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訊】(記者紀語安綜合報導)歐中峰會將於7月24日在北京舉行。這次峰會逢中歐建交50周年,然而,近期中歐雙邊關係因為貿易爭端陷入低潮,且歐洲不滿北京在俄烏戰爭支持俄羅斯,各方都不看好這次會談。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及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將代表歐盟出席峰會。歐方希望中共黨魁習近平能夠出席,但據中央社報導,歐盟的要求遭習近平拒絕,將由李強出席中歐峰會。
在峰會準備階段,雙方即意見不合,歐盟決定放棄舉行毫無意義的峰會前經濟會談;接著,中方取消了馮德萊恩等人在訪問安徽合肥期間參觀科技和汽車公司的行程。
歐盟與北京爭端反映雙邊核心價值不同
據《經濟學人》報導,這些摩擦反映出雙方關係的核心──貿易與國家戰略問題。
歐盟譴責中方傾銷政府補貼的商品,重創歐洲產業;尤其是在美國對中國徵收關稅後,歐洲擔心中國產品將大舉進入歐盟國家。
另外,中國壟斷稀土資源也是一個問題。北京4月宣布限制稀土對歐出口,使歐洲汽車製造業、航空航太業、國防工業以及半導體製造商遭受打擊。
再者,北京在俄烏戰爭中支持俄羅斯、中共針對歐洲商業和政治目標進行網路攻擊,加上中共威脅台灣的軍事行動,也為中歐雙邊關係蒙上了陰影。
電動車出口成雙邊貿易重要問題
在貿易方面,《經濟學人》指出,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這使歐洲感到憤怒。
今年上半年,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增加了7%,而中國從歐盟的進口卻下降了6%。去年,中國向歐盟出口了價值約6,060億美元的商品,比對美國的出口多出約1,670億美元。歐盟對中國的出口要少得多──約2,500億美元,不到歐盟對美國商品出口價值的一半。
電動車(EV)是一個特別關鍵的貿易環節。根據數據分析公司 Schmidt automobile 的報告,今年電動車將佔歐洲汽車市場總量的21% 以上(不包括混合動力車),而中國電動車將占其中的十分之一。這些中國製造的電動車比歐洲製造便宜約20%,正在撼動低端市場。
去年,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達45.3%的關稅,以保護歐洲企業,然而,即使面臨高關稅,中國汽車製造商仍可在歐洲獲利。比亞迪表示,希望在2030年成為歐洲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
白蘭地與醫療器材貿易爭端
針對歐盟電動車關稅,北京發動反制。中共商務部於7月4日公布,歐盟進口的白蘭地「存在傾銷」,決定對歐盟白蘭地徵收最高達34.9%的反傾銷稅。由於中國大陸是法國干邑白蘭地的主要市場,每年貿易額達14億歐元,徵收反傾銷稅導致該產業每月蒙受5000萬歐元的損失。
除此之外,醫療器材也造成雙方爭議。歐盟6月20日宣布,正式禁止中國企業參與歐盟超過500萬歐元的醫療器材採購項目,原因是中共政府採購長期將歐盟製造的醫療器材排除在外。
中共財政部隨即反制,宣布採購超過4500萬元(人民幣)的醫療器械時,排除歐盟企業參與。
分析:北京「分化歐盟、聯歐制美」戰略不現實
目前,中共採取的主要策略是分化歐盟國家,並聯合歐洲國家制衡美國。
2024年,習近平訪問法國、塞爾維亞與匈牙利。在訪法時,中方並沒有在烏克蘭戰爭及經貿等重大議題上做出讓步,只是反復強調加強中法雙邊關係,還敦促法國要堅持戰略自主。
然而,法國學者指出,在美中博弈中,北京寄厚望於法國,是錯誤解讀法國戰略意圖,也高估塞爾維亞與匈牙利的影響力。指望法國成為美中之外的「第三勢力」也不現實,馬克龍的想法與習近平不盡相同。
《經濟學人》分析,歐盟對川普或心存戒備,但與北京之間的分歧更為重大。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2023年12月7日,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中歐峰會後舉行記者會。(GREG BAKER/AFP)
Previous Article中共正部級女官劉慧任上落馬
Next Article 杭州多個小區自來水發臭 水務公司通報遭批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