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4月25日訊】今日焦點:川普急了!普京又空襲;黨魁拚老百姓吃苦能力!維穩失靈 中南海人心惶惶;台軍離職潮,真假?中國人出國見真相,給自己反洗腦。
歡迎收看《新聞大家談》,我是金石,我是扶搖。今天是4月25日,週五。
本期節目的嘉賓是: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博士;軍事頻道《馬克時空》主持人馬克;時事評論員、資深政經分析師秦鵬。
犧牲百姓 北京拚國人「痛苦耐受力」
《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習近平試圖提高中國「痛苦閾值」,準備與川普打持久戰》。
文章主要引述麻省理工學院(MIT)斯隆管理學院全球經濟學教授黃亞生的意見,認為「中國社會承受痛苦的能力極高。」而如今,中共黨魁更希望,中國人提高「痛苦閾值」。
此言不虛,習近平曾在2023年5月發表文章,稱「回首青年時代,習近平:我對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強調年輕人學會吃苦,或許,這正是他和美國打貿易戰的底氣。
《華日》的文章認為,如今,從外交部等中共官方喉舌所傳達出來的信息來看,如果當前貿易戰引發的類似不滿情緒沸騰起來,中共可以採取的應對措施包括財政刺激、對受影響的行業進行定向補貼,甚至直接向失業工人發放補助。
因為疫情當中,這套監控系統讓上海沉默,禁錮民眾手足,中共甚至瘋狂地認為,其「戰勝了病毒」。未來,在貿易戰愈加升級之下,中共或再利用監控機制,控制受貿易戰影響的民眾。
這裡還提到一點,其實中共當局最擔心的一個群體,是工人階級。這是因為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當中,廣場上所集結的民眾,除了學生,還有不少普通工人。
文章認為,這些便是當局準備和美國貿易戰所面臨的挑戰和應對方式。
不過,《華日》文章稱中共準備打持久戰,和川普總統和白宮所傳達的內容似乎不太一致。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Kush Desai)告訴《時報》:「川普總統已經明確表示:中國需要與美國達成協議。所有關稅政策的決策,將由總統本人作出,至於其餘的說法,都是臆測。」
在美中貿易戰僵持不下之際,中共方面卻又開了強硬姿態,中共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稱,「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美方若真想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停止威脅訛詐,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與中方對話。
不過,前幾天,川普總統還在橢圓辦公室放話,說北京當局高層多次主動致電美國,溝通關稅。
▶秦鵬先生,美中之間,到底有沒有談判?
在此期間,川普不斷強調他和中共黨魁「交好」的意圖是什麼?
系統失靈?中共維穩機制不穩 驚詫中南海
一旦前景不佳,數以億計的中國百姓,將成為這場貿易戰中的代價。
我們繼續結合《華爾街日報》的這篇文章來分析。文章認為,審查和監控是中共長久執政所依賴的工具之一。而在習近平治下,中共維穩機制的規模和複雜程度正在急劇膨脹。
不過,根據民眾對本台的爆料,大陸的這套維穩機制,似乎並非堅不可摧。
此前,大陸發生的一件事,讓這個現象變得格外突出,也讓中南海極度恐慌。
10天之前我們報導過,在大陸成都繁華地段的一座高架橋上,三幅寫有反共內容的條幅在被懸掛三小時後,才被摘除。旅澳法學家袁紅冰得知內部消息,說讓當局感到錯愕的是,此情景居然無人舉報,甚至在橫幅懸掛兩小時後才有巡警發現,巡警發現上報後,上級以「保存證據」為由,要求該名巡警保護現場,這致使條幅又多懸掛了30至40分鐘,才被摘除。這樣一來,這些條幅在成都市區懸掛了近三個小時。
袁紅冰先生認為,讓中共震驚的,不是條幅上的文字,而是整個維穩系統的「異常」。
現在,被當成「異議人士」的中國大陸民眾們發現,監控他們的便衣警察、協警等人員,正在加劇怠工。
北京異議人士季風介紹,監視他的國保,現在報銷都成問題。他說,「現在他們都是這樣,自己必須墊錢,墊錢完,報銷有時要半年才能報,他們就不願意。以前可以先借錢後報銷,現在不准借錢了。」
▶沈博士,您如何看極權統治下,維穩監控機制的持久性?
極權恐懼:工人竟成異見活動最大推助力
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旗下的「中國異見監測」(China Dissent Monitor)項目的追蹤,工人是中國異見活動最大的推動力,2024年前三個季度占到中國國內線下和線上抗議活動的40%以上。
起初,共產主義運動就是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的,而如今極權者卻似乎開始恐懼這個團體本身的組織架構了。
▶秦鵬先生 ,中共是否認為,只要穩固所謂「工人階級」就穩固了一切?
中共炒作「台軍離職潮」 自欺欺人?
最近幾天,中共在炒作所謂的「台軍爆發離職潮」,中共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甚至還公開回應:稱這是什麼「眾叛親離,土崩瓦解」。
大陸媒體的報導稱,台軍近年面臨嚴峻的士氣問題,基層官兵因戰備壓力激增、待遇不足及裝備老化等問題,紛紛選擇提前退伍。還稱,中共軍隊常態化在台海周邊的演訓行動進一步加劇了台軍的心理壓力,使其認識到與大陸軍力差距懸殊的現實。
▶請教一下台灣的國防專家沈明室博士,您對大陸的這番操作,有何感想,做何評價?
俄軍空襲過百傷亡 川普:弗拉基米爾住手!
4月24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真相社媒的貼文中,罕見直接向俄羅斯總統普京喊話:「弗拉基米爾,停下來!」川普說:「我對俄羅斯襲擊基輔感到不滿。這沒有必要,而且時機不對。每週有5000名士兵喪生。」
公開嚴厲的批評普京,這在川普來說很罕見。事情是源於週四凌晨,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射70枚導彈和145架無人機,造成至少12人死亡、90人受傷。這是自去年7月以來烏克蘭首都遭遇的最致命襲擊。
而除了基輔之外,位於烏克蘭東北部的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也在夜間遭俄軍導彈與無人機密集打擊。此外,日托米爾、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波爾塔瓦、赫梅利尼茨基、蘇梅與札波羅熱等地也傳出遭到空襲。
而這次襲擊發生之際,俄烏和平努力正進入關鍵階段。
▶馬克先生,我們看,這次可以說是自川普介入調停俄烏戰爭後,第一次這樣公開的向普京喊話,讓他停止攻擊。您覺得這次嚴厲的喊話,反映出了哪些信息?
在週四會見挪威總理後的記者會上,川普表示他正在向俄羅斯和烏克蘭施加很大的壓力。
在回答記者問題時,川普用了一句英文裡的諺語:「探戈需要兩個人來跳」,就是說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各方配合,協調合作。這也反應了當前川普面臨的一個難度。
其實在向普京喊話的前一天,川普也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達了不滿。因為澤連斯基重申,烏克蘭不會在法律上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地區的占領,他說這沒什麼好談的,這違反了烏克蘭的憲法。
川普認為,這樣的表態對與俄羅斯和平談判是非常不利的。
▶沈明室博士,此前就有報導稱,川普可能把承認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來作為普京停火的一個交換條件,現在看來,川普很可能確實有這個意思。您覺得,用克里米亞來作為籌碼,是一個可行的方案嗎? 目前看起來,澤連斯基是堅決不接受?
我們知道,俄烏戰爭始於2022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這場戰爭已經延宕了三年。說到停戰,作為入侵方的俄羅斯的態度應該說是至關重要的。
普京最近釋放的態度,讓人覺得有一點矛盾。一方面,他在復活節前夕突然宣布停火一天,之後他又首次表態,對和烏克蘭直接談判持開放態度。雖然烏方稱,停火沒有真正實現,但畢竟普京有這樣的一個姿態。 但是另一方面,週四俄軍又對烏克蘭實施了這麼大規模的空襲,造成上百人傷亡。
▶馬克先生,您覺得普京是怎麼想的,他到底想不想達成一份和平協議嗎?
紐約集會 紀念「4.25」萬人大上訪26周年
今天是4月25日,是1999年4.25「萬名法輪功學員和平上訪」26周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曾報導「1999年4.25大上訪」是「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規模最大」的一次民眾「集體上訪」事件。不過,由於中共的信息封鎖和抹黑宣傳,致使很多人對於這個事件,並不了解。
1992年5月13日,法輪功由李洪志大師從中國東北的長春市傳出;因袪病健身、淨化身心有奇效,通過親傳親、友傳友,迅速傳遍全中國。
由於信仰人數眾多,和平修煉的法輪功學員們,被時任黨魁江澤民視為與其「爭奪權力」的組織。
從1996年至1998年,中共宣傳、政法系統的一些官員,開始詆毀法輪功。在法輪功學員向當局解釋無果之後,1999年4月23日,天津發生防暴警察粗暴毆打、非法抓捕四十多名法輪功學員的惡性事件。
由此,1999年4月25日,上萬名法輪功學員自發到北京國務院信訪辦上訪。他們上訪只有三個訴求:
第一,釋放被非法抓捕的四十多名天津法輪功學員;
第二,允許法輪功的書籍在中國公開出版;
第三,給法輪功學員提供一個合法的修煉環境。
當時,時任總理朱鎔基走出中南海,隨即點選三位法輪功學員,和一些官員進行商談,並要求天津放人。
這就是「4.25大上訪」的簡單始末。因為時值8964事件十周年,國際社會認為這次事件開創了「中共政府」首次和民眾「和平對話、解決分歧」的先河。
然而好景不常,中共獨裁者江澤民不顧其他常委的反饋,硬是在1999年7月20日發動了對法輪功的殘酷鎮壓。
時至今日,這件事已經過去了26年,然而中共的掩蓋讓很多中國人依舊蒙在鼓裡,不明所以。為了讓大家了解當時事件的真相,每年到了4月25日前後,全球各地的法輪功學員都會舉辦活動,講述當時的真相。
上週,紐約的部分法輪功學員、大約數千人,在紐約華人區法拉盛的中心地段,舉行了盛大的遊行和集會,紀念「4.25大上訪」;同時,也慶祝和聲援4.5億勇士退出中共黨、團、隊組織。
在這次集會上,不少民眾當場表示退出曾加入過的中國共產黨、共青團、少先隊組織。4.25事件的親歷者、多位社區代表、民間組織代表等到場發言。
▶沈博士,您如何看待中國大陸民眾「退出中共組織」這項行動?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78IIcKAIDpp6SJOlf3vDA
歡迎訂閱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5grer6fQLmhsYe1g60c
——新唐人《新聞大家談》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