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1日訊】(記者李塑綜合報導)大陸知名企業農夫山泉受其競爭對手娃哈哈創始人的離世的牽連而被網暴,被爆擊程度已遠遠超出商業競爭的範圍,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有博主認為農夫山泉事件是中國又重新走回文革的標誌性事件。
2024年2月25日,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因病去世後,農夫山泉的董事長鍾睒睒與宗慶後及兩家品牌的過往被線民扒了出來,鍾睒睒先被冠以「忘恩負義」「農夫與蛇」;之後升格為農夫山泉媚日辱華;然後又被扒出鍾睒睒兒子是美國籍。結果農夫山泉股價暴跌,股市市值蒸發約逾300億港元,其日銷售額下降幅度超過90%。
鍾睒睒遭人格攻擊
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去世,農夫山泉的董事長鍾睒睒亦送上花圈悼念這位「亦敵亦友」的老朋友但未參加其追思會,鍾睒睒完全沒有預料,宗慶後的離世,會直接將他和他的品牌捲入一場巨大的輿論風暴中。不知何故,各類行銷號、自媒體,開始不斷有文章回憶這兩位飲料界巨頭的過往。
漸漸的,「農夫與蛇」與「忘恩負義」被植入網路,認為鍾睒睒當年創業不成功,是宗慶後收留了他,但鍾睒睒卻高價把貨賣到了廣東,被趕出了公司。鍾睒睒利用公司資源賺了第一桶金,還創立農夫山泉跟娃哈哈打對台。於是有網友發起抵制農夫山泉的活動。
對此,農夫山泉在官方微博發表題目為《鍾睒睒:我與宗老二三事》的文章否認第一桶金和忘恩負義的說法,但並未止住網路對鍾睒睒「忘恩負義」「農夫與蛇」的人格攻擊。
網暴升級 農夫山泉被罵媚日辱華
網暴升級,有博主將農夫山泉旗下的品牌東方樹葉的包裝設計、廣告宣傳與日本和東印度公司聯繫在一起,指責農夫山泉在傳播日本文化,甚至連「農夫山泉」這個名字中的「農夫」二字都被曲解為日本叫法。
再之後,線民扒出鍾睒睒兒子是美國籍,於是,網路上立刻湧現出大量質疑農夫山泉的民族屬性。在相關視頻的評論區裡,線民熱議農夫山泉「一邊賺著中國人的錢,一邊卻讓子女加入美國籍,這樣的企業怎能稱得上是愛國的?」、「購買農夫山泉不就等同於給美國人送錢嗎?」、「我們應該抵制農夫山泉!」
一些人開始唱衰農夫山泉的股價,在股吧等社交平台上煽動情緒、製造恐慌,「別硬撐了,下週至少跌10個點,立帖為證」「趕緊跑,農夫山泉大勢已去」
結果是農夫山泉股價暴跌,從3月1日至3月8日,8天時間下跌6.53%,市值已經蒸發326億港元,其銷售額從以前日均10萬—25萬元,變成了5000到7500元,下降幅度超過90%。
農夫山泉遭網絡討伐 網民:文革行徑
很多店主呼籲同行不要進農夫山泉,網紅呼籲不要消費農夫山泉以賺取流量,「不要讓自己消費者花的每一分錢變成射向自己的子彈」「擋門用農夫山泉,愛國就要喝娃哈哈」「拒收農夫山泉的礦泉水瓶」等視頻在網路上流傳。一家超市店主退掉農夫山泉冰櫃的視頻,點贊很快突破10萬。
3月8日,江蘇常州,711便利店停售農夫山泉的告示在網路熱傳。內容顯示「本店從即日起停售農夫山泉所有相關產品,店內可售來自所有國家的產品,但不會售賣中國企業媚日行為的產品。」
還有自媒體博主現場直播把農夫山泉的礦泉水倒在廁所裡,表明了自己和這個品牌割裂的決心。
陸媒上游新聞對農夫山泉事件引發出的事態表示不解,發文說:「這些天網上對農夫山泉的口誅筆伐,無論是『媚日』包裝,還是與娃哈哈的恩怨情仇,沒有一條是因為產品品質和售後服務的問題。作為國內純淨水行業的佼佼者,娃哈哈和農夫山泉本就是正常商業競爭關係,如今卻因為各種牽強的理由上升到愛國主義,用愛國來攻擊農夫山泉,屬實讓人費解。」
農夫山泉事件,引社交媒體X平台上線民熱議,有不少博主稱農夫山泉事件是標準的文革式行徑。
趙士林@utmR6mn7kHsbc47說:「農夫山泉事件影響極其惡劣。一個著名的成功的民營企業,合法經營,業績突出,竟被一個地痞的文革式誹謗搞得損失慘重,大傷元氣。」
「要改革,不要文革。起訴莫言事件、農夫山泉事件是標準的文革式行徑。歷史告訴我們,這種打著愛國幌子的泛政治化的文革行徑是禍國絕不是愛國。」
小拇哥@Matt19916:中國大陸掀起了一場針對農夫山泉的文革,愛國網友們質疑農夫山泉旗下多款產品涉嫌包含日本元素和辱華元素
羅剎國第一醜@WSXJPDD:這次 #農夫山泉運動是正式進入二次文革的標誌性事件,如果拓展開來局面能不能控制住?
楊佩昌@peichang_yang:改革開放四十年了,本以為民智已開,不太可能有全民犯傻的事發生。即便有人在後面煽動,但民眾應該不會隨之起舞。
「然而,真相很殘酷。隨著一隻看不見的大手一揮,著名品牌農夫山泉馬上被妖魔化,幾乎到了人人唾棄的程度,市值隨即蒸發三百多個億。」
王劍 Wong Kim:圍剿農夫山泉的只有網信辦,發生在中國的網暴都是網信辦幹。這就像一個軍營,槍斃任何士兵都是將軍下的命令,不會有例外。至於為什麼?快遞公司為什麼?教培為什麼?因為它是共產黨,消滅資本家是本能。資本家聽清楚了嗎?從三反五反到現在,根本停不下來。
責任編輯:鄭浩宇#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his photo taken on July 12, 2018 shows polluted water that has been collected in mineral water bottles at a roving exhibition created by Chinese performance artist Nut Brother, known for his advocacy work on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ssues, in Beijing. - At first glance, it may seem like just a black truck filled with bottles of water, but a closer look reveals a darker - or rather murkier - side to what's sloshing around inside. Its cargo of more than 500 bottles of Nongfu Spring, a ubiquitous Chinese brand, filled with contaminated drinking water from the village of Xiaohaotu in China's northwest Shaanxi province is being driven around Beijing as a reminder of the costs of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hoto by GREG BAKER / AFP) / TO GO WITH STORY China-environment-art-water-pollution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大陸知名礦泉水品牌農夫山泉。(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法輪功亮相橙縣聖派翠克遊行 居民喜愛真善忍
Next Article iPhone和特斯拉在中國觸礁 背後原因是什麼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