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訊】(記者劉毅報導)因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農商行)一款理財產品無法兌付,被雅安農商銀行、河南舞鋼農商銀行、青海西寧農商銀行3家銀行告上法庭。
新浪財經等多家媒體11月14日的消息表示,廣州農商行日前發布的一則通告顯示,因「安心回報262號」債券違約,被雅安農商行等三家銀行告上法庭,涉及金額金額合計1.26億元(人民幣,下同)。
據《華夏時報》11月14日消息,「安心回報262號」是廣州農商行發行的一款同業理財產品,該產品預期年化收益4.5%,為其3年,因底層資產中的債券違約,至今未能兌付。了解該案的相關人士表示:「產品到期的時候,(廣州農商行)才和買了理財產品的幾家農商行說沒辦法兌付,原因是底層資產裡有一項資產出現了違約。」
相關農商行的工作人員對廣州農商行的做法表示了不滿:「根據我們了解到的情況,廣州農商行在產品到期前就已經得知了這筆資產無法兌付的情況,但並沒有及時告知我們,在信息披露方面做得非常遲滯,影響了我們的決策時機。」
事發後,幾家銀行的負責人曾到廣州農商行了解情況,協商無果,陸續選擇了起訴,而且「幾家銀行也在考慮在後續訴訟中追加第三方為共同被告。」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稱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社,1998年9月3日成立「廣州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 2009年12月11日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並更為廣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6月在香港掛牌上市。
而廣州農商行9月29日發布的《2025中期報告》顯示:「截至報告期內,本行作為被告訴訟及仲裁金額超過人民幣1000萬元以上的未決訴訟案件共4宗,涉及標的金額約人民幣2.08億元。」
總體來看,廣州農商銀行盈利水平也在下滑。《2025中期報告》稱:「截至報告期末,集團總資產14,067.06億元,較年初增長3.25%;總負債13,044.61億元,較年初增長3.57%;實現營業收入80.37億元,同比增長 9.41%;淨利潤15.10億元,同比減少1.91億元,較上年同期少減4.97億元。」同時,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為6.83%,達13.74億元。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同時,報告期內「本集團逾期貸款510.9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90.20億元;逾期貸款佔比7.12%,較上年末增加2.67個百分點。「
或許是業績不佳,今年10月下旬,《第一財經》和《華夏時報》等媒體報道稱,多名廣州農商行員工在社交平台表示,分支行口頭通知員工要退還自2022年以來的過節費,「人均過節費退還總額約1.4萬元」,按照該行2025半年報所披露的簽署勞動合同員工12,604人推算,總計退費或超1.7億元。
而該行在2022年至2024年的員工人數連續三年下滑,合計裁員769人。
同時,從2019年至今,該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繼康被查;原副行長、首席風險官彭志軍因涉嫌受賄罪被逮捕;原行長助理吳海峰因涉嫌受賄、行賄被提起公訴;曾任廣州農商銀行副董事長、行長的易雪飛也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責任編輯:方曉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今年上半年,廣州農商行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公告截圖)
Previous Article中國越來越多大學生從大一就「績點內卷」
Next Article 中國出生人口持續下跌 教育系統面臨深層危機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