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5日訊】(記者寧海鐘綜合報導)海南自由貿易港預定今年底前全島「封關運作」。但近年海南實際使用外資數據難看,業界目前更受中美貿易戰升級影響。有前中共經濟高官稱海南自貿港「生不逢時」。早前已有分析指,這個由中共黨魁習近平一手催生的項目前景黯淡。
香港《明報》今天(5日)發表專題報導稱,從建設伊始,海南自貿港就被列為中國重大戰略舉措,醞釀準備6年多。但海南建設自貿港恰逢全球化逆流、中美高關稅對抗升級,近年實際使用外資數據有所下跌。
根據中國外資統計公報,海南2022年實際使用外資37.1億美元,2023年32.6億美元,下跌12%。去年公報尚未發布。
海南省商務廳指出,去年該省實際使用外資規模全國排名第十,但未公布具體數字。
翻查資料發現,2024年1—9月,海南實際使用外資同比減少了約20%。
另據海口海關統計,2024年全年,海口海關共監管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309.4億元(人民幣,下同),比2023年少了130餘億元。
海南大學和遼寧大學特聘研究員陳波對《明報》表示,從海南數據上沒有看到特別明顯吸引外資的效果,甚至還出現下降。這是因為大環境影響,這是海南自貿港目前的最大挑戰。
陳波還指出,海南自2020年建設自貿港,經歷新冠疫情等考驗,真正建設時間或不足兩年,目前仍處於最前期,有不少「短板」,例如海南經濟基礎薄弱,自身產業鏈、綜合配套能力比中國大陸經濟圈差得多。
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共外經貿部(商務部前身)原副部長龍永圖指出,當前國際貿易環境不利,海南自貿港「某種意義上可說是生不逢時」。
去年10月,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長遲福林也在一個論壇上表示,自貿港「挑戰大於機遇」。
遲福林提到,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對美歐資本吸引力有限。2022年,歐洲僅英國對海南投資3.5億美元,美國對海南投資僅5.3萬美元。2018—2022年,海南實際利用外資均呈增長態勢,而2023年同比下降12.1%。
遲福林還罕有地暗示,中共的國安政策成為打造自由貿易港的障礙。他提到,在當局所謂「統籌發展與安全」的背景下,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落地難度加大。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安全」這個詞出現44次。在強監管之下,部分政策吸引力下降。
遲福林舉例,由於海南的私募基金可能會被利用為高淨值人群向境外轉移資產,相關對外投資開放政策審批被暫停等等。
美國《The Wire》雜誌去年11月17日報導,法國投資銀行Natixis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ía-Herrero)表示,海南的問題在於取消貿易壁壘的承諾並未實現。「自貿區有很多規定應該取消,例如投資負面清單、投資法、全行業開放等,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明報》報導還提到,截至今年3月,海南官方通報已累計吸引85.1萬各類人才。當地有高端人才受全方位政策扶持吸引來瓊。但海南地理偏居一隅,收入水平低、大型企業較少,仍缺乏對年輕人前來就業發展的吸引力。
馬來西亞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饒昭彬(Ngeow Chow-Bing)去年10月曾說,海南有點像中國的邊疆地區,它沒有最集中的人才,也沒有最好的產業生態系統。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此前對表示,系列的經濟數據差劣說明,海南只成為一個國內遊客「窮游」和「降級消費」的目的地。投資企業數量號稱增加,但資金實際使用大幅減少,說明未來海南經濟的發展仍然前景黯淡。
謝田還表示,中共有的是越來越嚴苛的對經濟的控制和對私企的壓制,沒有自由和法治,海南自貿港徒有虛名。「正如習近平當局許許多多的爛尾工程一樣」,海南最大自由貿易區未來發展的前景黯淡。
責任編輯:李仁和#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2023年2月13日,圖為中國南部海南省海口港的貨櫃。(STR/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五一假期難掩經濟寒意 關稅戰下大陸民間叫苦
Next Article 魯班轉世? 老人無圖無鐵釘 打造絕美木樓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