6243元;約1.2億為企業退休人員,占比40%,平均每月領取3271元;約1.71億為農村老人,占比55%,平均每月僅有223元。
這些數據顯示,真正有消費能力的老年人是少數,並且集中在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機關單位退休者、企退人員和農村老人存在巨大購買力鴻溝。
還有一組數據可以對比。根據央行二季度數據,全國50歲以上人群平均存款僅為18.6萬元,而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顯示,50歲以上群體平均存款超過1200萬日元,接近60萬人民幣。顯然中國老年群體消費力遠不及日本。而中國的實際情況是老年人這筆錢大概率用於應急和子女結婚等,不會輕易投入消費。
界面新聞認為,看上去很厲害的7萬億產值有相當的迷惑性,因為托舉它的是占中國1/5人口的龐大群體,這個數字除以整個經濟總量,僅為6%。
責任編輯:李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