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5月17日訊】今日焦點:從全球主義到對華強硬,美國駐華大使抵達北京;美股強勢反彈,高盛稱情緒推動,籲投資者冷靜;中共建三所新軍校,為「聯合作戰 武力攻台」做準備?
從全球主義到對華強硬 美國駐華大使抵達北京
5月15日,美國新任駐華大使大衛.珀杜(David Perdue)抵達北京,履新就任。
在此之前,美國駐華大使一職已空缺數月。美國上一任駐華大使是由美國前總統拜登任命的外交官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不過,伯恩斯已於今年1月卸任。
抵達目的地當天,珀杜在X平台上發布自拍照,照片顯示他已抵達位於北京的美國大使館。他用中文寫道:「很榮幸能夠代表川普總統成為美國駐華大使。我已經準備好開始工作,讓美國更安全、更強大,更繁榮。」
據路透社報導,珀杜現年75歲,曾擔任喬治亞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他與川普總統的關係十分密切。此次,珀杜帶著他「當前」對中共的強硬立場,在美中貿易正在談判的敏感時期,擔任駐華大使。
有分析人士指出,珀杜將憑藉與川普的深厚關係,提升自已在北京的影響力,以推動美中貿易談判的順利進展。
珀杜出生於喬治亞州沃納羅賓斯,父母都是來自農村的教師。珀杜畢業於喬治亞理工學院,40多年以來,他一直活躍於國際商業舞台。珀杜曾在香港居住,曾積極推動製造業向亞洲外包,是名副其實的全球化商人。
2014年,珀杜以「就業創造者」和「全球貿易倡導者」的身分贏得了首次參議院競選。
值得關注的是,這位積極推動「全球貿易的倡導者」在近幾年,其立場發生重大變化。他在川普執政時期,公開支持關稅政策,對中共的態度也變得越來越強硬。
2018年,珀杜在一次公開論壇上語出驚人。他說,「我們都錯了。我們以為中國在變得更加富裕後,他們會尋求自由和民主,但這一切並沒有發生。」
可以說,珀杜的這番話,標誌著他對中共的態度從「合作」轉向「警惕」。到了今天,他對華的強硬立場已變得越發堅定。
2024年,珀杜在一篇文章中譴責習近平是「現代皇帝」,警告北京正在「試圖摧毀資本主義和民主」,呼籲美國與中共的供應鏈「徹底脫鉤」。
不過,在上個月的聽證會上,珀杜又呼籲對北京採取「細緻入微、無黨派和戰略性」的態度。當時就有人猜測,他的對華態度,似乎是在強硬與務實之間尋找平衡點,這或許與他將要負責的某些事務有關。。
除了貿易談判,珀杜此行還有一個關鍵任務,就是應對致命阿片類藥物芬太尼的危機。為了解決芬太尼危機,美國保留了對中國產品加徵的20%的關稅。珀杜將負責與中方就「將製造芬太尼的化學品」流入美國的問題進行協商。
外界認為,川普將珀杜派駐北京,不僅是要他重建溝通管道,更是要在美中這盤戰略博弈中,布下一個「講經濟、懂政治、能施壓」的重量級角色。
美股強勢反彈 高盛稱情緒推動 籲投資者冷靜
最近,美股經歷了一波令人驚訝的快速反彈。自4月8日以來,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超過18%,這一漲速在過去75年中實屬罕見。很多投資者都在問:這波漲勢還能持續嗎?是應該果斷「上車」,還是謹慎行事?
《MarketWatch》(市場觀察)在報導中指出,目前,華爾街的情緒正在分化。一部分投資者因為「害怕錯過」(FOMO)而紛紛追漲;但也有部分市場策略師,比如Jones Trading的首席市場策略師Michael O’Rourke直言,當前市場更像是一種「情緒驅動」,而非理性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標普500的相對強弱指標(RSI)已經衝上70,正式進入「超買區」。這通常意味著市場短期可能面臨回調壓力。
Nationwide首席策略師Mark Hackett提醒,標普500當前的預期市盈率已經升至21倍,這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需要認真權衡的信號。
那麼,為什麼美股能夠這麼快反彈?答案可能離不開「關稅」兩字。4月初,總統川普宣布對中國徵收新一輪的「對等關稅」,引發中共反制。隨著,美中關係日益緊張,市場大跌。但隨著美中及美英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尤其是部分關稅暫停90天後,美國股市開始快速回升。根據摩根大通的數據顯示,美國的實際關稅稅率已經從接近24%,降到了14.4%。
但請注意,這並不代表解除風險。正如SimCorp的Melissa Brown所說:「對小型企業的損害已經造成,在短期內很難恢復。」
而更重要的是,白宮並未公布對半導體、藥品等領域的明確關稅計劃。分析人士擔心,如果總統在社交平台上再發一個帖子,可能又會引發新一輪的市場動盪。
另外,高盛在5月15日發表報告《反彈之後何去何從》,報告的作者是全球股票策略師Peter Oppenheimer。他在文中指出,這次市場反彈可能屬於「事件驅動型」,也就是熊市後的技術性修復。
高盛認為,目前的反彈更多是受益於短期風險緩解,例如關稅暫停、中美英協議達成等。但即使如此,經濟基本面仍存在不確定性,比如增長放緩、美聯儲降息意願減弱、估值偏高等仍未解決的問題。
基於以上幾點,高盛給出的建議是:
1. 不要盲目追高。雖然標普500反彈至接近歷史高點,但回調風險並未解除。
2. 保持資產配置的「中性」立場,繼續配置一定比例的現金。
3. 進行多元化投資,尤其是關注美國以外的市場,比如歐洲和亞洲的優質資產。
4. 關注那些具備長期復利能力的優質成長股與價值股,尤其是能維持利潤率的公司。
高盛還強調,雖然科技股短期承壓,但AI投資並未明顯減速,許多龍頭公司仍展現出強勁的盈利能力。
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高盛認為現在的市場不是「牛市歸來」,更像是「曇花一現」。投資者應謹慎評估風險,切勿盲目樂觀。
中共建三所新軍校 為「聯合作戰 武力攻台」做準備?
5月15日,中共軍方宣布,在現有高校基礎上,調整組建三所新的軍事院校,面向社會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
這三所學校分別是:
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該學校整合了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與陸軍工程大學通信士官學校,校本部設在湖北武漢;
陸軍兵種大學,由陸軍裝甲兵學院和炮兵防空兵學院合併,校本部設在安徽合肥;
聯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基於陸軍勤務學院、軍事交通學院及其下屬汽車士官學校,校本部設在重慶。
外界認為,中共建立這三所軍隊,與信息戰有關。例如,去年中共成立的信息支援部隊,被指對標美軍,涉黑客戰,或備武力犯台。
有知情者稱,中共自認小心翼翼,似是瞞過許多人。但實際上,中共軍方黑客的「違法行為」的「證據」早就被美國掌握。
國防部發言人蔣斌指出,之所以組建這三所新軍校,是為了適應軍兵種結構調整和軍事人才培養需求,特別是信息支援部隊大學將承擔培養「網路信息體系建設與聯合作戰人才」的重要職責。
在新組建的軍校中,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最引關注。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信息支援部隊」。這一支部隊是在去年4月才組建的,當時將2015年成立的戰略支援部隊一分為三,分為軍事航天部隊、網路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同時,將原有的第五軍種降級為三大獨立兵種。
其中信息支援部隊主要負責「統籌網路信息體系建設」,提高全域聯合作戰能力。
軍事專家指出,這支部隊的編制與美軍的網路戰部隊相似,其背後的目標與「信息化作戰」、「黑客戰」等密切相關,甚至被視為「武力犯台」士兵的幕後支持者,同時「為軍隊提供通訊與情報支持」等。
下面我們再來說一下中共軍方黑客的國際行動。
2013年2月,美國麥迪安網路安全公司根據7年追蹤的記錄證據做出總結報告,指控中共軍方是美國發生的一系列高層駭客攻擊的幕後操縱者,推測此團體極可能是隸屬於當時總參三部的61398部隊。報告指稱,自2006年以來,61398部隊極可能盜取了美國150家公司機構的大量資訊,並試圖操控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由於中共還在全球進行網路間諜活動和盜取資訊,61398部隊僅是被追蹤到的,超過20個同樣來自中國的APT黑客集團之一。
2014年5月19日,美國司法部曾以間諜罪起訴5名61398部隊的軍官。
2020年2月10日,美國司法部正式起訴中共軍方第五十四研究所的四名成員在2017年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網路入侵活動,他們涉嫌從美國信用報告機構Equifax的計算機系統中竊取美國人的個人數據以及Equifax的商業祕密。
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認為,信息支援部隊的成立和人才培養,是在為中共「聯合作戰」與「武力犯台」做準備。因為在武力犯台時,中共的海空軍遠離中國大陸進行行動,需要安全的通訊,彼此之間可以做即時的情報交換。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所長沈明室認為,信息戰既包括網路攻防,也涵蓋數字化武器系統與心理戰。
多位專家一致指出,儘管中國軍改旨在打造美式現代化聯合作戰能力,但想要真正實戰化,並取勝於實戰,仍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紀元焦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