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訊】(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繼中共國安部之後,國家保密局也從暗處走出。中共國家保密局日前在微信公眾號發文,指有媒體將參考密件中的敏感內容加入新聞報導,洩露中共機密。分析認為,這印證中共內外危機加劇,處於風聲鶴唳的狀態。
中共保密局罕有出面批媒體洩密
隸屬中共國家保密局的微信公眾號「保密觀」10日發文,舉出3個媒體洩密的例子。其中一個是某涉密單位宣傳幹部接受上級單位記者的新聞採訪,在未有審批手續下,擅自提供涉密文件做參考。該記者為求新聞有原創性,將參考密件中的敏感內容加入新聞報導,經上級審批後發布。該新聞在網絡上廣泛傳播,造成所謂「嚴重洩密」。
另一例子是,某國家機關報社人員從機關幹部領取一張存有祕密級材料的光盤,該媒體編輯根據相關資料撰寫新聞宣傳稿,發布後被多個自媒體轉載、解讀,造成所謂「洩密」。
還有一例是,一名領導到某重點軍工企業視察工作,當地電視台派記者跟隨報導,記者「明知故犯」,拍攝仍尚處於保密狀態的新型武器裝備外形,並在新聞中播放,被眾多境內外網站轉載,造成嚴重後果。
「保密觀」的文章稱,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聞媒體訊息發布快、宣傳範圍廣,但是這些公開訊息往往是外部勢力緊盯的重點,若新聞宣傳把關不嚴、保密審查缺位,則極易造成洩密事件。文章並稱,保密審查是規範新聞報導訊息公開的重要環節,等等。
中共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中央保密辦)和國家保密局,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是主管中共涉密資料的密級審定、規章制度建立、落實、督辦、失密案件的查處、行政處罰等工作的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的下屬機構、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現由中共中央辦公廳管理。
現任中央保密辦主任和國家保密局局長是李兆宗。而主管保密的中共高層,則是現任政治局常委兼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表示,中共的保密部門過去鮮見有公開發文,和中共國安部一樣,這種原來藏在陰暗的幕後維穩機構,現在陸續走上前台,意味著中共現在已不掩飾其邪惡本性。
中共國安部原來處於幕後,近年異常高調,經常跨界發聲,在外交、經濟等領域大談「國安問題」。就在10月13日,中共國安部也披露涉密案例,指一名庫房管理員在網上賣涉密專用裝備數百件,獲刑7年6個月。
專家:中共內外危機加劇 風聲鶴唳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表示,中共聲稱要加強保密的同時,也是凸顯它本身內部有很多問題,是基於家醜不可外揚的心理,所以不希望媒體報導。中共現在是從保密的角度進一步加強對輿論的控制。
旅美政論家唐靖遠對表示,這透露出中共當局對於官方的媒體也不放心,這次發文或意味著中共正在對媒體洩密發起新一輪的整肅行動。這種整肅說明兩點,一個就是中共面臨著來自於外部非常強大的壓力。習近平搞戰狼外交以後,中共的外交環境空前惡化,風聲鶴唳,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它都會認為機密可能會被對方利用。
唐靖遠表示,此文發表的另一方面也證實中共政權自身出現了嚴重的危機。中共高層內部正在進行刀光劍影的權力爭奪,當局非常擔心新聞媒體有意無意地洩露了內部的一些情況。
近年來,中共進一步收緊信息控制的跡象明顯。包括封禁多種不利於中共政權維穩的經濟數據,像土地銷售、外匯儲備、債券交易等等的數據。中共高層政治人物和官員的公開簡歷開始縮水。現在高官頻失蹤,出事原因和去向祕而不宣。中共軍方的人事調整也不做正式發布。
有超過30年慣例的中共「兩會」總理記者會在2024年3月被取消,外界認為這意味著中共對信息的管控進一步收緊。
中共政務新媒體早兩年就出現關停潮,多地大批政務新媒體帳號註銷。有人認為或與當局財困有關,但也有人認為是因疏於管理,當局擔心這些政務帳號容易「洩密」。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鍾志東此前曾對表示,中共出現種種收緊信息控制的動作,是因為面臨內外危機,習近平對政權有極度不安全感。「不安全,所以才會不斷地強調安全」。
責任編輯:林琮文#
推薦閱讀:
黑客攻入中共官網 發布「五大賣國賊」名單
中共隔月回應美國招幕中國間諜視頻 引譏諷
中共罕見自曝因內鬥致泄密 工程師被判死刑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示意圖。2019年11月13日,在北京,中共武警沿著天安門附近的紅牆行走。(Noel Celis/AFP)
Previous Article國軍爆共諜案 專家:台灣應加強反共愛國教育
Next Article 中國9月稀土出口暴跌 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