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5日訊】(記者韓江綜合報導)儘管中俄宣稱它們之間的友誼「無上限」,但是種種跡象表明,它們之間已經出現了裂縫。而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向普京喊話說「不希望俄羅斯跟中共走到一起」,可能將進一步把這條裂縫撕成一個大口子。
中歐班列業務大幅下滑
中共引以為傲的一帶一路項目中歐班列業務出現大幅下滑。根據中歐班列網3月19日披露的數據,今年前2個月,中歐班列去程開行1,177列,同比下降26.1%;發送貨物12.85萬標箱,同比下降26.1%。
中歐班列往來於中國與歐洲,一路經過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法國和西班牙。
大陸具有太子黨背景的媒體《財新》引述業內人士說,俄羅斯對中國商品的限制和查扣,是貨主不敢再使用中歐班列發貨的主要原因。《財新》報導說,近幾個月來,俄羅斯當局一直在攔截通過中歐班列運往歐洲的貨櫃,這是俄羅斯在2024年10月15日發布第1374號指令的結果。
歐亞鐵路國際貨運代理(上海)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傑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項指令賦予俄羅斯海關重大權力,可以扣留他們懷疑可能具有軍事或軍民兩用用途的貨物。檢查可以 在任何車站進行,這意味著清關的貨物仍可能在俄羅斯境內深處面臨延誤或扣留。」
中俄「友誼」搖搖欲墜
儘管習近平和普京在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三週之前宣稱中俄友誼「無上限」,然而,近年有多個跡象顯示,這段友誼搖搖欲墜。
2023年2月,中國自然資源部要求所有新版中國地圖「準確反映中國領土範圍」,並用括號標註一些俄羅斯城市的中文歷史名稱。比如,符拉迪沃斯托克被要求標註為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被要求標註為伯力,烏蘇里斯克被要求標註為雙城子,布拉戈維申斯克被要求標註為海蘭泡,薩哈林島被要求標註為庫頁島,涅爾琴斯克被要求標註為尼布楚。
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中國遊客經常被導遊告知,他們正在遊覽歷史上的中國領土。
2023年8月,中國發布了一張新地圖,宣稱對有爭議的大烏蘇里島或黑瞎子擁有完全主權。
中共當局的這一系列行動,反映出中俄關係表面祥和之下難解的歷史恩怨。
中俄苦澀的歷史恩怨
19世紀,俄羅斯帝國逼迫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迫使中國將100萬平方公里領土、金錢和其它戰利品割讓給俄羅斯。其中,1858年的《璦琿條約》迫使中國割讓了60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給俄國。
1860年的《北京條約》迫使中國將東北大片領土割讓給俄羅斯。1881年的《聖彼得堡條約》迫使中國向俄國支付900萬銀盧布。1896年的《李-洛巴諾夫條約》使得俄羅斯軍艦獲得進入中國港口的權限。
1898年的《遼東半島租借條約》允許俄國租借旅順口(位於今大連),俄國鐵路被允許延伸至該港口。1900年的《辛丑條約》使得中國被迫向八個列強賠償白銀4.5億兩,其中29%被俄羅斯占有。
甚至在中共建政之後,儘管蘇聯曾經是中共的老大哥,中俄依然爆發了領土爭端。從1968年到1969年,中國和俄羅斯發生多起邊境衝突,其中珍寶島衝突造成中方72人死亡,68人受傷。
中俄歷史上苦澀的領土爭端使得中國人對俄羅斯「北極熊」保持著深深的戒備。美國政治研究公司過濾實驗室(Filter Labs)今年三月發布的報告說,中俄兩國關係可能存在著比之前認為的更多的矛盾、不信任和利益競爭。「這個軸心充滿懷疑,隨時可能被打破。」
而最近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共罕見地表現出批評俄羅斯的態度。在川普推動俄烏停火之際,今年三月份兩會期間,新任中共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盧沙野對BBC表示,烏克蘭和平進程「不能僅由美俄說了算,至少歐洲方面就很有意見」。
根據德國《世界報》引述歐盟外交圈人士的說法,中共正在考慮參加潛在的烏克蘭維和部隊行動,此舉無異於直接對抗俄羅斯。俄羅斯明確反對維和部隊駐紮在烏克蘭。雖然中共外交部3月24日否認了《世界報》的說法,但是無風不起浪。
川普稱中俄交好為「不自然的聯姻」
中俄之間這種面和心不和的尷尬狀態,被川普一眼看穿,並被其描述為一種「不自然的聯姻」
3月18日,川普在接受福克斯採訪時說:「俄羅斯和中國結成了不可能發生的聯姻。這種聯姻並不自然。原因之一是:俄羅斯領土遼闊,土地豐富,而中國則沒有足夠的土地。俄羅斯的人口比中國少得多,這是一種自然的、始終敵對的局面。」
川普還向普京喊話說:「不希望俄羅斯和中國走得更近」。他說,「作為一名歷史學生,我看過很多歷史,你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你不希望俄羅斯和中國走到一起。」
中共從一窮二白到崛起為軍事大國,俄羅斯出力不小。自1990年代以來,俄羅斯一直是中共軍隊的主要武器供應國。中共軍事裝備很大一部分都是俄羅斯製造的或是基於俄羅斯的技術。但是莫斯科對向北京提供最先進的軍事技術仍然持謹慎態度。
然而,在俄羅斯侵烏戰爭爆發後,由於俄羅斯在經濟和政治上依靠中共的支持,俄羅斯對華軍售進一步放寬。
2024年9月,美國時任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 (Kurt Campbell) 表示,「為了換取北京的幫助,俄羅斯已開始向中國提供潛艇、導彈和其它敏感技術。」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川普一改前任拜登因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而對俄羅斯採取的打壓態度,向普京伸出橄欖枝。有人猜測川普試圖通過此舉分裂莫斯科和北京,也就是採取所謂的「反向尼克松」策略。
在20世紀70年代初,尼克松與中共交好,以加深毛澤東和蘇聯之間的分歧。這個策略的結果是,中國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共產主義陣營領頭羊蘇聯垮台。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二月份在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高級官員會談後表示,「在共同關心的問題上與俄羅斯進行地緣政治合作存在著難以置信的機會」。
這是自2022年以來美俄之間最高級別的會談,在此次會談中,美國和俄羅斯談判人員討論了改善關係和解除美國制裁的可能性。這些制裁迫使俄羅斯更加依賴北京。
而俄羅斯也打算投桃報李。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一家俄羅斯政府下屬智庫在會談前為克里姆林宮準備了一份備忘錄,提議莫斯科終止與中共在敏感技術和軍事問題上的合作,以換取美國支持以有利於俄羅斯的條件達成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協議。
責任編輯:孫芸#
var scripts_to_load = []; var contentObj = document.getElementById(“epoch_socail_span”).parentElement; var iframes = contentObj.querySelectorAll(“iframe”); if (hasStorage && localStorage.getItem(“EpochOnetrustActiveGroups”).indexOf(“C0005”) > -1) { if (iframes.length > 0) { iframes.forEach(function(iframe) { var dataSrc = iframe.getAttribute(“data2-src”); if (dataSrc) { iframe.setAttribute(“src”, dataSrc); iframe.removeAttribute(“data2-src”); } }); } var fvIframe = document.querySelector(“.video_fit_container iframe”); if (fvIframe !== null) { var srcURL = fvIframe.getAttribute(“data2-src”); if (srcURL !== null && typeof srcURL !== “undefined” && srcURL.length > 0) { fvIframe.setAttribute(“src”, srcURL); fvIframe.removeAttribute(“data2-src”); } } } else { var atag = ““; var hint = (encoding === “gb” ? (“(根据用户设置,社交媒体服务已被過濾。要显示内容,请”+ atag +”允许社交媒体cookie。)”) : (“(根據用戶設置,社交媒体服务已被过滤。要顯示內容,請”+ atag +”允許社交媒体cookie。)”)); if (iframes.length > 0) { for (var i = 0; i < iframes.length; i++) { iframes[i].height = 30; var parent = iframes[i].parentElement; var iTa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 iTag.innerHTML = hint; parent.insertBefore(iTag, iframes[i].nextSibling); } } var tweet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blockquote.twitter-tweet”); if (tweets.length > 0) { for (var i = 0; i < tweets.length; i++) { var iTa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 iTag.innerHTML = hint; tweets[i].appendChild(iTag); } } var fvIframe = document.querySelector(“.video_fit_container iframe”); if (fvIframe !== null) { var iTa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 iTag.innerHTML = hint; var parent = fvIframe.parentElement.parentNode; if (parent) { parent.insertBefore(iTag, fvIframe.parentElement.nextSibling); } } }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he logo of China Railway Express, a unit of China's state-run China Railway Corporation, a pictured on the side of shipping containers at DB Cargo's London Eurohub rail freight depot in Barking, east London on January 18, 2017, after the freight train arrived from Yiwu in the eastern Chinese province of Zhejiang. - After a journey of 18 days and 12,000 kilometers, the first freight train directly connecting China to the United Kingdom arrived on Wednesday in London. The journey demonstrates Beijing's desire to strengthen its commercial links to Western Europe by reviving the ancient Silk Road, which was used to transport precious merchandise to the Old Continent. (Photo by NIKLAS HALLE'N / AFP)
中歐班列火車。(Niklas Halle’n/AFP)
Previous Article二十大後最老「老虎」正部級齊同生被逮捕
Next Article 被中共拘留兩年 美思明智五名中國員工獲釋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