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10月23日訊】(記者鍾元台灣報導)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等多個單位於22日共同舉辦「認識中國」座談會,就「當記憶被刪除,未來如何書寫?審查、禁忌與被刪除的真相」議題,邀請專家與會。分析人士指出,中共刪除歷史事實,台灣人應了解中國的真相。
主持人、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表示,「不同人、不同勢力都在影響我們如何回顧歷史。我們的歷史並非一成不變,反而不斷被重塑,是政治權力競逐的重要場域。」
台灣智庫民調與輿情中心主任郭玫岑表示,目前正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展出的「紅色濾鏡:中國如何讓我們看到它想要的樣子」有兩個互動裝置:「記憶刪除中」與「審查執行中」,邀請觀眾親身體驗中共如何通過輿論控制與審查制度清除人民的記憶、重塑他們所理解的世界。
2025年10月3日上午,「認識中國」特展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揭幕。(宋碧龍/)
郭玫岑說,今年是二戰結束80周年,中國共產黨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記憶重塑工程」,他們對聯合國2758號決議、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宣言的詮釋,已到了「睜眼說瞎話」的程度。
中華民國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21日出席陸委會辦理的「美中競爭下的中國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國際研討會時說,中共運用「法律戰」的混合手段,企圖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中共稱「台灣是中(共)國一部分」,主張「一中原則」,試圖將台灣議題列為中共內政,認為任何其它國家無權干涉。
吳釗燮說,台灣在國防戰力穩步提升的同時,政府也積極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使社會在危機狀態下仍可維持正常運作。他強調,台灣將深化與國際自由夥伴的合作,確保人民了解,在面對中共威脅時,他們並不孤單,台灣有國際友人的支持力挺,也將持續扮演印太區域負責任的一員。
對於中共對台威脅,郭玫岑說,台灣正面臨一波又一波媒體、網絡、在地協力者與國際輿論的認知與資訊攻勢。「只要我們還活著,就有責任去記得、去說出那些真實存在過的歷史。」
中央廣播電台新聞部副理黃美珍指出,新聞是當代歷史的記錄者,他們協助閱聽大眾認識真實中國、守護當代記憶。採訪中國異議人士往往受到各種不可思議的阻撓和妨礙,但他們勇敢而珍貴的聲音令人動容,例如胡佳在遭受監控、完全聽不見記者聲音的情況下,仍進行了長達17分鐘的獨白。
黃美珍說,「這是我永生難忘的採訪經驗」。他們也排除萬難聯繫上戚洪,他在今年中共9.3閱兵前夕向重慶某棟建築物投影「沒有共產黨才有新中國」標語,此抗議行動受到國際關注。
作家謝宜安說,面對中共正在進行的「整肅記憶」大工程,中國已成為只有流言、沒有真相的地方。
此外,郭玫岑說,「紅色濾鏡」展覽旁邊還有「禁書時代」與「二二八事件常設展」兩個展覽,呈現戒嚴時期台灣政府如何通過審查禁錮人民的思想與語言。他們也想邀請大家思考,「當真相被阻斷時,我們要如何書寫自己的未來?」
謝宜安說,台灣直到如今還在消化白色恐怖和戒嚴的負面影響,直到40年後,才有自由慢慢訴說那段歷史,進行「記憶的轉型正義」。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執行長藍士博說,台灣爆發「二二八事件」後,是長達40年的噤聲。大家仍要通過教育、轉型正義和歷史研究來努力呈現真相。
責任編輯:李夢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