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訊】(記者夏雨綜合報導)近年來,中國大陸奶牛場不斷擴張,但由於出生率下降、經濟放緩消費者捂緊荷包,導致需求減少,中國充斥著賣不掉的牛奶,迫使規模較小的牛奶廠停業,也擠壓了世界各國對中國牛奶市場的出貨量。
路透社9月20日報導,中國牛奶過剩現象表明,北京以食安為驅動力,通過鼓勵消費和擴張來提振乳製品行業受創。高成本以及2008年毒牛奶醜聞也使得中國牛奶出口難以提振。
供過於求導致奶價持續下跌
2018年,作為更廣泛推動糧食自給自足的一部分,北京政府呼籲建立更多牛奶農場並提高產量,中國乳製品行業迅速發展,農場激增,還進口數十萬頭荷斯坦牛(Holstein cattle)。
但疫情以來,中國經濟低迷,削弱對奶酪、奶油和黃油等高價食品的需求,再加上人口老齡化影響,中國牛奶消費量從2021年的人均14.4公斤下降到2022年的12.4公斤,這是中共統計局提供人均牛奶消費量數據的最近一年。
與此同時,作為全球第三大生產國,中國牛奶產量從2017年的3,039萬噸激增至去年的近4,200萬噸,超過北京2025年4,100萬噸目標。
自2022年以來,中國牛奶價格已跌至每公斤約3.8元(0.5352美元)的平均生產成本以下。根據中共農業農村部公布的2024年5月的鮮活農產品供需月報,國內原奶供過於求形勢仍在持續,牛奶原奶收購價格已連續27個月同比下降,下降持續時間為2010年以來最長的一次。
大陸虎嗅網報導,一位河南地區的牧場主張明(化名)對鯨商表示:「這些年我們牧場一直在給大型乳企供奶,最新的供奶到手價格只有3元/公斤,今年年初供奶到手價還有3.4元/公斤。」
賣牛奶和賣牛肉都虧損
價格下跌導致許多虧損牛奶農場關閉,其它農場通過賣牛換取牛肉(牛肉也是中國另一個供應過剩市場)來減少牛群。
中國主要生產商之一現代牧業報告稱,今年上半年其奶牛存欄量減少一半,淨虧損達2.07億元人民幣(合2,907萬美元)。
大宗商品金融服務公司StoneX乳製品(亞洲)主管李一凡(Li Yifan,音譯)表示:「奶牛養殖公司在賣牛奶和賣肉時都在虧損。」
虎嗅網報導,張明坦言:「我擴建牧場的時候,在廠房和奶牛上投資金額較大,當前牛價也在下滑,我現在退出行業,虧損會很大。所以現在不得不繼續堅持,等待行業渡過難關。」溫州奶農李賀(化名)也表示因價格已跌至數年前水平,整個牧場都處於虧損狀態。
中國乳製品進口量下降
中共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乳製品進口量(主要來自新西蘭、荷蘭和德國)同比下降13%至175萬噸;其中奶粉進口量下降21%至62萬噸。
荷蘭合作銀行研究部上個月在一份報告中表示,2024年,乳製品淨進口量可能比上年同期下降12%,「乳製品下行周期的延長,可能會繼續影響2025年進口量」。
根據中共政府數據,除了經濟放緩之外,出生率下降意味著需要配方奶粉的嬰兒數量減少,2023年中國出生率創歷史新低。
新西蘭A2牛奶公司在中國銷售嬰兒配方奶粉,該公司8月份表示,在截至6月的2024財年中,中國嬰兒配方奶粉市場的數量和價值分別下降8.6%和10.7%,在2025年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液態奶占中國乳製品消費的80%。2018年,北京提出要教育消費者從喝牛奶轉向「吃牛奶」,以此增加乳製品消費,意味著開發奶酪、奶油和黃油市場,將牛奶變成保質期更長價值更高產品,但因消費者勒緊褲腰帶,這項努力受阻。
中國奶業協會表示,為了控制過剩產量,中國生產商正在將原奶轉為奶粉,截至6月底,過剩量已超過30萬噸,大約是去年水平的兩倍。
成本高且毒奶粉醜聞未消 奶粉出口受限
StoneX的李表示,中國也在嘗試出口全脂奶粉,但由於摻假醜聞陰雲未散,出口受限;此外,許多中國消費者更喜歡外國品牌。
2024年上半年,中國乳製品出口量為5.51萬噸,同比增長8.9%,但僅占順差的一小部分。
根據StoneX的計算,中國奶農對昂貴動物飼料很依賴,意味著生產成本幾乎是最大出口國新西蘭的兩倍,新西蘭的奶牛在牧場上吃草。
國內供應過剩,使得中歐貿易爭端中,中共企圖打擊歐盟奶酪、牛奶和奶油進口中國,但對緩解國內供應過剩的情況作用不大。
經濟學人智庫消費品研究分析師坦尼婭‧巴蒂亞(Tanya Bhatia)表示:「雖然限制歐盟乳製品進口可能會給中國牧民帶來短期緩解,但無法解決生產過剩和需求停滯等更深層次問題。」
責任編輯:葉紫微#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HANGZHOU, CHINA: Chinese factory workers check the quality of bottles of a Wahaha milk drink on a production line at their factory in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03 July 2007. China's largest drink maker, Wahaha Group has recently confirmed it intends to sue its French partner Groupe Danone for up to five billion euros (6.7 billion USD) for conducting illegal business. Danone and Wahaha are in the midst of a bitter feud, in which the French firm has alleged the Chinese drinks giants set up 20 independent companies that sold products identical to those sold by the joint ventures. AFP PHOTO/Mark RALSTON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MARK RALSTON/AFP/Getty Images)
中國牛奶工廠。 (Mark Ralston/AFP)
Previous Article【翻牆必看】湖南女廳長被殺案細思極恐
Next Article 維權律師范標文見張展母親 被警方帶走拘禁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