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4日訊】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國內需求嚴重不足。近日,外媒指,中國產能過剩致出口商品價格快速下降,中國正開始向世界輸出通縮。
2月8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說,中國經濟放緩導致產能過剩,促使中國出口商降低向海外銷售的商品價格。近來,中國出口商品價格下降的速度更是自2008年以來的最快速度,顯示這個全球最大出口國開始將通縮輸出世界。
報導引述坦伯頓新興市場投資基金(Templeton Emerging Markets Investment Trust)投資組合經理塞加爾(Chetan Sehgal)的話說:「中國將向世界各國輸出通貨緊縮,你會發現各國都在應對中國產能過剩。」
今年1月份,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8%,創15年來最大跌幅,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5%,為第16個月連續下降。
報導說,很少有經濟學家預計發達經濟體的價格會出現這樣的下跌,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通貨緊縮可能對新興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與中國有重要貿易關係的市場。
與此同時,中國出口產品價格也將加劇西方製造商對不公平競爭的抱怨。
例如,中國最大汽車製造商比亞迪最近宣布,在德國出售的電動車減價5%至15%;德國奔馳(Mercedes-Benz)去年警告,其利潤因電動車市場「殘酷」價格戰受到打擊。
德國央行(Bundesbank)在上個月的報告中表示,幾乎所有去年接受德國央行調查的其它德國製造業公司,都直接或間接地依賴中國供應鏈。
FIM Partners宏觀策略主管查爾斯‧羅伯遜(Charles Robertson)表示,中國花了20年時間來破壞新興市場競爭者的製造業,或至少將它們擠出世界市場,目前中國對先進經濟體的製造業作出同樣威脅。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級研究員塞瑟(Brad Setser)表示,美國及歐盟對於應付中國輸出通縮面臨困難的選擇,或者對中國「去風險化」,減少對其依賴;或者成為推動中國廉價產品供應的經濟力量。
不過,也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通貨緊縮不會對全球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銀行經濟學家Helen Qiao和Miao Ouyang表示,中國的出口價格不太可能對發達經濟體的消費價格產生重大影響,因為中國進口商品在美國商品消費總額中所占份額不到5%。
責任編輯:夏松#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 general view of at the Yangshan Deep-Water Port, an automated cargo wharf, in Shanghai on April 9, 2018.
China warned that trade talk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were "impossible" under current conditions after President Donald Trump reassured markets by suggesting that the dispute could be resolved. / AFP PHOTO / Johannes EISELE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JOHANNES EISELE/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國產能過剩致出口商品價格快速下降,正向世界輸出通縮。圖為上海洋山深水港。(Johannes Eisele/AFP/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時事金掃描】中國僱傭兵死於俄烏戰錄像曝光
Next Article 1月份統計 123名法輪功學員遭冤判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