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3日訊】(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西方與中共2024年首場貿易對壘發生在電動車領域,中共將電動車產業作為挽救經濟、控制產業鏈、擴大出口的一個關鍵要素,而西方發現中國蜂擁而至的電動車,不僅衝擊本國的汽車行業,更帶來數據安全隱患。
美歐都不約而同提出反制措施,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安全調查或設立貿易壁壘,儘管處置方式有所不同。
美歐各有反制之道
中共當局利用政府補貼將自己打造成廉價電動汽車(EV)生產大國,並試圖主導全球清潔能源供應鏈,令美國及其歐洲盟友感到不安。
2月29日,拜登政府指令商務部調查中國製造的「聯網汽車」,對美國構成可能的國家安全威脅,拜登表示:「這些汽車與我們的手機、導航系統、關鍵基礎設施以及製造它們的公司相連。」「可以收集有關我們公民和基礎設施的敏感數據,並將這些數據發送回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汽車本身可以「遠程訪問或禁用」。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也表示,聯網汽車「就像車輪上的智能手機」、「收集了大量關於司機的敏感數據:個人信息、生物識別信息、汽車行駛方向」,構成嚴重國家安全風險。
拜登在聲明中表示:「中國(中共)決心主導汽車市場的未來,包括採取不公平的做法」、「中國(中共)政策可能會讓它們的車輛充斥我們的市場,對我們的國家安全構成風險。我不會讓這種事在我的任期內發生。」
白宮表示,中共對美國汽車和在中國運營的其它外國汽車實行嚴格限制,「為什麼要允許中國的聯網汽車在沒有保障措施的情況下在我國運營」?
圖為2024年2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羅斯福廳發言。 (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去年11月,一個由美國立法者組成的兩黨小組,已經對中國公司在美國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時收集和處理敏感數據發出了警告。
去年12月,美國宣布禁止在美國出售的電動汽車使用中國生產的電池,美國政府還在討論對包括中國電動車在內的中國產品加徵新關稅,以保護美國清潔能源行業。
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戴志言提供)
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對表示,中國(中共)規定車聯網只要涉及到數位服務資訊一概不允許出境,比如全世界蘋果的雲服務都由蘋果公司來處理,唯獨在中國把這個業務,交給當局認可的服務商雲上貴州,確保資料完全留在中國。
「歐美國家也會遇到同樣的難題,車上用的資訊技術由哪個服務商在提供?能不能有效的透過立法,要求這些數據只能留在本國,或是不能回傳到中國?這個都需要去考量,不然很容易會發現,為什麼駕駛資訊數據全部最後會寄到中國的服務器上去?這是恐怖的事情。」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一直將東南亞、中東和歐洲作為其最大的出口市場,很少進口到美國,部分原因是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汽車徵收高額關稅,儘管如此,美國官員們擔心關稅不足以解決問題,一些中國公司試圖通過在墨西哥等周邊國家設立組裝廠來規避美國關稅。
比如,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去年宣布計劃建設其第一家歐洲工廠後,最近比亞迪又表示,正在墨西哥尋找工廠。美國從數據安全方向反制,被認為是一個有彈性的方法。
中國電動車目前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歐盟,歐盟的關稅比起美國來說要低,美國是27.5%,歐盟是5%~10%。
中國製造的廉價電動汽車大量湧入歐洲,也引起了歐洲廣泛擔憂,歐洲有1400萬人直接或間接受僱於汽車製造業,中國電動車削弱了歐盟製造商的競爭力,危及到歐洲成千上萬的就業崗位。
過去三年,中國對歐洲電動汽車出口量激增851%,歐盟委員會指出,中國製車輛占歐洲電動車市場8%,到2025年更可能增至15%。
歐盟委員會去年10月份開始調查是否設定懲罰性關稅,以保護其生產商免受進口廉價中國電動汽車的影響。歐盟表示,調查針對廣泛的不公平補貼,從原材料和電池的價格,到優惠貸款或廉價土地供應。
近日,一個汽車行業消息人士向Politico網站透露,英國也正準備啟動對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調查,可能會徵收關稅進行反制。
同時,為了應對低成本中國車型的湧入,歐洲汽車製造商也正在競相削減電動車型的成本,雷諾等傳統汽車製造商正競相開發25,000歐元或以下的電動汽車。
台灣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綉雯。(王綉雯提供)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綉雯對表示,中國電動車大量傾銷全球,會大幅改變目前以汽車產業為主的世界經濟結構。
「汽車產業是歐美日等國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歐美國家一定會努力反制。」她說。
「既然是市場經濟,歐美國家會利用貿易壁壘、提高關稅、加強調查等種種方式來阻礙中國電動車的傾銷,還極可能會運用侵害專利或智慧財產權訴訟等方法,快速禁止中國電動車在歐美國家販售。」
戴志言表示,反制措施不外乎幾個工具:一個反傾向調查,調查完之後把關稅拉得很高,讓它的售價比本國生產的汽車貴;二是談判,比如要求自製率要多高才準銷售,這可能會促使中國的車廠往海外投資,可產品還是掌握在中國企業手上;歐美的反制很可能還會從政府採購去下手,比如說政府公務車輛要避免哪些品牌等等。
「大概就是這幾個方式,其它真的要靠消費者的行為,才有辦法去改變。」他說。
保護本國汽車產業
除了數據安全考量之外,保護本國汽車產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拜登在聲明中說,「通過這一行動和其它行動,我們將確保汽車工業的未來將由美國工人在美國創造。」
1月24日,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Elon Musk)表示,「如果沒有貿易壁壘的設立,中國車很可能會擊敗世界上絕大多數競爭對手。」
1月24日,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離開菲利普伯頓聯邦大樓。 (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比如,在英國比亞迪的電動Dolphin掀背車起價為25,490英鎊(32,300美元),比大眾汽車低約27%。
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他的公司和其它公司在電動汽車領域將難以與中國汽車製造商競爭,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的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已從兩年前的零增長到現在約10%。
戴志言對表示,中國電動車生產過剩,現在變成傾銷到全世界去,打擊比較大的應該是歐美跟日本的車廠,汽車產業在歐美日都是當地很重要的,所以一定會引起對於中國車嚴加審查。
「現在全世界的汽車產業都生產過剩,都不會開到全產。中國大陸過去發展汽車產業,只在中國內部市場做競爭,很多車廠都是流血競爭,可是現在它把這種模式帶到全世界,原來是穩定平衡的產業狀況跟結果破壞掉了。」
他分析說,在這種打擊之下,第一個後果可能是歐美跟日本的生產線可能就停工,停工就會產生失業的問題;第二個中國電動車的國產化比例都很高,如果說中國的整車到國外去攻城掠地做傾銷,對於還沒有完全有能力做大量電動車生產的這些地區或國家來講,它的衝擊會很大;第三個問題是,通常中國的電動車都會帶一些服務進去,比如說遠端的娛樂服務、數據收集,同樣也會損害到服務市場的平衡。
中國電動車蜂擁出口 引出補貼話題
中共當局當初發展電動車的主要考慮,目標瞄準已經制定減排放計劃的西方市場,疫情後中國經濟下滑,更將發展電動車作為一個少有的增長點;再加上中國電動車產業產能已經過剩嚴重,國內銷售增長放緩,中國汽車業有強大的動力向海外利潤更豐厚的歐美市場尋找買家。
對於西方的反制,2月6日中共商務部聯合九部委發布《關於支持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一些具體措施,以「應對國外貿易限制措施」、「指導新能源汽車及其供應鏈企業優化國際合作」。
中共黨魁習近平近日在「新能源技術」會議上表示,繼續提到要「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高品質發展」、「支撐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
在中共的激勵政策下,2022年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出口市場中的份額從2020年的4%提高至21%。中國乘用車協會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中國製造的汽車海外出貨量增長了兩倍,2022年達到250萬輛以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徐海東還表示,這只是一個開始。他表示,目標是到2030年在海外銷售800萬輛乘用車,是日本目前出貨量的兩倍多。
「中國國內每年電動汽車需求大約在2600萬輛,在滿足國內需求後,中國車企還有大約1000萬輛的產能需要消化。」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總裁、前美國代理副貿易代表溫迪.卡特勒(Wendy Cutler)最近對《華爾街日報》表示。
以比亞迪為例,根據市場研究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 Research)估計,截至2023年12月,光是比亞迪一家在中國新增的產能就達到400萬輛,比2023年比亞迪全年的銷量多出100萬輛。
比亞迪還在2023年最後一個季度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商。雖然比亞迪以生產廉價電動汽車而聞名,但今年初,比亞迪推出價值233,455美元的電動超級跑車,以與法拉利、蘭博基尼競爭。
中國生產電動汽車的成本比其它任何地方都低,主要原因在於中共十年來的刺激和補貼政策,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並控制著包括原材料在內的全球電動汽車供應鏈。
據諮詢公司AlixPartners估計,2016年至2022年間,中共國家對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總額為570億美元。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大量低價傾銷國際市場。圖為2024年2月26日,在日內瓦國際汽車展的記者會上,一名男子在比亞迪展位上拍攝電動SUV。(Fabrice Coffrini/AFP)
以比亞迪為例,2008年推出了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F3DM,之後的2009年中共開始對插電式汽車的購買提供補貼。政府的支持從各省市延伸到國家層面,包括對消費者的稅收減免、對製造商的生產激勵、對研發的幫助以及廉價的土地和貸款。
經過大約十五年的時間,比亞迪將插電式汽車的價格降低到與內燃機汽車相當的水平。
比亞迪還聘請曾在奧迪和阿爾法.羅密歐擔任設計總監的沃爾夫岡.埃格(Wolfgang Egger)擔任設計總監,還挖走了其他國際高管,包括法拉利的外觀設計主管和梅賽德斯-奔馳的頂級室內設計師。
王綉雯表示,中國電動車廉價之原因,第一,其研發過程多依賴山寨他國先進技術,減低先期研發設計成本;第二、中共政府大力補貼,產官學研密切合作,以全國運動方式來進行,比亞迪可說就是電動車界的「華為」;第三,中共是全球工業機器人最大市場,智慧製造和關燈工廠等起步較早,減少僱用勞工之成本。
圖為吳嘉隆資料照。(吳嘉隆提供)
台灣總體經濟學者吳嘉隆對表示,中國企業一旦進入某一個領域,非常可能出現一窩蜂投資與過度投資,然後造成產能過剩,於是傾銷到國際市場,引來別的國家抵制,形成貿易糾紛。
「電動車是最新的例子,鋼鐵業、石化業、基礎建設產業以及房地產業,都看到產能過剩。」他說,中國出現產能過剩的原因之一,是國家補貼,不按市場經濟來運作。在國際上就會出現不公平貿易,會被別的國家反制,是很自然的現象。
吳嘉隆說,從產能過剩到傾銷,會對其它國家的製造商構成重大壓力,把他們的市場份額奪取過來,等到競爭者退出市場之後,中國企業就可以漲價,把之前沒賺到的賺回來。
「如此商業模式,簡稱為中國(中共)模式,是無法持久的,而且會讓其它國家不再信任中國,因為中國(中共)老喜歡玩不公平競爭,不按世界貿易組織的遊戲規則來做生意。你現在可以了解為什麼美國人一直苦口婆心,希望中國(中共)遵守規則,遵守承諾,遵守協議,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因為中共自己從來沒有真正認為自己可以當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Previous Article中共特使訪莫斯科之際 俄襲擊烏港口城市
Next Article 疫情三年 中國學前教育在園幼兒人數連年劇減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