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訊】(記者李言綜合報導)歐盟最高經濟官員表示,歐盟委員會正在考慮採取反制措施,以回應中共對稀土出口的限制。此前,歐盟未能與北京就稀土等關鍵原材料的出口管制問題,達成外交解決方案。
歐盟經濟事務執行副主席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對德國《商報》(Handelsblatt)表示:「如果情況沒有改善,我們正在研究可能的反制措施。我們尚未點明任何具體的工具,但相關討論正在進行中。」
他補充道:「我們也在與國際夥伴協調此事——例如在華盛頓舉行的七國集團(G7)財長會議上,我剛剛參加了那次會議。」
儘管在7月達成一項旨在加速對歐洲出貨的協議,中共仍對稀土出口保持嚴格控制,並於本月早些時候宣布擴大限制範圍,稱將大幅收緊對稀土和其它關鍵原材料的出口管制。
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占據主導地位。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近70%的產量來自中國。由於這些原材料對電動汽車電池到國防製造等各行各業至關重要,中共出口限制將對歐洲工業和安全構成巨大威脅。
據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歐盟委員會正在準備一份貿易措施清單,預計將在本月底前完成。這些措施隨後可用於對抗中共,以增強歐盟的談判籌碼。消息人士表示,委員會還在制定一項計劃,以在短期內保護關鍵物資的供應,並確保其它來源。
強化管制與外交磋商
歐盟貿易事務主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已與中方對等官員王文濤進行了會談,但未能就解決歐盟關切的問題達成協議。
謝夫喬維奇在週二的電話會議後對記者表示:「我們無意升級局勢,然而,這種情況給我們的關係蒙上了陰影,因此迅速解決至關重要。」他表示,雙方將加強聯繫,一支中方團隊將在未來幾天內前往布魯塞爾討論此事。
知情人士透露,這個問題很可能會在本週於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領導人峰會上提出,不過委員會希望避免討論具體措施。
中共新規與歐盟反制手段
中共商務部於10月9日發布一系列新規,擴大出口管制範圍,不僅限於稀土金屬和產品,還擴大到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磁材製造等相關技術、服務和設備。
其中,最受西方國家關注的條款是如果境外製造產品中含有或使用超過0.1%的中國稀土原材料或相關技術,出口也可能需要北京許可。彭博社看到的歐盟領導人峰會結論草案說,「為了抵消不公平的貿易行為,歐洲理事會邀請委員會充分利用歐盟的經濟安全工具。」
彭博社分析報導說,歐盟可能會動用其強大的《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 ACI),迅速對實施貿易脅迫的國家採取行動,包括徵收關稅或限制採購。
在盟友協調方面,歐盟還在與G7國家討論協調努力的可能性,以實現供應鏈的多元化,擺脫對中國的依賴。週一(10月20日),美國和澳洲也簽署了關鍵礦物協議,以對抗中共行業壟斷。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的一份報告建議,歐盟可以利用的潛在反制產品包括:航空零件、老式深紫外光刻機,以及高精度軸承等專業鋼鐵產品,中方產業在這些產品方面處於弱勢。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2025年7月21日,歐盟旗幟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外飄揚。(Lavinia Savu/英文大紀元)
Previous Article【佳音時刻】四中全會 習勢力將被連根拔起?
Next Article 分析:印度斥資建壩 對抗中共上游資源壟斷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