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訊】(記者寧海鐘、駱亞採訪報導)繼三年多前推出《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中共當局日前再印發《宗教教職人員網絡行為規範》,強調網絡宗教行為不能反對中共等等。分析認為,這個規定表面上是針對宗教教職人員,事實上針對中國一般民眾,中共害怕人民覺醒。
新規疑事關釋永信落馬
9月16日,中共國家宗教局印發《宗教教職人員網絡行為規範》。其中提到,宗教教職人員不得通過網絡借教斂財;不得以修建宗教活動場所、舉辦宗教活動等名義募捐;不得組織、參與商品營銷、直播帶貨、打賞等經營性活動和商業性表演、演藝活動。
對此,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表示,中共本身就有《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辦法》,這次再出台新規定,應是有所指,疑是針對少林寺釋永信搞出來的亂七八糟的商業化。這也說明中共之前出台的所謂法律法規,對於有權勢有靠山的釋永信之流是沒有效的,現在釋永信倒台了,才又出一個新規,無非就是唱唱紅臉。
少林寺前方丈釋永信近期因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項目資金寺院資產,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被逐出佛門並接受調查。他被指將少林寺變得高度商業化,寺內有不少收費項目。
但李林一認為,當局也會藉此針對正常的宗教活動,作為打壓人權和接下來到處收割罰款的新藉口。
新規針對宗教人員 也針對普通百姓
中共國家宗教局的新規要求,宗教教職人員不得通過網絡直播、短影音、在線會議、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傳教;不得組織、參與網絡法會、禮拜、彌撒等宗教活動,以及燒香、供佛、誦經、受戒、受洗等宗教儀式,等等。
中共官方在多條規定中,特別強調宗教教職人員的網絡行為要擁護中共領導。在傳播訊息時不得含有煽動顛覆國家政權及反中共領導等內容。
該規定還覆蓋宗教教職人員通過境外網站平台實施網絡行為。港澳台宗教教職人員以及外國宗教教職人員在境內實施網絡行為,也參照規定執行。
李林一表示,微信等社交媒體本身已被中共嚴控,中國民眾使用微信本身已有安全問題,許多人都知道。但中共又禁用國外社交媒體,一般人不懂翻牆,所以可能還是許多人使用微信從事宗教活動。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政治學博士林松對表示,這個官方規定表面上是針對宗教教職人員,但也是針對老百姓的。中共在這方面越管越嚴,跟國際社會通行做法格格不入。「西方民主社會都是主張言論自由。微信也是中國老百姓跟外面的世界聯繫的一個途徑,中共現在越來越加緊控制,也影響到中國大陸的老百姓跟其它國家的華人的聯繫。」
大陸獨立學者胡青(化名)對表示,中共這個時候推出這種規定,主要還是因中共意識形態破產,加上經濟形勢不好,很多人尋求一種精神的慰藉,更加傾向於接受宗教信仰方面的言論,「根子上還是中共恐懼人民迅速的覺醒,所以要進行禁止。」
胡青認為,西方以人權、宗教信仰自由為原則的民主國家,由此也更能看清中共反信仰自由、反人權的本來面目。
香港劉牧師則表示,主要是因為內部經濟問題越來越嚴重,外部國際形勢對立,中共對國內各種事務控制必定愈收愈緊,宗教自然毫不例外。
宗教深陷寒冬 中共三年多前已有類似文件
習近平主政被外界專家稱為中國宗教自由的寒冬。
中共在2022年3月已推出了《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該法規定,「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論壇、博客、微博客、公眾帳號、即時通信工具、網絡直播等形式,以文字、圖片、音視頻等方式向社會公眾提供宗教教義教規、宗教知識、宗教文化、宗教活動等信息的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
在美國國會暨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2022年9月13日舉行的聽證會上,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努里・特克爾(Nury Turkel)說,該規定是首例專門針對互聯網上的宗教內容的法規,對許多宗教團體和個人造成了寒蟬效應,特別是給獨立的、未註冊的宗教團體產生了不利影響。
責任編輯:高靜#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習近平主政被外界專家稱為中國宗教自由的寒冬。圖為2023年12月18日,北京,一名男子走過一座屋頂積雪的寺廟。(Wang Zhao / AFP)
Previous Article中國高校畸形考核指標逼教師「貸款上班」
Next Article 大陸一公司集體降薪 最多降50% 引發爭議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