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8月28日訊】今日焦點:抄襲虧損風波未平,華為雲再陷重組裁員風暴;大陸經濟下行,股市卻在飆升?專家「泡沫已在路上」;美國科技不是提款機!川普怒斥他國數位稅。
抄襲虧損風波未平 華為雲再陷重組裁員風暴
近年,華為雲的日子非常難過。去年,華為雲陷入虧損;今年,華為雲又接連曝出內部管理混亂和抄襲醜聞。就在大家都在觀望的時候,華為雲突然宣布進行重大重組。有消息指出,有數十個部門將被裁撤整合,可能波及上千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來看詳細報導:
8月25日,「澎湃新聞」稱,針對公司重大整合一事,華為雲給出的解釋是,要把更多的資源投到人工智能和算力產業上,重點扶持升騰雲、盤古大模型,以及相關的生態系統。
上個月,媒體盛傳,華為人工智能全是抄的,引發輿論風暴。以致爆料內部員工發布「不自殺聲明」,擔心會被追究,甚至人為「噤聲」。
微信公眾號「擬合論見」在8月24日爆料,華為雲此次裁撤整合將涉及產品部、公有雲服務部及研發部等核心團隊,涉及數十個下層部門與組織,或將波及上千人。他說,在此之前,高層人事就在頻繁調整,所有動作都指向一個目標,那就是在盈利壓力與增速放緩的重壓下儘快止血。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告訴,華為雲在此時裁撤整合,從商業角度看,是其在虧損狀態下的自救行動。但這可不僅是商業選擇,還有可能跟中共的國家戰略有關。要知道,華為是中共軍工和情報系統中的關鍵一環。如果把算力和大模型集中起來,未來可以應用到衛星通信、戰場識別、電子戰數據處理等「軍民融合」場景。如果是這樣,那就不僅是生意,而是戰略布局了。
巧的是,在華為雲深隱輿論風波之際,中共當局在26日正式提出全面推動「AI+行動」,並要求地方政府加快落地見效。在這樣敏感的時間點上,中共當局提出這樣的要求,是非常耐人尋味的。
不過,由於美國目前對中國和華為的技術出口限制很多。以致於華為沒有足夠的高性能芯片來實現某些布局。
黃大衛表示,美國出口限制本質上就是防止算力用於軍事情報與武器模擬,主要收緊的是高端GPU出口,限制中共國獲取英偉達(Nvidia)A100/H100系列。沒有足夠的芯片,華為只能使用所謂自己研製的Ascend 910B/910C芯片和MindSpore框架,但由於工藝與能效落後,只能通過多芯封裝加上系統優化,來勉強替代部分場景。
黃大衛指出,但這裡有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逐漸成為中共智能化戰爭與情報體系算力底座的華為雲,能否在被封鎖的技術體系中,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從華為雲不斷陷入抄襲風波來看,截至目前,華為雲在核心技術上並無重大突破。
6月30日,華為大力推出盤古混合專家模型(開源盤古7B參數的稠密模型與盤古Pro MoE 72B混合專家模型)。但很快,盤古大模型就陷入抄襲風暴。
7月4日,研究團隊HonestAGI指控,盤古大模型的結構與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Qwen-2.5 14B模型高度相似。甚至有自稱內部員工的網友匿名爆料,說盤古模型多次「套殼」他人產品。
雖然華為堅決否認抄襲,但承認確實參考過業界的開源代碼。這樣的負面消息,讓華為雲的技術含金量備受質疑。
從市場份額來看,在中國,阿里雲還是老大,占了三分之一;華為雲大概在18%左右,排在第二;排在第三的是騰訊雲,大約為10%,再加上DeepSeek,中國國內AI產業的內捲是十分嚴重的。
因此,華為雲正在加快向外擴張,可能會把雲產品推向中東、非洲、東南亞這些地區。
但黃大衛提醒,國外用戶使用華為,或者說中資AI雲服務需要注意安全。因為中共《國家情報法》明確要求企業配合國家的情報工作,這意味著用戶的數據和信息隱私存在安全隱患。換句話說,使用中資AI雲服務的政府和企業,他們所有的機密消息都會被洩漏給中共政府。
大陸經濟下行 股市卻在飆升?專家「泡沫已在路上」
近段時間,中國股市創下近十年新高。由於股市上漲得厲害,讓部分人心癢難耐。對此,專家提醒,中國股市泡沫正在形成,牛市難以持續,一定要注意防範。
要知道,大陸這波股市上漲,並不是經濟突然變好了。相反,從消費到投資,從通脹到房地產,幾乎所有的經濟指標都在給大家敲警鐘。現在,大陸的房市還在下滑,消費繼續走弱,固定資產投資也在往下掉。也就是說,從經濟的基本面來看,是不可能支撐得起這波大漲的。
那麼股市為什麼還在漲呢?中國問題專家王赫總結出以下四個原因:
一是居民的存款在減少。由於中國銀行大幅下降利率,不少民眾的銀行存款進入股市。7月份,大陸各大銀行的銀行存款減少了一萬多億,4月份也減少了一萬多億。相當於部分的資金跑到股市來了,所以新股民這幾個月有大幅增長。
二是融資融券。炒股的人加槓桿,甚至去借錢來炒融資融券,目前已經接近歷史高點。
三是中共政策。王赫說,「中共有一個政策,從去年9月份開始,就要把股市搞活,要把股市指數提上來,它的國家隊入場,都是在幹這個事。」
四是外資拉抬。今年以來有2億美金進入中國股市,投資者利用這些資金進行高頻操作,所以中國股市又一次站到了歷史高位。
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也認為,銀行存款利息低是居民存款轉向股市的重要原因。他說,「房市乏力、儲蓄收益低,家庭大量資金找不到好去處,只好湧入股市。」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那就是這波行情是人造牛市,而不是自然生長出來的。
那麼,這樣的牛市能走多遠呢?
王赫直言,中國的股市一直是個怪胎,跟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脫離的。現在這個牛市沒有經濟基本面的支撐,是持續不了的。另外,流進來的外資進來得快,走得也快,難以成為中國股市的主力,更難轉化成長期的股市資金。
王赫稱,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散戶交易量持續下滑。隨著韭菜被一波波地收割,中國股民、中國散戶在股市的份額、交易量都在持續下滑。
大陸財經專欄作家關不羽指出,資本市場有很多道理,地緣政治、貨幣政策、交易規則等等,但所有的這一切都指向一個硬道理,那就是企業強,則資本市場強。而中國缺少具有持續成長性的「超級企業」,這就導致中國股市缺乏「穿越周期」的能力。若僅靠情緒和政策風口,難以形成「長牛」。
王赫認為,中國股市這個泡沫已經顯現出來,一個理智的股市投資者,他應該正在逐步地撤離中國股市。9月3日的大閱兵後,中國股市說不定就會發生一個變化,所以目前的這個熱度很難長久持續下去。
黃大衛提醒,股民要保持謹慎,把握好「短期投機」的心態,不宜長期重倉,可考慮債券型基金、貨幣基金等穩健資產,以減少風險集中。
美國科技不是提款機!川普怒斥他國數位稅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週一,也就是8月25日警告,對於那些向美國科技公司徵收「數位稅」的國家,如果不撤回相關政策,美國將會採取嚴厲反制措施。
那什麼是「數位稅」呢?簡單來說,就是一些國家向美國的大型科技公司,比如Google、Facebook、Apple、Amazon,按其營業收入或銷售額來額外收取的稅金。
川普在自己的社群媒體Truth Social表示,數位稅、數位服務立法和數位市場規範只針對美國大型科技企業,對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卻是完全放行,這是對美國科技的損害與歧視,這種情況必須立即結束!
川普警告,「基於這個事實,我要正式警告所有實施數位稅、相關立法、規則或規範的國家:除非這些歧視性措施被取消,否則,身為美國總統的我將對該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大規模額外關稅,並限製出口我們高度保護的科技與芯片。」
川普斥責,美國和美國的科技公司,不再是世界的提款機,也不是任人踩踏的門墊。各國應該尊重美國及美國的科技產業,否則就要承擔後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週前,美國才和歐盟達成協議,承諾不會對數位商品或服務的網路傳輸課稅,歐盟27個成員國也同意,不會向網路服務使用者收取額外的費用。
其實,數位稅的爭議已存在多年,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多屆政府在貿易上爭論的焦點。
——《佳音時刻》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