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訊】(記者林燕綜合報導)週日(10月19日),荷蘭經濟事務大臣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表示,安世半導體(Nexperia,簡稱安世)的芯片供應也會影響到中國產汽車。
他指出,荷蘭對安世下達的禁令並非輕率決定,安世的芯片供應幾乎會影響到所有領域。
荷蘭政府本月初基於《荷蘭貿易和工業法》,要求安世及其全球關聯實體在一年內對資產、知識產權、業務、人員等進行調整。
卡雷曼斯週日在接受電視節目「Buitenhof」採訪時表示,「由於安世首席執行官在我們背後進行的不當管理,不僅違反荷蘭之前與安世達成的協議,還造成了明顯風險。」
「如果我們失去該領域的知識、專業技能和生產能力,荷蘭和歐盟將變得極其脆弱。」他說,「這會讓我們完全依賴歐洲以外的公司(供應芯片)。這就是我採取這項措施的原因,為了維護該公司在荷蘭和歐洲經濟中的獨特地位。」
2025年8月15日,荷蘭經濟事務大臣Vincent Karremans抵達海牙參加內閣會議後向媒體發言。(REMKO DE WAAL/ANP/AFP via Getty Images)
荷蘭:干預安世旨在限制業務從歐洲流向中國
中共稱,荷蘭是在美國的壓力下對安世進行干預的。卡雷曼斯否定了這一說法。
他指出,荷蘭是在9月30日禁令發布之後,才將內容告知相關方和合作夥伴,而且政府決策並非出於任何授權,也未與任何國家協商。
卡雷曼斯強調,實際上,荷蘭此舉旨在「阻止前中國首席執行官將安世的業務和知識產權轉移出歐洲」。
荷蘭政府擔心安世的母公司中國聞泰科技將芯片製造業務轉至中國,讓歐洲失去一家最大的芯片製造商。安世2024年淨利潤為3.31億美元。它生產的芯片並非尖端技術,但產量巨大。其主要生產在曼徹斯特和漢堡,然後運往中國東莞進行封裝,最終分銷至全球汽車行業。
聞泰在2019年收購安世時,就遭到安世董事會的強烈反對。因為從一開始,聞泰首席執行官張學政就明確表示,希望將安世半導體打造成一家中國公司。張也同時兼任安世的執行董事及安世半導體控股的非執行董事職務。
荷蘭將在幾天內與中方官員會晤討論安世
卡雷曼斯表示,他將很快與中方外長,還有歐盟委員會等其它國家和公司的利益相關者,就如何採取措施解決安世的問題進行溝通。
他說,荷蘭一直在努力解決僵局,他本人也將於幾天內與中方負責此事的部長會面。
卡雷曼斯補充說:「此事正在最高層進行討論。」
汽車製造商擔心,如果僵局持續下去,在找到任何替代方案之前,他們將面臨供應短缺。
卡雷曼斯提醒說,中國汽車製造商也同樣需要安世的芯片。
「我們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係。」他說。
中企CEO不當轉移產能和知識產權給外國實體
卡雷曼斯上週四(16日)在致荷蘭議會的一封信中證實,對安世祭出的舉措跟其首席執行官張學政不當轉移產能、財務資源和知識產權給一家與安世無關的外國實體有關。
他介紹說,自2023年年底以來,安世主動與荷蘭經濟事務部進行磋商,自願與政府合作解決安世的經濟安全問題。最近,荷蘭政府收到了安世內部存在治理缺陷的嚴重指控,這些指控均跟張學政有關。
2025年9月,安世首席法務官利希滕貝格(Ruben Lichtenberg)和其首席財務官(CFO)以及首席運營官(COO)向荷蘭經濟事務政策部遞交緊急申請,要求對「公司控制權變更及潛在國家安全隱患」啟動審查。
卡雷曼斯在信中寫道:「(安世存在的治理)缺陷對公司的持續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從而危及關鍵技術知識以及在荷蘭和歐洲的生產和開發能力。」
他說,「這帶來了知識泄露的風險,從而導致未來產能的損失,而這些產能對於歐洲汽車、消費電子和國防工業等至關重要」,並稱「這些問題也影響了我們部門與安世半導體之間正在進行的談判」。
隨後,荷蘭政府發布了一項行政令,要求安世及其全球關聯實體在一年內不得對資產、知識產權、業務、人員等進行任何調整。政府表示,這項臨時性禁令不會妨礙該公司的正常生產流程或業務運營。禁令最長有效期為一年。
與此同時,阿姆斯特丹高等法院的企業法庭在收到針對安世高管的起訴後,對該公司發起了調查程序。法庭下令,在調查期間,暫停張學政的安世首席執行官職務,並任命了一名擁有決定性投票權的臨時非執行董事,還將安世的絕大部分股份轉交給法庭指定的管理人進行管理。
卡雷曼斯指出,最等法院的裁決基於其獨立評估,與政府基於《荷蘭貿易和工業法》向安世發出的指令無關。
荷蘭官員:張學政一直在為北京傳遞信息
法庭文件還顯示,張學政未配合荷蘭政府將安世從中資母公司中進行剝離的工作。
對安世來說,如果荷蘭政府不出手干預,該公司可能被禁止與美國客戶及供應商開展業務,同時其生產基地可能被迫遷往中國。但干預行動後會遭致中共的報復。
中共於10月4日發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中國及其分包商出口在華生產的特定成品零部件和子組件。這意味著,安世與位於東莞的封裝工廠斷絕聯繫。
卡雷曼斯曾表示,整個決策過程中,張學政一直在充當向中共政府傳遞相關信息的角色。他希望通過與中方的磋商,最終解除其對安世的芯片出口禁令。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NINGBO, CHINA - MAY 29: A worker checks the frame of a car on the production line for electric vehicle maker Zeekr at its factory on May 29, 2025 in Ningbo, China. China's automakers account for nearly two-thirds of global sales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exports more vehicles overseas than any other country. Zeekr, a pure-electric brand aimed at the luxury market, has seen sales growth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Chinese market and is furthering its expansion into Asia, the Middle East, Latin America, and parts of Europe. The company's plans to enter the US market has faced hurdles due to tariffs on China made electric vehicles. In 2024, Zeekr delivered more than 220,000 vehicles,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Zeekr is among several Chinese EV makers building vehicles in automated factories using robotics power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ongside human workers. Zeekr is owned by Geely Holdings, which also has ownership stake in a number of foreign brands including Volvo, Lotus, and Polestar. (Photo by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國汽車製造商擔心,如果荷蘭與安世的僵局持續下去,在找到任何替代方案之前,他們將面臨供應短缺。圖為2024年5月29日,浙江寧波的極氪汽車工廠的員工正在進行組裝作業。(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加拿大對美中部分進口鋼鋁製品提供關稅減免
Next Article 中共限制稀土出口 中企在歐盟投資再遇寒流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