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訊】(記者楊茜報導)近期,中共大批涉案官員突然主動投案,引發關注。據《時報》獲悉,4月底,中紀委在內部傳達指令,要求涉腐官員主動投案自首,以爭取從寬處理。統計發現,5月以來至少有44名官員主動投案,其中5至9月期間達40起,而1至4月間僅有數起。
5月份以來,先後有40多名官員「主動投案」。據消息人士披露,中共中央紀委在內部傳達指令,要求涉腐官員主動投案自首,以爭取從寬處理;若被他人舉報,將嚴肅追責,從5月、6月起,差不多每個月都有很多人自首。
消息人士還稱,去年也發布過一次(指令),後來很多人投案。據中紀委在2024年初公布的2024年度通報中稱,全國共有2.5萬人主動投案。該人士表示,這次投案的主要是中高級官員,包括國企、事業單位高管,還有大學教授。
他說:「重複下達此類指令,顯示高層對官場隱性腐敗與潛在的幫派來一次清洗。」
中共紀檢部門數據顯示,僅5月至9月間,中央與地方通報中明確標註主動投案的案件即達40多起。一名接近中紀委系統的人士透露,4月底的內部通知明確提出「主動者可寬,抗拒者必嚴」,要求各地加強自查與勸返。
據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與地方紀檢公告統計,已知至少44起。由下列可核數字構成:5月12起、6月12起、8月7起、9月9起,合計40起;外加10月已公開通報至少4起,包括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副主任郭旭東、雲南麗江市長李剛、雲南省紀委監委駐省總工會紀檢監察組組長何衍雄,以及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原副主任、教授常平,均為「主動投案」。不過,1至4月與7月不少通報未給出官員「主動投案」的明確數字,多為「多人係主動投案」,且各省零散個案亦常出現類似表述,實際總數或更高。
北京一名研究政治監察制度的學者賀先生對此表示,「主動投案」並非出於自願,而是高壓制度下的自保行為。他指出,中紀委希望,涉案幹部提前暴露問題,以節省調查成本,同時強化內部震懾力。該學者認為,這種「自交代潮」標誌著紀檢體系的運作模式正由外查轉向內控。
5月以後,多地紀委監委通報的案件均標註「主動投案」。10月14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原副主任、教授常平主動投案,正接受紀檢監察部門調查。9月,北京大學副校長任羽中主動投案,成為高校系統被查的高層之一。同月,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副政治委員兼紀委書記包延平、河南安陽市副市長王新亭、雲南麗江市市委副書記兼市長李剛均被通報主動投案。此前的5月,雲南省司法廳廳長茶忠旺、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一級巡視員李蘭宏、中國農業銀行原首席專家兼浙江省分行原行長馮建龍先後主動投案。
各地通報措辭多使用「主動投案」「主動交代問題」等表述,涉及層級從正廳到副科。除政法與金融系統外,教育系統亦出現多起案例,包括河南信陽學院原黨委書記鄭先明與北京大學任羽中。地方紀委官員透露,部分官員在接到談話通知後即提出自首申請,也有個別在家屬勸說下前往紀委報到。
大陸法律界人士史超(化名)指出,主動投案並不等於自首,若供述不實或隱瞞情節,仍將按法定程序處理。他說:「部分被查者在通報中被明確指出『主動投案但問題嚴重』,顯示從寬空間有限。」
自2018年中共《監察法》實施以來,「主動投案」逐漸成為紀檢用語的固定項。進入2025年後,中紀委多次在月度通報中重申「主動投案」的意義,並要求各地形成長效機制。分析人士認為,隨年底審計與人事調整臨近,新一輪投案潮或將出現。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監獄示意圖。(Shutterstock)
Previous Article【新聞大破解】四中全會隱形政變?
Next Article 【新聞大家談】四中全會終局 軍方還在清洗?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