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国总理应邀访华,中泰高铁项目再次被聚焦。专家分析认为,中共的「一带一路」面临破产,所以只能收缩回来,主要在东南亚增加影响力。这对泰国来说不容乐观。
今年是中泰两国建交50周年。泰国总理帕东坦・西那瓦于2月5日至2月8日在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月6日会晤中共党魁习近平。双方除同意联合打击电诈外,习近平表示中方愿同泰方对接发展战略,「实施好中泰铁路等旗舰项目」。
习列举了计划连接曼谷与中国西南部昆明的高铁项目,并表示数字经济和电动车是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其它领域。
此前,中泰高铁项目已谈判多年,从2015年启动仪式至今多次延宕。泰总理访华前,泰国政府表示,境内连接老挝与中国的首条高铁将于2030年正式通车,并称这是「泰国与全球经济接轨的机会」。
但外界质疑,泰国政府是否会再次跳票?泰国民众是否能藉由高铁而受益?国家是否会陷债务陷阱,或涉及自身主权安全等问题?
目前泰国交通部向内阁报告的高铁计划,确定全长为609公里,分两期。第一期为曼谷至呵叻路段,总长251公里,投资预算1,790亿泰铢(约53亿美金),目前工程已完成约36%。也就是说,建了仅三分之一;第二阶段将涵盖呵叻至廊开路段,刚设计完成准备提交内阁核准,投资额达3,410亿泰铢(约101亿美金)。
这与之前中共官方宣传的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为全长约867公里的复线铁路,包括坎桂-曼谷、坎桂-玛塔卜、呵叻-坎桂及呵叻-廊开共四条线路,少了258公里,明显打了折扣。
避免债务陷阱 泰国或用「大米」换高铁
拆墙运动联合发起人烽烨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分析表示,从泰国的发展趋势来看,修这条铁路是必然的,原来的老铁路年久失修,而且中老铁路的开通确实刺激了泰国政府,所以新总理上台后,这属于他信家族的一个政绩工程。
他介绍说,泰国的火车是「米轨铁路」(轨距为1米),就是窄轨、小轨道。泰国到老挝的铁路,第一个问题就是轨道之间的互通问题,其次泰国是私人地产,征收拆迁问题比较麻烦。泰国这边也有不少的反对声音,原因就是怕受中国(中共)的控制。之前英拉下台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米换高铁事件,实际上泰国人认为是出卖国家利益。
但是泰国人很喜欢去老挝旅行,比如在老挝著名的旅游城市琅勃拉邦,游客基本上70、80%都是泰国人。确实很多泰国人坐过中老铁路,他从曼谷到边境廊开,需要12个小时,进入万象以后,同样的距离,只用三四个小时。
中老铁路虽已于2021年12月正式通车,但老挝因向中国借贷数十亿美元兴建铁路而深陷债务危机。为了寻求北京提供债务减免,老挝不得不让北京控制其电网,并允许中共国安人员在境内活动,被外界认为是在出卖主权。
烽烨认为,中老铁路从万象到昆明,一天只有一班,运力非常的低。老挝本来想通过这条铁路提升国民经济,但是老挝出口到中国的东西实在太少了,所以实际使用量并不大。
「泰国不管是经济活力还是发展前途,比老挝要强十倍。他的要求肯定跟老挝不一样,老挝整条铁路全部是贷款修的,中国的贷款达到了70%,老挝只出30%。一直以来泰国纠结中泰铁路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只想要技术,因为他不缺钱,想走自己的银行,就是不想受中共控制,所以一直在拖着。
「当然泰国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去修一条高铁,所以他还是回归到『用大米换高铁』,『大米』只是一个代号,也可能是水果、矿产等等,但是他不像老挝的铁路几乎百分之百是中国人控制的。中共为了增加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多少会比之前要让步。但是泰国的政权不稳,也很难说。」
泰国分成三方势力,第一个是泰国国王,很多的资源、财富集中在泰王手上;泰国的实权政府是军政府,军队在整个泰国呼风唤雨;因为世界全球化和民主化的进步,泰国在十多年前出现了民选政府,但是这个政府并不稳,动不动就被泰国军队或者是国王给赶下台。泰国民众想走民主化道路,被认为现阶段仍属于尝试阶段。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也对大纪元分析表示,泰国政府强调2030年通车的高铁计划,显示出泰国希望透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泰国在区域供应链中的地位,进而推动整体经济发展。但从规划到落实可能会面临多方面挑战,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不同国家间在技术标准、运营模式等方面需要统一协调;区域内外政治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项目的进度和成效。
一带一路受挫 中共收缩布局东南亚
值得注意的是,与泰总理会谈时,习近平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泰双方要巩固战略互信,坚定相互支持。」稍早,美国总统川普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10%关税。于2月4日生效。
孙国祥分析认为,在美中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共确实有意在国际关系中寻求更多元化的合作伙伴,藉以分散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然而,中共在全球战略布局中一贯采取多边合作方式。中共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透过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及其它地区国家的合作,提升自身在该区域的经济和战略影响力。
近年来,中共「一带一路」项目遭受重大挫折,目前真正落地的只有中老铁路和印度尼西亚的雅万高铁(142.3公里)。去年,缅甸已经放弃了三年前中缅建设云南至孟加拉国国国湾高速铁路网的协议,这项计划投资200亿美元的高铁项目从未开工建设。但是中方表示,还没有放弃该计划。
华烽认为,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很多事情其实挺痛苦的。泰国这么多年摇摆不定,比如军事强人政变把英拉推下去,巴育上台了以后,有三年的时间是明显靠向于西方的,但是西方并没有去递橄榄枝,而中共正好也在转变政策。
据他观察,「一带一路在别的地方行不通,但是他想搞一个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当然叫法不一样,增加在东亚跟东南亚的影响力,这样就围绕在东南亚布局,等于说是他之前一带一路受挫之后,所以他收缩回来布局东南亚,这是中共政府的一个趋势。」
大纪元此前报导,一带一路项目东南亚负责人马东利曾是亚太城的的执行董事,他在2020年1月接受央视「唐人街」节目专访时曾表示,亚太城所在地水沟谷与泰国一河之隔,就是未来的海南,并计划开通湄索机场到国内的航线。
不料,亚太城老板畲智江不愿被架空,开始反水。亚太城做为中共官宣的「一带一路」中泰缅经济走廊重点项目,被迅速切割。2022年畲智江在泰国被捕,陆媒把他抹黑为诈骗大佬。
现政府走亲中路线 人权状况堪忧
华烽担忧,泰国这么多年都在向中国靠近了,何况现在新总理上台以后,明显亲中。所以中国的异议人士在泰国的处境只会越来越难。
「我在泰国看到很多的异议人士很惨的,泰国警方对中国难民说抓就抓,抓进移民监狱以后,几乎没有机会出来,除非你不是很重要的人,要交几万泰铢的保释金,才能把人放出来。里头一百多号人挤一间房子,每天就是一点米饭跟白菜,很少能吃肉,比如像广西独立工会的张醒南,关了这么多年,牙齿松动、营养缺失,传出病危,后来死在泰国监狱里头。我知道的那些中国异议人士,在泰国监狱里头死了好几个,关到精神病院的都有。
「主要看美国做出怎么样的应对,去对抗中共的影响力?要是还像之前那样子,(中国的异议人士)肯定就很难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