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訊】(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在經濟蕭條、房地產低迷的情況下,中共當局急於填補財政漏洞,開啟了一輪讓私企與富人補稅的行動,此舉可能進一步削弱企業與投資者的信心,或導致矛盾集中爆發。
最近以來,許多大陸企業與富人都感受到了,中共稅務部門開始加大力度嚴查欠稅、漏稅,甚至動用了以前很少用的法律條款。
《金融時報》報導,近幾個月來,中共稅務官員要求富人和公司「自我檢查」納稅情況,並補繳任何欠稅,引起了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的中國富人的不安甚至「恐懼」,他們中的一些人根本不知道要申報什麼,也沒有意識到海外個人收益將在中國納稅。
不少炒美股的投資人,也突然收到了稅務部門的短信,提醒「取得境外所得未申報」。
彭博社報導,這次被針對的對象是擁有至少 1000 萬美元海外資產的中國人,以及香港和美國上市公司的股東。
當局此次舉措引用了2018 年實施的《通用報告準則》,這是一個旨在防止逃稅的全球信息共享系統。雖然地方法規一直規定居民必須就全球收入(包括投資收益)納稅,但這項法律條款很少使用。
隨著中國經濟整體放緩,地方債務和私人債務正在快速累積。圖為中國一處舊大樓的爆破實景。(AFP)
個人和企業逐漸成為被針對對象
實際上,過去幾年來隨著各省市地方財政集體亮紅燈,很多個人和企業都逐漸成為被針對的對象。
自6月中旬以來,大陸多家公司收到了補稅的通知書。維維股份1994年至2009年的15年間累計欠稅8500萬元被追繳,寧波博匯化工今年3月也要求其補繳稅款5億元。一時間引發了倒查稅30年的討論。
去年以來,為了增加地方政府收入,頻頻傳出警察釣魚執法,對司機和街頭小販處以高額罰款的新聞;更早些時候,大陸數十名歌手、演員和網絡名人,因逃稅被巨額罰款;
《第一財經》報導,2023年16個省中有7個省的罰款和沒收收入大幅增長,重慶和北京分別增長了22.4%和21.9%。許多地方政府已經停止公布罰款記錄。
一些地方政府還設立「警稅合成作戰中心」來追討欠稅。自2019年以來,至少有23個省份開設了此類中心。
自2023年以來,廣東很多民營企業遭遇中部省份公安的異地執法,公司帳戶被凍結、財產被沒收,這被稱為「遠洋捕撈」。
大陸南方某省市企業主溫先生對表示,現在各級地方政府都欠債,工資都發不出。「我們服務的一個政府機關有員工跟我講,他們從去年10月份後有一年多發幾個月、停幾個月,斷斷續續,真的發不出工資來,現在財政沒錢。」
「我們給一些汽車4S店做服務,看到做貨車生意的貨拉拉,絕大部分時間在停車場裡面,沒什麼生意,虧得要死;房地產公司就更不用講了,即便沒有宣布破產倒閉,基本上停止營業了,員工都解僱,只留下一個人守在辦公室裡。」
溫先生表示,原來中國網絡上、電視上大多數都是吹牛,一年收入多少萬,要到歐美旅遊,現在也不講了,現在都是窮人。現在很多人不再吹牛了,開始在訴苦。
「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把權力給派出所,把人家抓起來罰款,收回來的錢地方財政上用來發工資,這叫遠洋捕撈。它是從納稅大戶開始抓,即使你已經到了海外,但在國內還有生意,比如說你還有父母在國內,可以抓你父母來折騰,你還不給錢啊?像小門小店沒有這麼多油水。」
台商李孟居對表示,地方政府割企業韭菜,過去一直都有。比如說某個地方中央定的GDP目標它沒有辦法達到,過去大部分會通過賣地來補這個缺口。
他說,這幾年財政缺口越來越擴大,包括中共也讓權給地方自籌財源,就有了倒查稅。地方政府都有企業營收的資料,會找當地賺錢的企業主來喝茶聊天,說今年有多少財政缺口?大家分一分,你分多少,把這個補足。
李孟居表示,「浙江那邊的商人跟我講,前幾年華中一些省份為了積極招商,出台了很優惠的土地和投資政策,吸引沿海的工廠移到內地,結果過了半年一年之後,就露出真面目,想出各種名目比如查逃漏稅,今天一個衛生機關,明天有換另一個機關,工廠都經營不下去,有的甚至什麼都沒要就回到老家去了。」
「中共政府之前沒有對海外的收入抽稅,這表明它現在稅收越來越減少,絞盡腦汁籌措財源。」他說。
私企成為打擊對象
中共清零政策已經掏空了地方財政與醫保,房地產崩潰加劇了這一趨勢。自2021年以來,土地出讓金下降速度加快。2022年土地總收入下降了2.0萬億元, 2023年進一步下降1.4萬億元。
在賣地收入下滑的情況下,近年來,陷入困境的地方政府越來越多地將矛頭指向私營企業,從罰款到對偷稅、受賄、欺詐和違反產品安全等,讓本已神經緊張的民營企業更加惶恐不安。
而地方政府最大的兩個收入來源就是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中共當局為了不讓中國民眾形成西方「納稅人」的觀念,主要不是對公民直接徵稅,而是間接對生產者的企業徵稅,中國企業稅收之高,一度被稱為「死亡稅率」。
在土地財政崩潰後,中共地方政府必然利用獲得的稅收管理權限,向老百姓橫徵暴斂。圖為2024年5月17日,浙江省杭州市一棟正在興建的住宅樓。(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原大陸某稅務局稅務員李先生對表示,中國企業稅賦比較重,如增值稅再加上企業所得稅、房產稅,特殊商品如說菸酒、汽油、汽車,都要徵收消費稅,消費稅的稅率更高了。
他說,在稅賦高的情況下,企業的盈利就很困難,就儘量少交稅。實際上稅務機關也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去查的話,都能查出偷稅問題。以前政府每年給稅務局下達任務,只要完成就可以了,它和企業之間會形成一種利益關係,包括各種請客送禮、行賄收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放行了,這是平時的情況。
李先生表示,現在經濟形勢不好了,土地財政成了過去式,地方政府沒錢了,政府就施壓稅務局向企業收割,以前那種關係就被打破了,就要去追究以往的稅款。稅務人員這時就會拿稅法說事,說你以前有偷稅,按法律規定可以對偷稅稅額提升50%到5倍的罰款,看在過去相處不錯的份上,不給你罰款了,只把稅款補交上來就行了,信託金都給你免了。
「實際上把壓力放到企業身上去了,企業不得不去接受,因為中共法律解釋權不在你那裡,沒有選擇的餘地。稅務局完全知道企業的底細,知道越往前查收穫會越大。年限越長補的稅肯定越多,因為現在稅收缺口特別大,不延長時間的話,短時間裡補交的稅款都不足以來彌補差額,放長才有可能補平稅款。」
李孟居表示,最大的癥結還是中共體制,它不需要經過民意,肯定會造成企業界恐慌。它如果針對國企去割韭菜,就割到自己。它現在強調共同富裕,要對一些富商、企業主開刀,但又沒有分給一般民眾。
溫先生表示,中共屬於壓迫性政府,靠一大部分人的窮困潦倒,來供養其窮奢極欲。所以一旦經濟出現問題,它首先想到的不是怎麼去救經濟,而是怎樣挽救自己的財政,加大力度把錢從老百姓口袋裡榨出來。
「後果就是讓很多人根本不願意做生意了,引鴆止渴,會損害長遠利益,但它現在沒考慮那麼遠了。」
矛盾集中爆發 中共政權可能脆斷
李孟居表示,這種割韭菜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很多企業就支撐不下去,盤面上合法的稅收就越來越少了。
「很多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移到東南亞,不只是中資,還包括台商、外資。大家已經意識到,未來中國不可能像過去20年這麼高增長,甚至資產都有危險,畢竟它是全世界僅存的幾個共產社會之一。」
李孟居認為,川普上來之後,如果增加關稅,中國經濟肯定會越來越下滑。如果說2到3年之內中國經濟還沒有起色,這些海外中國富人的國內資產就非常危險,中共可能會以一些理由全部收割了,這是有可能的。
他說,中共每年都花天價維穩費,如果它的財政缺口越來越大,將來殃及到維穩經費的話,這些公安、國安、國保領不到薪水,一定會浮動不想幹事了,真的有可能會搞一些事情來。
溫先生表示,中國有句話叫做「貧賤夫妻百事哀」。一旦經濟不行了,那矛盾就都爆發出來了,中共一定會敗在經濟上面,它這個體制最根本的癥結就是經濟。
他說,很多人拿朝鮮和毛澤東時代來比喻,說那時候那麼貧困也沒出什麼問題。但話不能這樣講,現在人看見了外面的陽光,過了好日子,你再把他帶回去,他死活不會幹。
溫先生表示,如果川普上台後貿易戰繼續打下去,把經濟跟科技全部封死,中共有可能發生脆斷,就像一根木材你使勁把它檸彎後,它突然啪一下斷了。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 China Eastern Airlines Airbus A350-900 taxis at the new Beijing Dax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in Beijing on May 13, 2019. The new airport, which is expected to go into operation in September, conducted its first flight tests with passenger aircraft on May 13. Aircraft from Air China,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hina Eastern Airlines and Xiamen Airlines took part in the test. (Photo by AFP) / China OUT
為了避免自己淪為被中共收割的對象,越來越多的中國富人紛紛出逃,將大量資產轉移到境外。圖為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起飛。(STR/AFP)
Previous Article【秦鵬觀察】建立最鷹派內閣 川普劍指中共
Next Article 【十字路口】川普預告中共7宗罪 美台聯手抗共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