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4月04日訊】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新唐人快報》。今天是美東時間4月3日,星期四。
今日焦點:關稅重錘下,中共「自廢武功」下場最慘;嚴防中共「美人計」,美祭出冷戰禁令;中俄對馬斯克下手,盯上星鏈;美國退出北約?盧比奧公布答案。
【川普關稅重錘砸下 中共「自廢武功」下場最慘】
首先,我們來聊一件震動全球的大事。
川普(特朗普)總統的一記「對等關稅」重拳砸下,直接掀起了新一輪全球經濟地震。而這波衝擊裡,受傷最重的,正是一向嘴硬的中共。
就在週三(4月2日),川普啟動「對等關稅」機制,對中國商品加徵34%的新稅,加上之前累積的20%,總共就是高達54%的關稅。
國際投行瑞銀警告,中共的年度經濟增長可能因此被腰斬。花旗集團估算,光是出口衝擊就高達15%以上,中國GDP增速恐怕要下滑2.4個百分點。
面對這場關稅風暴,中共外交部3日批評美方借「對等」之名違規加稅,堅決反對,並強調將採取反制措施,重申「關稅戰沒有贏家」。
但專家的分析卻很現實。美國聖湯瑪斯大學教授葉耀元指出,受影響最大的其實就是中國自己。因為中國出口嚴重依賴美國市場,現在加稅加到這個程度,等於直接切斷一大塊利潤來源。更慘的是,中共國內消費力又跟不上,根本沒法消化這些積壓產能。
想轉向其它市場?沒那麼容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消費能力有限,撐不起中國製造的出口規模。而且要是中共真的開放市場,讓日韓商品進來,那就是徹底放棄了它長期以來的封鎖政策,等於自廢武功。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也分析,這波對等關稅的力度遠超市場預期。原本估計加稅不會超過15%,結果直接飆到34%。再加上取消跨境電商包裹免稅,中國的電商出口行業也受到重創。
更棘手的是,美國這次並不是只針對中共,越南、印度、日本、歐盟全都沒逃過,關稅分別高達46%、26%、24%和20%。特別是越南,原本是很多中企為規避關稅設廠的熱門地,如今也被「一鍋端」,出海企業徹底斷了後路。
全球反應也五花八門。挪威外交部長批評這波關稅可能違反北約內部經濟合作精神,要親自找美國國務卿談判。波蘭總理說,這會讓波蘭GDP減少0.4%,是「來自最親密盟友的沈重打擊」。西班牙總理更是直接宣布156億美元的紓困計劃,並呼籲川普重回談判桌。
【嚴防中共「美人計」 美駐華人員新禁令曝光】
我們再來說一條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的新聞。美國政府最近對駐華人員下達了一項前所未有的禁令,明確禁止他們與中國公民談戀愛,甚至發生任何形式的親密關係。
這項禁令其實是由上一任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在今年1月離任前實施,適用於所有駐中國的美方人員,包括外交官、家屬,還有那些持有安全許可的承包商。
美聯社披露,目前這項政策尚未公開發布,但已通過內部口頭和電子方式正式傳達給相關人員。
其實早在去年夏天,美國就已限制使館人員和中國籍安保或後勤人員之間發生親密關係。但伯恩斯離任前,又將禁令範圍直接擴大到了「所有中國公民」,而且非常嚴格。一旦和中國人發展了戀愛或性關係,要麼申請豁免、要麼就得終止關係,否則就必須離職、離開中國。
聽起來是不是像是回到了冷戰時期?確實,這樣的禁令在過去幾十年中幾乎絕跡。可回頭看一下歷史,這類政策並不新鮮。1987年,美國曾因蘇聯間諜色誘美軍,而全面禁止駐蘇聯和駐華人員,與當地人談戀愛或發生性關係。冷戰結束後,這類限制有所放寬。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認為,現在美國方面對駐華外交官也實施了類似規定,說明美中在事實上已經處於敵對狀態。未來美中之間關係預計會更加緊張。
美國情報專家指出,中共至今仍廣泛使用「美人計」來獲取情報。在駐華前的安全培訓中,美國人員會被反覆告誡,小心你身邊接近你的人。
華府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主席彼得.馬蒂斯(Peter Mattis)表示,與美方外交人員戀愛的中國人,很可能會受到中共國安部門的威脅和脅迫,被迫提供情報。
其實「美人計」並不只針對駐外人員,就連美國本土政壇也曾爆出醜聞。2020年,美國民主黨眾議員斯沃韋爾(Eric Swalwell)就因為與中共女間諜方芳的關係被曝光,形象大跌。多名情報專家指出,中共長期在全球範圍撒下「美人陷阱」,不僅色誘政客,還從低階幕僚到實習生層層滲透。
據福克斯新聞報導,美國至少有數百、甚至上千名中共間諜活躍在境內,他們擅長偽裝身分、說流利英語、善用社交媒體接近目標。一旦得手,就會用照片或錄像威脅對方配合,否則就曝光醜聞、讓他們身敗名裂。
與此同時,其實中共自己也在收緊人員控制。比如,中國公務員的配偶如果擁有外國國籍,就會被限制晉升;很多外交人員駐外時間太久,還會被強制召回;軍警人員未經批准連出國都不行,更別說和外國人談戀愛了。
【普京兩個代表團赴美密談 明爭暗鬥?】
下面,我們把目光投向最新的俄美外交博弈。
本週,俄羅斯總統普京派出兩組「互相看不順眼」的代表團,祕密飛往華盛頓,與川普政府就烏克蘭停火問題展開新一輪談判。
據《新聞週刊》引述俄媒Agentstvo爆料,普京這次派出的兩組代表團彼此「明爭暗鬥」。其中一組由主權財富基金負責人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率領,另一組則由俄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及總統顧問組成,兩組早在2月沙特會談時就發生過衝突。
德米特里耶夫本人已在Telegram上證實,自己正在華盛頓與川普政府代表會談,並表示拜登時代的美俄溝通機制已被摧毀,現在希望通過川普重新恢復聯繫,展開政治與經濟合作。
與此同時,彭博社指出,克里姆林宮雖然已為繼續戰爭做準備,但仍將川普視為促成停戰的最佳機會。俄方希望換取一份「可接受」的協議,條件包括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承認俄控烏東和烏南領土。不過,川普若讓步太多,恐怕會被指「對俄軟弱」。
更微妙的是,在俄方頻頻示好之際,美國財政部卻宣布對俄羅斯新增制裁。不過,俄羅斯並未被列入川普新關稅政策的徵稅名單。白宮發言人解釋,俄美之間已無實質性貿易,制裁遠比關稅更有力。
彭博社披露,俄羅斯正試圖用北極資源開發、稀土合作等誘因,吸引川普團隊重啟雙邊經濟關係。而川普陣營則擬推動一項對烏克蘭的經濟重建計劃,內容包括基礎設施與自然資源投資控制權。
一邊談停火,一邊備戰。俄羅斯這週還宣布今年春季徵兵16萬人,為14年來最大規模。儘管官方稱新兵不會被派往前線,但在戰事不斷背景下,這一說法也引發諸多質疑。
普京這次「雙代表團」出擊,究竟打的什麼牌?川普會不會成了他押寶和平的唯一希望?我們將持續關注。
【中俄對馬斯克出手 星鏈成攻擊目標】
下面來關注全球太空戰的最新動態。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之後,馬斯克的太空服務公司SpaceX的星鏈(Starlink),在烏克蘭戰場上展示了強大的軍事用途,為烏克蘭的通信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星鏈也成了中俄升級太空電子戰的最大攻擊目標。
2024年5月以來,烏克蘭軍隊開始遭遇星鏈中斷現象。烏克蘭官員表示,這是由於俄羅斯利用他們的電子戰系統干擾星鏈運作。
美國智庫安全世界基金會(SWF)4月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在俄烏戰爭中,俄羅斯主要使用托博爾(Tobol)和卡林卡(Kalinka)這兩個關鍵系統。它們的作用是什麼呢?
托博爾系統最初設計是用於保護俄羅斯衛星免受干擾,現在已被改用來破壞衛星通信和導航系統。
美國的軍事文件顯示,針對烏克蘭東部上空的星鏈信號,俄羅斯專門部署了至少三個托博爾綜合設施。
另一個卡林卡系統,被稱為「星鏈殺手」。這個電子戰平台可以探測、干擾星鏈衛星之間的信號往來,具體目標是干擾烏克蘭無人機和軍事通信。報告指出,卡林卡系統能夠探測到與星盾(Starshield)連接的終端。星盾是星鏈的軍用版本,具有更強的安全功能。
SWF的報告也警告,中共在太空電子戰方面也投入大量資金發展反空間作戰能力。中共軍隊非常強調在衝突一開始就要取得主動權,這很可能涉及到對衛星網絡的攻擊,以此破壞對手的通信和導航系統。
中共在2022年就明確宣稱,在與美國發生武裝衝突時,將把星鏈等商業衛星群作為攻擊目標。
SWF報告還追蹤了美國、印度、伊朗、以色列、日本、韓國和英國等10個國家的反空間技術發展情況,得出的結論是,雖然全球各國仍在繼續研究和測試動能反衛星武器,但對電子戰和網絡行動等非動能技術都在進行積極的部署。
美國官員表示,隨著對太空資產的依賴不斷增加,對太空權的控制而引發的競爭將越演越烈。而像SpaceX這樣的商業運營商,將越來越多地捲入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交火之中。
【美國要退出北約?盧比奧公布官方答案】
下面再來看一條消息,就是美國會不會退出重要「朋友圈」。
關於美國退出北約(NATO)的傳聞,在互聯網上已經傳了一陣子了。上個月,馬斯克也在X平台轉發猶他州聯邦參議員麥克‧李(Mike Lee)的帖子,說「我們真的應該(退出北約)。美國為歐洲的防衛買單,沒道理啊。」
那川普政府對這件事的態度到底什麼樣呢?
今天(4月3日),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就給出了官方答案。他在首次出席北約外長會議時對記者說,「川普總統已明確表示,他支持北約,我們將繼續留在北約。」
不過,盧比奧也傳達出一條清晰的訊息:「北約如果要更強大、更具生命力,各成員國就必須提升自身作戰能力。」川普總統「不是反對北約,而是反對一個無法履行條約義務的北約」。
川普曾建議,北約成員國應該把國防支出提高到GDP的5%。但現實呢?目前,包括比利時、意大利與西班牙在內,部分歐洲國家的國防支出還沒有達到現行2%的標準。
盧比奧說,將國防支出提升至5%當然不可能「一年或兩年內完成」,美國是希望盟國提出切實可行的路線圖,打造有能力自我防衛的北約。他並表示,美國也將承擔同樣責任。
在場的北約祕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也表示,歐洲已經承諾要推動冷戰以來最大幅度的國防預算增長,不過仍有進一步努力的空間。他認為,「加拿大和歐洲的總體支出應該超過3%。」
呂特還警告說,北約的長期威脅俄羅斯,以及日益增長的中共問題,還有朝鮮和伊朗。這四個國家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這使得印太、歐洲這兩大戰區的聯繫也正變得更加緊密。
盧比奧明確說,美國正在把戰略重心轉向印太。呂特則表示,這一轉變「將以非常協調的方式進行」。
好的,感謝您收看本期的《新唐人快報》,再會。
《新唐人快報》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