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訊】(記者寧海鐘、易如報導)經濟低迷之下,中共當局半年內至少第4度發布支持民營經濟的文件,央行等8個部門日前聯合公布25條措施,要求金融機構加大對民企的金融支持力度。但分析認為,當局連番出台的政策恐是紙上談兵,而中共黨管金融更可怕。
中共再發文件支持民企融資 專家指幫助不大
27日,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共證監會等八部門聯合下發一份對民企「強化金融支持」的通知,提出25條措施。通知強調,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大首貸、信用貸支持,開展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
據稱,最新文件是落實今年7月當局發布的有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意見(民企31條)。
中共當局去年底解除疫情防控措施後,經濟不但未有起色,更籠罩著通縮的陰霾,房地產爆雷滾滾,信託資管機構接連出現險情。
為了提振經濟,當局過去半年內多次發布有關支持民營經濟的文件:7月發布「民企31條」,8月發布促進民企發展28條,9月發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2條。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11月28日對表示,民營企業融資一直非常困難,當局是缺什麼才會提什麼,未來可能對還沒倒閉的民企多多少少會有一點新支持,但還要看具體的執行情況。
圖為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黃大衛提供)
旅美中國企業家孟軍11月28日則對表示,民營企業現在大量關停,當局出再多的文件都沒有用。「房地產行業倒了,導致金融行業的信用危機,怎麼可能有錢去支持民營經濟呢,它出台的這些東西是愚弄民營企業家的。」
中共央行的通知稱,要「逐步提升民營企業貸款占比」,加大對科技創新、「專精特新」、綠色低碳、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等重點領域以及民營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國臣28日告訴,中共的政策恐怕不會有大的效果,因為民營企業的業務量下滑,使貸款需求下降。比如房地產正陷入債務風暴;網絡平台企業整體環境還是緊縮;製造業大量訂單轉移,甚至整個廠都轉移到境外,國內的民營企業也不容易生存。
王國臣說,在美中貿易戰之下,中共會加速其科技自主創新,但許多核心戰略產業,主要依託的都是國有企業,甚至是大型的軍工企業。民營企業很難參與。「所以對於總體的民營企業未來的發展幫助不大。」
黃大衛表示,這次民營企業能否得到真正的金融支持,還要看支持是不是給實體經濟的民營企業,還是又去搞那種假的新能源汽車、各種造假芯片或者是互聯網應用、什麼創投孵化基地,「要是都把資金放到那裡去的話,只能是走老路。」
企業家:中共紙上談兵 企業家多已死心
據官媒中新網報導,央行等八個部門的通知,34次提及「融資」,稱要為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精準施策,包括有「增強民營經濟金融承載力、合理滿足民營房地產企業金融需求」等提法。
黃大衛認為,當局是想要宣示大力發展民營企業,重新走回靠民企救經濟的模式。他認為雖然民營企業近年倒了一大批,但肯定有另外一批人會繼續做。
「只要有利益,就肯定有不怕市場變化的人去做的,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跨國投資機會,立足在國內的話,那只有靠著中國國內政策。」
中國企業家孟軍。(孟軍提供)
孟軍則認為民營企業家多數不會響應,因為之前一些做大的企業被打壓,日後如果再有企業發展好了,中共又會來掠奪。
他說國內的企業家朋友基本清醒了:「從疫情開放以後到現在,馬上就一年結束了,他們徹底死心了。我今年年中跟他們講要撤離了,他們不相信。你看7月份『31條』出來了,他們去融資、去貸款一樣不行,貸不出來,因為銀行也沒有錢,錢全部被房地產的拿走了,呆帳壞帳處理不了,還有地方債的問題。他自己都解決不了,還能顧及你民營企業嗎?」
孟軍認為中共現在所頒布的一系列振興經濟措施都是紙上談兵。
「說了以後,資源下去在各個地方,民營企業家去貸款的時候有多難啊,吃、拿、卡、要,你有關係才能給你。銀行的貸款說歸說,真正落實起來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王國臣也認為,借貸困難問題未來仍是存在的,因為貸款難的根本問題其實並沒有解決,就是銀行貸給民營企業的風險比較高,一旦倒了就變成不良資產或是呆帳。「我覺得金融機構對於民營企業的貸款,可能仍然是文字作業。」
王國臣表示,更重要的是業界對整個中共政策面的信心不足。目前中共對於房地產後續的監管,似乎是往放鬆和救市的方向走,但對於網絡平台和補教業來說,政商環境仍然緊縮,這對於民營企業的信心提升是沒有效果的。
分析:中共強化黨管金融 暗藏民企融資不利的前景
中共央行等部門對民企加大金融支持的文件發布的背景,是最近中共組建了中央金融委員會,取代原來的國務院金融委,又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領導金融系統黨務工作。這意味著中國金融進入共產黨全面嚴管時代。
10月底中共舉行了首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取代過去國務院舉行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會上強調要加強黨對金融的「集中統一領導」。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國臣。(王國臣提供)
王國臣表示,當局在金融領域強調「黨」領導,可能有些銀行高層不遵循習近平的意志,所以要整治。然而民營企業放貸本身是無關政治監管的,如果黨的力量介入到金融,黨的高層又不熟悉金融市場,可能會導致市場失靈,讓問題更加複雜、更加困難。
「你不是銀行職員,怎麼知道這家民營企業有沒有問題?可是你現在要求他貸,可能後續就會出現呆帳的問題。反過來,銀行可能更不敢放貸,因為他不曉得政府要求的標準是什麼。」
王國臣表示,在搞不清楚黨或是習要什麼的情況下,銀行可能更加不會放貸,但也可能會亂放貸,往這兩個極端走。
孟軍說,「一個黨去管理金融,你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他認為這很可怕,其實就是明確告訴你,現在我黨管金融,給不給你錢我說了算。
儘管當局宣稱支持民企,近期民營企業家和高管仍然成為被中共收割的高危人群。上海華興資本創辦人包凡今年2月失聯,被祕密關押和調查。而10月份以來,直播平台鬥魚(DouYu)的首席執行官陳少傑失聯,沃華醫藥董事長趙丙賢被「留置」。11月11日凌晨,蘇省常州市民企「常州華立」的董事長承勇,疑因遭當局逼供式約談,跳樓身亡。
日前在人大商學院一個會議上,有官方學者大談企業家「愛國」,稱「貪污都可原諒,錢要留在國內」。此言論引發網民批評。
孟軍說,黨管你的錢袋子,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國內有些民營企業家還看不到中國發生的變化,最後所有財產都被中共洗劫了。「我奉勸所有在國內做民營企業的老闆們,一定要認清目前的形勢。」
王國臣也表示,當局現在為了讓中國經濟能夠拉起來,可能還不會對民企融資添加政治條件,但等經濟稍微喘口氣,不排除要求將對黨的忠誠加入到放貸條件中。
責任編輯:李仁和#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wo Chinese paramilitary police officers (R) patrol in front of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n Beijing on December 9, 2011. China's decade-long membership of the WTO has helped power its blistering growth, but analysts say many barriers remain for foreign firms wanting to invest in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AFP PHOTO / LIU JIN (Photo by LIU JIN / AFP)
示意圖,圖為武警在中共央行總部門前巡邏。(Liu Jin/AFP)
Previous Article【百年真相】為何都好色?中共馬列專家祕聞
Next Article 疫情升溫 多地不准帶病上班上課 上海就診數激增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