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訊】(記者紀語安綜合報導)美國製造業如今正處於數十年來最脆弱的時刻。過去為了追求低成本與高利潤,美國產業外移,將關鍵的採礦業與製造業拱手讓給中共。如今要重建本土製造供應鏈,必須依靠美國政府強而有力的介入與支持。
自1990年代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開始過度依賴全球化效率。特別是北京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企業為追求低成本與高利潤,逐步放棄國內產能,將關鍵的產業外移到中國大陸,使美國本土的製造業越發脆弱。
中共近期再次限制稀土出口,突顯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稀土武器化
中共將稀土武器化始於2011年。2023年針對拜登政府芯片禁令,中共又將稀土武器化。目前在與川普(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戰中也反覆使用「稀土牌」。
全球70%的稀土由中國開採,其餘30%主要由緬甸、澳洲和美國開採。然而,全球開採的90%稀土卻由中國化學加工提煉,且中國大陸生產的稀土磁體約占全球供應量的90%。
稀土磁體是現代製造業的關鍵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飛機、半導體製造設備、醫療儀器、機器人以及各類軍事裝備中,是支撐高科技產業的重要金屬原料。
疫情喚醒美國 企業啟動「供應鏈復興」
直到新冠疫情爆發,美國才驚覺製造業空洞化的風險。彭博社撰文分析,事實證明,製造業與礦業的空洞化不僅重創中產階級勞工,也削弱了國家安全。或許一些美國人已經遺忘,但中共領導人非常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之所以獲勝,是靠著美國強大的工業與製造能力。
要讓美國的產業復甦,美國人必須集體付出努力。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撰文直指,美國「已經沒有時間浪費」。
戴蒙宣布,摩根大通將成立「安全與韌性倡議」(Security and Resiliency Initiative),未來十年投入1.5兆美元資助關鍵礦業、能源與製造業,涵蓋軍工與製藥領域,強化產業鏈的安全性與自給能力。
美國著手建立稀土供應鏈
所幸,美國已著手建立從採礦到磁體製造的完整稀土供應鏈,依目前的進度,可能還需數年才能完成。彭博社建議,這個速度必須加快,這表示政府需要投入更多支援。
目前,美國國防部決定投資4億美元給稀土生產企業MP Materials,這是一項新的里程碑。本月,美國防部加碼提供1.5億美元貸款,承諾收購MP Materials生產的所有稀土磁鐵,並訂定釹、鐠的10年價格底線,防止中共以削價作為市場武器。
MP Materials目前正在德州沃斯堡(Fort Worth)建立稀土磁鐵工廠。Noveon Magnetics則在距此約220英里的聖馬科斯(San Marcos)經營全美唯一一家稀土磁鐵工廠,年計劃產量達2,000噸。
然而,中共壟斷稀土資源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彭博社指出,除了建立本土供應鏈之外,美國應鼓勵加拿大、澳洲與墨西哥等盟國加速推動稀土生產與提煉計劃,必要時可參考投資MP Materials的模式,提供盟國貸款、投資與價格保障。
例如,川普政府曾推動於阿拉斯加興建一條211英里長的道路,以開發偏遠的安布勒礦區(Ambler Mining District),並入股加拿大的Trilogy Metals公司,該公司主要開採銅、鈷、鎵、鍺等金屬。政府部門還向加拿大的Lithium Americas提供貸款並入股,啟動內華達州薩克帕斯(Thacker Pass)鋰礦開發計劃。
美國在能源上需吸取稀土教訓
從1990年代至今,中共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逐步取得主導地位,對此,世界各國大多袖手旁觀。中共藉由補貼與寬鬆的勞動、環保監管,壓低稀土生產價格,迫使美國及其它國家本土生產商倒閉。由於礦業在歐美國家被視為高污染又危險的行業,在歐美缺乏支持,也讓產業加速流失。
如今中共與俄羅斯、朝鮮與伊朗的戰略合作,更令依賴中方供應稀土成為歐美國家的國安風險。
彭博社文章表示,當中共有條不紊地在全球擴張影響力時,美國卻安於進口低通脹商品,享受著長期接近零利率的時代。如今,美國必須正視依賴中方供應稀土的局面,這個尷尬處境也警示了美國的能源政策。
若在未建立自主產能之前,貿然淘汰美國國內石油與天然氣,全面依賴中方主導的風力、太陽能與鋰電池產業,美利堅恐將再度陷入「能源依賴中共」的戰略陷阱。
彭博社文章警告,美國不能在其它經濟關鍵領域重蹈依賴中共的覆轍,將能源安全拱手交給中共,將造成更大的國安威脅。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2025年7月11日,拉馬科資源公司(Ramaco Resources, Inc.)計劃於懷俄明州蘭徹斯特(Ranchester)附近的布魯克煤礦(Brook Mine)開採450噸以上的稀土。布魯克煤礦占地4500英畝,其煤炭中含有釹、鉨、鏑、鋱等稀土元素,亦包含鎵、鈧、鍺等關鍵礦物。(John Haughey/大紀元)
Previous Article微軟等科技巨頭加速供應鏈去中國化
Next Article 十一消費創新低 中國光棍節促銷延長至五週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