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訊】(記者夏雨綜合報導)美中貿易戰正酣,雖然雙方釋放了一些緩解跡象,但全球基金經理不願重返中國股市。他們認為,對於長期全球基金而言,入市風險仍然過高。
彭博社4月26日報導,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基金集團、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和木星資產管理(Jupiter Asset Management)等機構的基金經理和策略師預計,貿易戰將曠日持久,並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因此他們持謹慎態度。
他們的謹慎表明,任何暫時的緩和都不足以吸引全球資金大規模回流中國股市。
獨立投資研究機構桑福德·伯恩斯坦(Sanford C Bernstein)表示,儘管美國資產的流出輪動使日本和歐洲等其它市場受益,但中國股市卻錯失資金流入。
東京海上資產管理國際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秋澤宏典表示:「沒有跡象表明資金會持續流入中國股市。」
他表示,股市將出現一場「拉鋸戰」,因為預期貿易協議達成的買盤將遭遇拋售,因為投資者將評估貿易協議對經濟的影響。
自上任以來,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已對中國大部分商品徵收145%的關稅,北京方面則採取了報復措施,並威脅要摧毀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大部分貿易。
但是貿易戰的經濟成本已經給某些行業帶來壓力,北京正在考慮暫停對部分美國進口產品徵收125%的關稅。
富蘭克林鄧普頓新興市場股票投資組合經理Yiping Liao對彭博社說,川普第一任期內「花了18個月才達成中美貿易協議」。Liao表示,中國可能是最後一批與美國達成全面協議的國家之一,這讓她對中國股市整體走勢持謹慎態度。
對於中國持懷疑態度的人來說,中國的問題遠不止關稅。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持續存在,中美經濟持續脫鉤將擾亂產業供應鏈。例如,蘋果公司正尋求在明年年底前,在印度生產在美國銷售的大部分iPhone。
美國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表示,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將嚴重損害中國經濟,而且時間越長越有害。他認為,如果美中無法儘快達成協議,「所有在中國擁有供應鏈的公司都會將其轉移到印度、越南、墨西哥、美國或其它國家」。
「如果北京出於自尊或其它情緒問題而固執地堅持不談判,中國將遭受更為嚴重和持久的經濟後果。」阿克曼說道,「在這場談判中,時間是美國的朋友,也是中國的敵人。」
「這不僅僅是關稅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兩個經濟體之間真正的脫鉤,這給投資者和中國經濟帶來了風險。」木星亞洲收入策略聯席經理薩姆·康拉德(Sam Konrad)對彭博社表示。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A man looks at a screen showing Chinese stock market movements in Beijing on November 7, 2024, after US Republican Donald Trump won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US media announced on November 6, beating Democrat Kamala Harris to complete a stunning political comeback. (Photo by WANG Zhao / AFP) (Photo by 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國股市示意圖。. (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何衛東再缺席政治局集體學習 分析:凶多吉少
Next Article 【靖遠開講】歐烏版停戰方案曝光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