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08月22日訊】(記者程木蘭、斐珍採訪報導)美國政府研議以「補貼換股權」的模式入股英特爾,並可能將此擴展至其它獲《芯片法案》補助的企業,包括台積電、三星、美光等。此舉可能改變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掀起投資美國潮。學者與產業專家指出,這不僅是政策轉向,更是台灣必須把握的歷史契機。
美政策轉向:從補貼到換股權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週二(19日)接受《CNBC》專訪時直言,此前的美國一直在「免費」發放撥款,卻沒有投資回報,但川普(特朗普)總統想要改變這種局面。
他說,「拜登政府實際上是免費給英特爾和台積電錢,所有這些公司都獲得免費資金,而川普卻把這種做法變成:『嘿,我們想要用這筆錢換取股權。』」
彭博社週一報導稱,美國政府正就收購英特爾10%的股份進行談判。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CNBC《財經論壇》節目中回應:「入股可以轉化為撥款,或許還會增加對英特爾的投資,以幫助該公司穩定發展,在美國本土進行芯片生產。」
盧特尼克還強調,「我們需要在美國製造自己的芯片。我們不能依賴台灣,它離我們9,500英里,離中國大陸只有80英里。所以99%的尖端芯片不可能在台灣製造。」
不過,根據TrendForce(集邦科技)6月統計,台積電在全球純晶圓代工市場占有約三分之二市占,但並非「99%在台灣」。在更廣義的「晶圓代工2.0」領域,包括除了製造外的封裝、測試、光罩等服務,台積電市占率超過三分之一。同時,三星的3納米、4納米、5納米製程已量產,英特爾也有Intel 3、Intel 4、Intel 7等先進製程,供應鏈並非完全依賴台灣。
消息一出,英特爾股價一度飆漲6.97%,而台積電在美發行的信託憑證(ADR)股價則下跌3.61%。
台積電早已國際化結構 在美布局正走上正軌
關於美國商務部「補貼換股權」模式,台積電週四(21日)表示,不評論假設性問題。
事實上,台積電股權結構早已國際化。據統計,其外資持股超過七成,董事會十席中有五席為美籍獨董、一席為英籍獨董。
台新新光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對說:「有人擔心美方介入經營,但台積電與美國的連結本來就深,即使補助換股權,影響也十分有限。」
此外,根據台積電對外訊息,到了2030年左右,約三成的2納米芯片都將在旗下的美國工廠製造,更加深公司與美國在地連結。
台積電財務報告顯示,其亞利桑那州晶圓廠(TSMC Arizona)在經歷了長達四年、累計超過13億美元的虧損後,終於在2025年上半年連續兩季獲利之後正式轉虧為盈,象徵其在美國的製造布局已成功步上正軌。
川普「投資抵關稅」掀全球投資美國潮
川普2.0政府上任以來釋出的重大經貿訊息還包括「對等關稅」與「投資抵關稅」的新秩序,要求各國透過投資與採購換取低關稅。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17日在臉書上直言,台灣在這波投資美國浪潮中不能缺席,他強調,「化被動為主動,這或許是卓越台商再創奇跡的機會」。
謝金河盤點說,阿聯酋宣布投資及採購1.4兆美元,卡塔爾1.2兆美元,沙特阿拉伯6,000億美元,歐盟則投資6,000億美元並採購7,500億美元能源,日本承諾5,500億美元投資+6,000億美元採購,韓國則有3,500億美元投資+1,000億美元天然氣採購。連馬來西亞也宣布投資700億美元、採購1,500億美元。
相比之下,台灣目前除了台積電宣布1,650億美元外,整體規模仍顯不足。
台灣已經歷兩大波投資浪潮:1990年代西進中國大陸、自2017年起近1,700家台商回流投資台灣,謝金河強調,第三波主題則應是「投資美國」。
謝金河表示,經過西進及投資台灣兩波大浪後,台商羽翼漸豐,除了台積電之外,鴻海、緯創、緯穎、光寶科技、漢唐等十餘家台商,都已經宣布在美國鉅額投資。
「賴清德總統可以把這些台商邀集在一起,公開告訴川普政府,投資美國台灣隊已經成型。」他建議,台灣政府可提供融資與租稅優惠予投資美國的「台灣隊」,認為這是不可錯失的歷史契機。
學者:台灣遠離中國(中共)轉向美國的歷史契機
對於謝金河的觀點,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樊家忠予以肯定。他向表示,「離中國(中共)越遠,離美國越近,對台灣都是好事」,這不僅是產業策略,更是歷史轉型。
「要跟美國交朋友,就到美國好好投資。」樊認為,「台灣應與美、日、德等技術與資本強國合作,平起平坐,而不是自我矮化。」
樊家忠分析,台灣已從資金與技術的輸入者轉為輸出者,過去是輸出到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國家,下一步應到美國、日本、德國等大國,這是台灣「開啟新時代起點」的重要契機。
他提醒,台灣社會心態仍存「小國畏縮」的影子,對台積電赴美投資感到焦慮,甚至恐懼其將變成「美積電」,其實是一種扭曲思維。
資深財經評論家吳嘉隆則向指出,台灣工業用地幾近飽和,供水供電壓力沉重,海外設廠是必然。他直言,美國用關稅相逼,其實是台灣的機遇。「赴美投資不僅解決產能瓶頸,更能活用美國的人才資源,對產業升級與競爭力都有助益。」
台灣半導體業者吳金榮表示,美國推動「補貼換股權」不僅顛覆既有的補助模式,也凸顯半導體作為戰略物資的敏感性。股市雖然短線震盪,但台積電以國際化股權與治理結構,已展現承受政策變動的韌性。另一方面,「投資美國」是台灣在地緣政治與經濟安全上的重要課題。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