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近期密集释放所谓「以法治助力民企」动作,同期一批民营企业家被抓、跳楼,引发舆论关注。专家表示,中共现在宣传的要点不是给企业家平反,而是将矛头指向民营企业内部,因为没有司法独立,使营商环境更加恶化。中共政策自我矛盾,实质上正在走回毛泽东时代,经济没办法搞好。
中共推民营经济「法治」 专家指逆转10年前做法
据中共官媒报导,7月31日,中共第六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共全国政协、工商联主席、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司法部及中共统战部等的高官出席会议。
官媒称,「推动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法治助力民营企业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7月31日,中共最高法院发布12件所谓「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案例,涉及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受贿,指向民企内部腐败。所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最后结果是当事人认罪认罚,退缴违法所得,冻结银行账户内钱款等。
此前,中共公安部7月14日曾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为旗号,抛出5起民企内部腐败犯罪案例,包括涉嫌职务侵占案、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
据官方数据,民企贡献了中国至少50%的税收、60%GDP、70%的科技创新、80%的就业、90%企业的数量。
近年,被称为「远洋捕捞」的公安异地执法,抓捕民营企业家,查封或划转外地企业和个人财产做法,引发社会反弹。
今年2月,在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战开打背景下,中共党魁习近平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声称支持民企政策不变。
中共《民营经济促进法》今年5月20日起施行,当中提及整治「乱查乱罚」及「禁止为经济利益等目的滥用职权实施异地执法」等。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对大纪元表示,中共目前的做法和10年前有很大区别,2016年民企也是投资下滑,当时中共政法系统平反了一些民企冤案。但现在不谈给民营企业家平反了,虽然这几年公安搞「远洋捕捞」,民企被侵害的很多,现在中共宣传的要点不是给民企老板平反,而是说民营企业内部有很多违法犯罪现象,说我帮你把人给抓出来。这会使企业经营环境更加恶化。
「因为都是当地党委说了算,它并没有司法独立,企业一旦被公检法司给盯上了,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中共的这些部门还可以通过办经济案件,得到利益。」他说。
官方「近海捕捞」引业界恐慌
继「远洋捕捞」之后,中共各地政府近期「近海捕捞」动作频繁,上半年已经发生十多起大型公司主管被「留置」(被捕)事件。
7月28日,A股上市公司世名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裁陆勇因涉及其参股企业江苏半步堂置业有限公司,被江苏省启东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该事件成为2025年以来多起上市公司高管被查案件中的最新一例,在市场和企业界引发企业主恐慌。
江苏南京制造业企业主王勇(化名)7月31日对大纪元表示,在地方财政吃紧、反腐高压的背景下,部分民营企业在建设或运营初期曾通过「非正式方式」与地方政府建立关系,如今这些「历史遗留」逐渐成为调查焦点。「建厂初期需要打通各种关系,与税务、政府部门建立合作,为此请客送礼几乎成为潜规则。可现在,送礼反而成了处罚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初至今,已有至少15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实控人或高管被实施留置调查。
另有媒体报导,2025年初以来已有5名被留置的高管在压力下选择轻生。其中7月27日一早,中国家居行业头部企业「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跳楼身亡。
财新网7月29日发表评论文章直指「汪林朋们的悲剧不能再发生」,质疑死因之一或是「留置调查后遗症」。
7月28日,A股上市公司世名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裁陆勇因涉及其参股企业江苏半步堂置业有限公司,被江苏省启东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该事件成为2025年以来多起上市公司高管被查案件中的最新一例,在市场和企业界引发企业主恐慌。
江苏南京制造业企业主王勇(化名)7月31日对大纪元表示,在地方财政吃紧、反腐高压的背景下,部分民营企业在建设或运营初期曾通过「非正式方式」与地方政府建立关系,如今这些「历史遗留」逐渐成为调查焦点。「建厂初期需要打通各种关系,与税务、政府部门建立合作,为此请客送礼几乎成为潜规则。可现在,送礼反而成了处罚依据。」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初至今,已有至少15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实控人或高管被实施留置调查。
另有媒体报导,2025年初以来已有5名被留置的高管在压力下选择轻生。其中7月27日一早,中国家居行业头部企业「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跳楼身亡。
财新网7月29日发表评论文章直指「汪林朋们的悲剧不能再发生」,质疑死因之一或是「留置调查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