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7月31日訊】今日焦點:不是信仰是統戰,政治和尚可結婚,但不能張揚;腰斬只是開始?大陸樓市還要跌多久?北京遇難人數被低報?災民控訴「本村失聯三百人」。
不是信仰是統戰 中共和尚可以結婚 但不能張揚
近日,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調查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很多人驚訝他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佔巨額財產,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很多人質疑,佛教清淨之地怎麼會出這樣一個「政治和尚」?
其實,只要聽了今天的故事,就不會這麼驚訝了。因為,在中共的體制內,「和尚」這個角色,很多時候與信仰無關,而是一種「政治安排」。
7月28日,曾擔任「紐約海外華人作家筆會」會長,現居紐約的蔡可風接受訪問時,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從他的講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共當局是如何挑選青年,進入寺廟的。這些人表面出家,實際上擔任的卻是統戰角色。他們白天在寺廟上班,晚上回家;每週有輪休,薪水也很高;可以結婚,但不能張揚。
蔡可風回憶,1973年秋天,他因生病在廣州修養身體。有一天,居委會一名黃姓女幹部突然登門拜訪,當時他的母親還有些驚慌,以為家裡出了什麼事情。但對方笑容滿面,她開門見山地說,「你兒子身體好點了吧?我這次來,是要談一項政治任務。」
這位女幹部稱,為了接待外賓,中央需要有思想覺悟,且文化水平較高的年輕知識分子,到寺廟、教堂等宗教場所工作。她補充,沒有什麼體力活,就是接待外賓,但不能確定分到哪間寺廟,總之是從事宗教性質的職業。
女幹部表示,這項工作需要的是具有大學學歷,最好懂一兩門外語,本身沒有犯過政治錯誤、年齡不超過30歲。家庭出身沒有特別要求,普通即可,重點是「表現」。蔡可風符合這些要求,個人檔案已被審核。另外,這份工作的工資很高,每個月足有80元(人民幣,下同)。
蔡可風解釋,那個時候,很多人的月薪只有十幾元,二十幾元,大學畢業生的平均工資也有只51.5元,80元的工作可以稱為「高薪厚職」了。
於是,蔡可風追問,「黃同志,具體是什麼工作內容啊?」女幹部笑著說,「當和尚啊!」
當時,蔡可風母子哭笑不得,他的母親立刻反對,「我還指望兒子傳宗接代,怎麼能當和尚?」
女幹部解釋,這只是職業,不是真出家。當然頭是要剃的,在寺裡要穿袈裟,戴僧帽,還要唸經、吃齋。但每週都有輪休,可以回家,在家裡可以吃葷,甚至可以結婚生子,但不能對外張揚。組織上還會幫著安排結婚後的住處。
蔡可風表示,當時他的哥哥、妹妹已經成功偷渡到香港,會定期寄錢回廣州接濟家用,所以他家經濟無虞。最重要的是,他不想當假和尚,被同學恥笑。所以他堅持婉拒:「我只想做普通工作。」他的母親也跟著勸阻,「文革時廟都被砸了,祖墳也給刨了,萬一再來一次,這種職業就是『職業搞迷信』,會被戴高帽遊街示眾,不划算、不划算!」
女幹部急忙保證:「不會不會,這是革命和尚,是接受革命任務!」但她說完,似乎覺得自己說多了,轉移話題,要他再考慮考慮。還稱,如果他同意,就會將他的組織關係轉移到華南工學院革委會……
蔡可風稱,那個時候大學生少,符合條件的人更少。不管表面上說得如何「好」,但只要入局,就很難脫身,所以他沒有接受這份「高薪工作」。1975年,他成功偷渡到澳門,之後抵達香港,最終在美國紐約定居。如今,他之所以把這段故事分享出來,是因為他看到網路評論人、《天高海闊》頻道主持人張修傑在節目〈佛門清淨地為何走出個釋永信?〉中講述的故事。
張修傑在節目中指出,宗教界上層人士都有行政級別,他們不是出家人,而是體制內人員。他大學同學的父親是某雜誌的主編。1983年,該雜誌社的記者去中國東部一座很有名的寺廟採訪,他的同學也跟著去了。在寺院中,他們並沒有找到方丈。在僧人的指點下,他們在當地的歌舞廳見到了方丈。當時這位方丈西裝革履,頭髮整齊,在聽到要採訪時,他把假髮一脫、袈裟一披,就開始接受採訪。所以說,大家不用想為什麼在佛門清淨地會走出釋永信這樣的人物?原因很簡單:當政治進入所有領域,特別是宗教領域的時候,宗教就會變異。
蔡可風指出,正是因為看了張修傑的節目,他才想著把往事分享出來。他認為,釋永信的崛起與爭議並不是私德問題,他更像是一枚被精心安排的棋子,是體制內選拔出來的形象代表。
腰斬只是開始?大陸樓市還要跌多久?
在過去,中國的房地產幾乎就是「財富」的代名詞。不少家庭傾盡積蓄、背上幾十年的貸款,只是為了一套房子。但近年,房地產市場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雪崩,有的房子跌幅超過五成。這場房地產崩盤不僅吞噬了無數普通家庭的財富,更將多名相關行業的大佬逼入絕境。更慘的是,有經濟學家警告,「腰斬只是開始」,未來只會更慘。
北京財經博主「忐忑的可樂餅」在近日探訪北京永定河邊的「萊茵河谷」小區。他說,萊茵河谷小區位置雖然很好,但房價已經跌到連親媽都不認識了。有業主花費180萬買的房子,如今卻只能賣到70多萬,跌幅超過六成。房價狂跌,房租也上不去。很多房子的房租還不到1千元。很多人都說,買房的賠慘了,租房的反倒成了贏家。
房價大幅下跌並不僅限於環京地區。武漢一位從事「全款買房」的博主在視頻中稱,近日,她走訪了武漢多個小區,發現很多小區的入住率很低,很多樓漆黑一片,「亮燈率慘不忍睹」。她說,「沒有亮燈的,就是沒有人住,是空著的。」
這位博主稱,「我不是什麼經濟學家,但是我知道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那就是物以稀為貴。現在,滿大街都是空房子,房價哪能不跌?」她認為,房價腰斬只是開始,未來只會更慘。以前價值108萬的房子,如今只能以30萬的價格「甩賣」。現在,房子已從財富的象徵淪為業主的噩夢。
房地產崩塌,相關產業的日子也不好過。僅7月份,就有多位與房地產業有著密切聯繫的企業大佬墜樓身亡。比如,家居行業頭部企業「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廣州家居「教父」、「整裝校長」曾育周、及浙江建投董事沈康明。
對此,有財經人士分析,這些企業全都是房地產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房市崩了,他們也就「斷了活路」。
財經博主「Tom」稱,「如果把2021年理解為房地產爆雷的元年,四年後的今天,相關產業的連環雷就一個個地上線了。不過這僅是開始,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行業爆雷。」他預測,燈具、電器、玻璃、木材等與房地產有著極強聯繫的行業,都將面臨負債累累、資不抵債的困境,很可能重蹈這些大佬們的覆轍。
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就有經濟學家發出警告。比如,中國經濟學家向松祚稱,2011年至2012年,他在農業銀行擔任首席經濟學家時,就曾多次提醒「中國的房地產不能這麼搞」。他回憶,當時銀行在房地產市場上瘋狂放貸,在一次會議中,央行一位高層在會上警告銀行高層,「你們現在幹的事,看起來沒問題,但將來會後悔的。」
向松祚指出,雖然中央提出「止跌回穩」,但想要達到這一目的,至少需要三至五年。他認為,從整體來看,中國房地產至少要跌去一半。那時中國經濟會是什麼樣?誰也不敢想。
北京遇難人數被低報?災民控訴「本村失聯三百人」
北京爆發洪災,7月29日,中共官方在通報中稱,截至29日零時,北京全市因災死亡30人,其中密雲28人、延慶2人。官方僅強調強降雨致災,沒有提及水庫洩洪。但有不少災民反映,實際情況比官方說的更嚴重。有災民稱,官方通報的死亡人數不準確,僅他們村,就有至少4人被沖走,還有300多人失聯。
根據氣象部門的數據,從26日到28日,北京的平均降雨量是165.9毫米。而有些山區的降雨量超過了500毫米。密雲郎房峪和朱家峪的降水量最大,高達543.4毫米。
這次洪災並不只是因為持續降雨,7月27日,北京密雲、懷柔、平谷等多地,至少有9座水庫都在同一天洩洪,有352條山洪溝道被全線封閉。這意味著,大水從高處傾瀉而下,很多地方變成一片汪洋,大量道路、橋樑被大水沖毀,水、電、網路中斷。
北京市民王先生在接受採訪時稱,28日晚上,北京市的西北、東北部洩洪,差點把首都機場給淹了。他說,這次整個平谷災情嚴重。而平谷和密雲地方基本上都是山地,路被沖塌了,救援人員難以進入。
王先生表示,北京市區,包括中南海,周圍全是水,有腳脖子那麼深。故宮護城河的水都快滿了。
北京一位博主在28日晚上發帖稱,潮白河洩洪,能轉移的都轉移走了,社區說洩洪需要三四天,到時會面臨停水停電。
北京市密雲區穆家峪鎮莊頭峪村民稱,因為加大洩洪,河邊的飯店都被淹了,村民們也轉移了。他說,「舅舅的魚池直接沒有了,水位上漲得很快,吃飯一半就開車走了。損失多少還不知道。洩洪受災嚴重,今年本來就難,現在是雪上加霜」。為了保護北京城,白河水放水的量較少,潮河放水加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在當官的人眼裡,農村的房子不值錢啊!
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孫胡溝村村民稱,官方通報的死亡人數並不準確,他們村有4人被沖走了,包括村書記夫婦倆。而在官方的報導中,即沒有提懷柔,也沒有提孫胡溝。所以說,它通報的死亡人數肯定是不準確的。
村民還稱,這次洪水是從山裡沖下來的,當時山裡還有三百多人沒有轉移出來,失聯了。他說,洩洪那天,他們接到的最後一個電話說「水特別大」,當時他們沒在山裡,所以撤出來了。而山裡的三百多人卻沒撤出,至今仍處於失聯狀態。
——《佳音時刻》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