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大爆发,广东佛山市一带惊传屈公病(Chikungunya,中国称「基孔肯尼亚热」)截至上周累计通报4824病例。传染途径为白线斑蚊叮咬传播,病毒可在蚊子体内终身携带,目前无人直接传播证据,但感染者被叮咬后可能引发二次传播。美国疾管与预防中心(CDC)也对中国发布二级旅游警示,指出无特效药可治,提醒民众计划前往旅游要特别注意。
据《央视》报导,7月27日到8月2日广东新增2892例病例,统计到26日共累计通报4824起病例。目前,中国政府已号召全区各企事业单位、学校、建筑工地、村(小区)、家庭及全体市民,集中开展以清除蚊虫孳生地和杀灭成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并发布「后遗症告知书」,提醒民众屈公病没有特效药可治,感染后恐持续高烧、关节剧烈疼痛、出现皮疹等症状,甚至发展为慢性病或有严重并发症,呼吁民众点蚊香、装纱窗挂蚊帐、清积水、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并涂抹防蚊液。
「屈公病」是一种由屈公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由蚊子叮咬而传播,最早在1952年从坦桑尼亚一位发烧病人的血清中分离出来。其症状与登革热非常类似,但和登革热与其他蚊子所传播的传染病不同的地方是,部分感染者会有持续数周的倦怠感,有些病患的关节会痛到无法行动,并持续数个月,因此「Chikungunya」在非洲的土著语言中,就是指「痛的将身体弯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屈公病」有三类高危险族群,包括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可能并发脑炎、心肌炎;孕妇则要小心可能会有流产的风险。
中国爆发屈公病疫情也引起国际关注,美国针对广东发布二级旅游警示,提醒有计划前往疫区旅客接种疫苗。日本驻广州领事馆也提醒民众应穿着长袖衣裤勿让皮肤曝露在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