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府于2018年在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洞购入紧邻总统办公室与总统官邸等核心地段的地皮,这一事实于近日被披露,引发广泛争议。
据《亚洲经济》2025年5月13日报导,中共政府于2018年12月签署购地合同,以299.2亿韩元在首尔龙山区梨泰院洞一带购入11块地皮,合计面积4162㎡。次年7月底支付尾款后,所有权正式登记在中共国名下,购买主体是中共驻韩大使馆。
这是中共政府首次被公开曝光在韩国购买土地。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使节可就用于使馆公务用途的不动产享有免税待遇。由于韩国现行法律并未对外籍人士或外国政府的土地交易设限,中共政府在购地过程中无需向韩国政府申请许可,也未受到任何限制。
韩国外交部相关人士表示:「驻韩外交使团在韩国购买土地时,无需单独获得政府同意或申报。」但据悉,若驻韩使馆在购地后计划施工,其用途和目的在建设前需与韩国政府协商。
地点敏感、用途不明 引发安保疑虑
根据《亚洲经济》记者实地探访,中共政府购买的地皮坐落于首尔龙山区的南山山麓,距离当前韩国总统办公室、汉南洞总统官邸仅约1.5公里,而距美国驻韩大使馆迁建地「坎普·科伊纳」直线距离仅1公里。该区域周边分布着多个核心行政、安全和外交机关,地下还通过首都圈广域快速列车(GTX)A线,属于首尔城市发展的战略枢纽。
更令人关注的是,这块土地自中共政府购买后,六年间始终处于闲置状态,仍保留着原来的高尔夫练习场、围墙及一栋三层西式住宅,未见任何开发迹象。据《亚洲经济》记者介绍,土地四周设有多组CCTV监控设备,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安保管理,但没有对外公布其用途或施工计划。
中共驻韩大使馆方面响应称,该地块「系大使馆公务用途」,但因新冠疫情影响,使用与开发计划被延后。然而,对于具体用途、未来建设内容等问题,大使馆表示「属内部事务」,未给出进一步说明。
根据韩国政府公开的地价信息,该地块于今年1月1日的公示地价为约320亿韩元(每3.3㎡2548万韩元)。但若按法院近期针对周边同类地块的评估价值(每3.3㎡8800万韩元)估算,该地价格已突破1000亿韩元,涨幅超过三倍。
许多国家对外资购地设限 韩国未设限制
目前韩国法律并未对外国人或外国政府在韩购买不动产设定实质性限制。根据前国民力量党国会议员洪硕晙于2023年9月公开的国土交通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人所持韩国土地面积达到20.66k㎡。2023年的外国人购地交易中,中国人比重高达64.9%,显示中资在韩国不动产市场的影响已极具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中有两块地皮原属韩国政府所有,于2017年出售给个人,仅一年半后便被中共政府购买。过程虽无违规之处,但也引发公众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相对于韩国,很多国家通过立法限制中国人购买该国土地。美国已有35个州通过立法限制中国人或中资企业购地,核心理由是考虑到国家安全与土地主权。加拿大于2023年开始全面禁止外国人购买住宅性质的不动产。相比之下,韩国对外国政府购地缺乏审查机制,相关部门在审查过程中基本按照普通商业事务处理,显示出明显的制度空缺。
此外,韩国国民在中国无法拥有土地所有权,而中共政府及中国人却能在韩国自由购买不动产,这种「不对等的土地制度」也成为韩国媒体和学界批评的焦点。
安全专家与政界:外国政府购地 须加强法律审查
中共政府于首尔核心区域购地事件曝光后,韩国社会普遍认为,若土地交易的主体为外国政府,且地块靠近重要政务区,这可能已不再是单纯的房地产市场行为,而涉及国家安全与外交关系。
多位安全事务专家指出,中共近年来通过大使馆、国有企业等渠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性地产布局,尤其是在邻国和重要交通节点的投资,更应引起韩国政府的高度警惕。首尔作为韩国的行政和外交中心,涉及国家安全的土地交易不应仅以「市场自由」为由轻易放行。
洪硕晙曾多次强调,韩国公民无法在中国拥有土地,但中国人却可以在韩国首都的战略地段购地,这种制度上的不对等值得警惕。他呼吁,政府尽快修订相关法律,建立对外国政府和特定国家购地行为的风险审查机制。
目前,韩国政府尚未就此事件出台正式政策,但舆论压力和安全忧虑已促使部分政界人士呼吁重新审视外国政府在韩购地问题,并推动修订更具防御性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