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9日訊】(記者劉毅報導)6月18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6.05萬元(人民幣,下同)/噸,現貨最低價5.99萬元/噸,跌破6萬元/噸關口,而碳酸鋰2022年11月曾達到約56萬元/噸。有機構預測供過於求的狀態會導碳酸鋰繼續走弱。
據上海有色網數據,6月18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6.05萬元/噸,同比下跌37.6%。2025年至今,鋰價已經下跌近兩成。
2022年11月,鋰價價格從約56萬元/噸的高點回落以來,僅兩年半時間就跌去了近90%,而碳酸鋰價格是否見底一直是投資者熱議的話題。自5月末跌破6萬元/噸關口後,該主力合約便持續在6萬元/噸上下震盪,最低報58,760元/噸。
據《證券時報》6月17日報導,卓創資訊富寶鋰產業分析師韓敏華對此分析說:「今年1月,國內碳酸鋰現貨價格高點還在77,000元/噸左右,但到了5月29日,價格已震盪跌至59,600元/噸,跌幅達到了22.6%。」
談及今年碳酸鋰價格快速走跌的原因,韓敏華認為,中國供需矛盾依然是壓制市場的主要問題,而原料價格下跌也是影響碳酸鋰價格走低的另一因素。今年二季度之後,終端行業消費提升空間不及預期。雖然國內碳酸鋰工廠排產已有所調整,但國產及進口貨源供應充裕。鋰價下跌同步拖累上游礦價下跌,礦價下跌也反過來進一步推動鋰價走低。
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鄭曉強也認為,2025年碳酸鋰供應端持續過剩,在供強需弱的背景下,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後續受下游消費淡季來襲衝擊,價格呈現持續下跌走勢。長期來看,市場供應過剩格局依舊沒有明顯改善跡象,鋰價格將逐步下探靠近中位鋰礦山成本。
鋰是自然界密度最小的金屬,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質量輕、體積小,是製造電池的絕好材料。其化合物碳酸鋰和氫氧化鋰,成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極的主要材料。
《證券時報》認為,作為鋰產業鏈上游,碳酸鋰價格跳水也顯著衝擊了下游產品市場,磷酸鐵鋰、氫氧化鋰等多種鋰產品價格均呈現下行態勢。
在生產經營壓力下,鋰市場投資熱已退潮。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蔣加暉告訴《證券時報》,磷酸鋰企業開工率在60%附近。
博時基金權益投資四部投資總監助理兼基金經理郭曉林對經濟觀察網分析說,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會對鋰的需求帶來不確定性,因為在全球儲能市場中,美國的占比較高。整體看來碳酸鋰仍然處於供給過剩的狀態,「碳酸鋰在6萬元/噸的價格下,仍然有繼續向下尋底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鄭浩宇#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生產鋰電池的上游原料碳酸鋰跌破6萬元一頓關口。圖為2021年3月12日,江蘇省南京市,一名工人在一家生產電動汽車和其它用途鋰電池的工廠工作。(STR/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太原一所中學軍事化管理初中生 遭集體吐槽
Next Article 各地搶垃圾?分析:中國經濟內捲的縮影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