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6日訊】近年來,中國餐飲界的老牌企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閉店潮。尤其是近期,包括口碑極佳的北京「中8樓」、老字號舜和酒店、曾獲米其林殊榮的富臨飯店及民國紅公館,這些經營了二十多年、承載著無數人回憶的老牌餐飲巨頭一個接一個地倒下。
多家20年老牌餐企閉店
從高端酒樓到地域名館,最近頻頻傳出閉店消息。
經營了23年,在北京頗具口碑的雲南菜館「中8樓風尚雲南菜」,8月底在頤堤港店貼出公告,稱租約到期,於9月15日正式閉店。
這家2002年創立於北京潮流地標三里屯、開創了「風尚雲南菜」細分品類的老店,一開店就吸引了白領、年輕時尚的消費客群,是很多人心中最早一批的網紅餐飲店。此次閉店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不少食客的關注和感慨。
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聽到「中8樓」最後一家門店關閉後,紛紛表示惋惜:「太可惜了。北京最好吃的雲南菜館,銅鍋燜飯北京獨一份。」但也有消費者表示,「年輕時候經常去吃,當年很火,味道非常驚豔。但是最近半年去吃,確實有些失望,菜品沒有創新沒有升級。」
從行業來看,近年酒店業經營普遍承壓。同樣有著23年歷史背景的山東知名餐飲酒店舜和集團,旗下「濟南舜和酒店」泉城路店,也在9月22日撤下了招牌。
《新黃河》報導,近日在該門店看到,酒店已豎起圍擋,門口兩輛貨車上裝滿各種板材及砂石物料,一樓裝修已拆卸完畢,仍有部分工人在場。
據周邊商戶介紹,該門店決定閉店已近一個月。舜和酒店其它門店工作人員也表示,泉城廣場店關店已一段時間。
舜和集團旗下包含「舜和巴西烤肉」「舜和德國餐廳」「舜和海鮮」「舜和鼎秀」等多個知名餐飲品牌,其中酒店餐飲營收占比超過75%。
舜和國際酒店2024年營業額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了15%左右,同時餐飲客單價也下降了10%左右。
今年夏天,星級酒店上街擺攤成為潮流。7月份,舜和集團就因董事長任興本上街賣快餐的視頻迅速出圈。視頻中,任興本與員工一同出現在快餐售賣現場,手拿大勺為顧客盛菜,並介紹稱餐品均價為12.7元。
在上海經營26年的老牌順風大酒店,今年陸續出現閉店,大眾點評顯示目前已經暫停營業和歇業閉店的共計8家。
米其林餐廳也難自保
不僅知名菜館,老牌餐企的倒閉危機也籠罩在米其林光環之上。
9月15日,香港傳奇米其林三星富臨飯店在內地的唯一分店──北京米其林一星餐廳富臨飯店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戰略布局調整」,將於10月15日起正式終止營業。富臨飯店1974年在香港創立,多次蟬聯米其林三星。北京分店開業於2022年,與總店相同,主打燕鮑翅,人均466元。
另一知名米其林餐廳,南京「民國紅公館」,也被爆所有門店以及旗下公館咖啡、行宮等多家店鋪在大眾點評平台上均已處於「暫停營業」狀態。有網友爆料稱,紅公館夫子廟、老門東等門店大門緊閉,還有部分門店被貼上了「欠費停電通知書」和「燃氣欠費停氣通知書」。
前段時間,廣州老牌火鍋「一哥澳門豆撈」在官方公眾號「一哥豆撈」上發布消息稱,自2025年4月30日起,其高德置地店將正式停止營業,另一門店荔灣領展店也在3月底官宣閉店。創立於2007年的一哥豆撈,主打港式打邊爐,曾是老廣心中的「白月光」,目前其品牌僅剩一家門店營業。
越來越多經營10年到20年以上的老牌餐館,今年開始陸續宣布退場。
焦慮的老牌餐企集體「過冬」
「餐飲老闆內參」報導,從老牌飯店、老牌餐廳到中高端精緻餐飲,這類餐企背後,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正餐業態。它們「船大難掉頭」,焦慮感會更重。它們在經歷三年新冠(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後,到目前步步走向閉店乃至倒閉退場的結局就體現了這點。
南京紅公館閉店、退場的原因,其創辦人吳斌在朋友圈提到:重金投資失敗巨額虧損,負債經營,內部管理漏洞,借高利貸被套利貸。
業內人士表示,「運營成本太高,每天幾桌客人根本hold不住成本,現在的餐飲市場環境變差,有許多好餐廳關門實屬無奈之舉。」
紅公館倒下只是一個縮影,但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實際上中高端餐飲的倒閉潮,從2024年乃至2023年就已經開始。
在經濟下行、禁酒令政策下,他們的核心客群捂緊錢包,商務宴請、高端聚會的需求出現萎縮,支撐中高端餐飲收入的「大單消費」減少。
責任編輯:方曉#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A signed reading "closed" is displayed on the window of a business in Islington neighbourhood, centre north of London, on February 10, 2023. - Britain's economy has narrowly avoided recession, official data showed on February 10, 2023, but British finance minister warned it was "not out of the woods yet" over surging inflatio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registered zero growth in the final quarter of last year, in line with expectations after shrinking 0.3 percent in the previous three months,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NS) said. (Photo by Daniel LEAL / AFP) (Photo by DANIEL LEAL/AFP via Getty Images)
示意圖。(Daniel Leal/AFP /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大陸知名博主「藍戰非」多個帳號被禁關注
Next Article 林佳龍見加國安事務訪團 盼合作實踐自由印太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