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学者邓聿文表示,中国在中东拥有庞大经济利益,如果以巴冲突演变成一场战争,将阻碍中国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因此中国会斡旋以巴冲突,成为其中的一个玩家,而不是旁观者。
巴勒斯坦伊斯兰主义团体哈玛斯(Hamas)7日对以色列发动突袭,促使以色列激烈报复;针对以巴冲突,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翟隽表示即将访问中东地区有关国家,与各方进一步加强协调,并指中国的工作方向是停火止战、保护平民、缓和局势、推动和谈。
德国之声14日刊出邓聿文评论文章,指翟隽近日发言虽强调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没有私利,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但其实中国在立场和情感上是偏向巴勒斯坦的。
文章指出,中国官方偏向巴勒斯坦并不奇怪,因为这是向来的态度;中国外交部在最初的声明中,基调温和,没有谴责哈玛斯空袭平民的行为,后来因以色列的不满和美国联邦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的批评,才转而对伤害平民的行为进行反对和谴责。
中国强调谴责「伤害平民」行为,外界一般把这理解为是针对哈玛斯,但也可理解为是针对以巴双方,因为以方对加萨的空袭也会造成平民的伤害。
另王毅近日与巴西总统顾问的通话中,指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症结在于一直没有还巴勒斯坦人民一个公道,这更能代表中国政府对巴以冲突的真实立场。
章认为,王毅不隐藏真实立场,和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长期利益有关。即中国在中东的长期利益是以巴实现和解,中东实现和平,这样中国的经济力量才能深入中东。
中国透过经济力量展现对中东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因此,只有以色列实现与巴勒斯坦,以及以色列实现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和解,中东和平才有可能,从而为中国在中东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提供一个好的地缘政治环境。
邓聿文分析,由于以巴和解是中国的长期利益,所以中国会去斡旋以哈冲突,成为其中的一个玩家,而不是旁观者。且中国斡旋时会在表面上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不偏不倚的中立调停者的角色,不能让人一眼看出太偏向巴勒斯坦。
他指出,王毅的讲话表明中国对冲突的调停可能比外界原先预估的要更积极和主动,原因在于,中国在中东已经拥有庞大的经济利益,如果巴以冲突演变成一场战争,那么中国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会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