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訊】(記者李淨、顧曉華採訪報導)今年7月以來,內蒙古遭遇近70年來最強降水,全區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當地村民被迫撤離,房屋至今仍浸泡水中。受災村民披露,哈素海退水渠潰堤系水庫泄洪所致。此外,當地山洪造成多人遇難,但官方掩蓋消息。
罕見暴雨突襲內蒙古草原
根據官方通報,自7月23日起,內蒙古地區遭遇一場持續強降雨,總降水量打破1956年以來的歷史紀錄。這場被譽為「世紀暴雨」的罕見天災,對長期乾旱的土默川平原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位於大青山南麓的土默川平原,黃河流經縣域37.5公里,大黑河、什拉烏素河等多條季節性河流在此匯聚。7月下旬以來,黃河一級支流大黑河及哈素海退水渠水位持續超警戒線,多處堤壩出現潰口。
據大陸媒體報導,7月28日8時許,位於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右旗的哈素海退水渠因暴雨泄洪發生決口,大片農舍農田被淹。8月9日,該洩洪渠再次出現一處40米長的堤壩潰口。托克托縣、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等地受災嚴重,上百萬畝農作物被淹沒。
然而,官方報導卻將焦點置於當地官員如何親臨一線指揮防汛,並築起堅不可摧的「鋼鐵大堤」。但災情背後,卻隱藏著被官方掩蓋的真相。
村民質疑:泄洪釀成人禍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敕勒川鎮枳幾梁村的災情尤為嚴重。10月11日,當地村民劉錦(化名)向反映,8月29日發生的堤壩潰決系水庫泄洪所致,而非單純的自然災害。
「就是泄洪導致的決堤。」劉錦表示,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數百戶村民措手不及,「村民的房子還在水裡泡著呢,我們家房子就是在水裡泡著,一百多戶人家無家可歸。」
撤離時的倉促,讓許多家庭來不及轉移財物。「撤離時家裡的東西哪能搬得出來,全在水裡泡著。」兩個月過去,災區的積水狀況依然嚴峻。
劉錦描述,截至目前,水淺的地方有八十厘米深,深處達到一米五左右。「沒有地方退水啊,農田裡的水都是滿的。」排水系統的癱瘓使得災後恢復工作進展緩慢。
更讓當地村民憂心的是,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這場災難的規模超出了當地歷史經驗,而泄洪決策是否合理、預警是否及時,成為村民心中難以釋懷的疑問。
中國奇觀,3025/7/24/,呼和浩特旱的起灰的地方,城市也內澇了!網友戲稱:湖和浩特!
網友作詩一首:
蘇區千城排水難,
暴雨襲來浪滔天。
多學德國建青島,
莫怪氣候太極端。 pic.twitter.com/6wRR25zDEj
— 羅翔/破幕推牆 (@POMTQ) July 26, 2025
天災人禍 信息遭封鎖
與此同時,另一場悲劇也在內蒙古上演。巴彥淖爾市應急管理部門曾於8月17日通報,烏拉特後旗爆發山洪,導致10名野外露營者遇難、2人失聯。
大陸民眾紀先生向透露:「現在消息封鎖得很厲害,死了這麼多孩子,家長都發不出聲音,官方也沒有更多的報導。這些遇難者是大學生還是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都沒有明確交代。」
該村民反映信息傳播受到限制。「我們向外面發視頻都發不出去」,「政府沒動靜,你沒看到評論區都被刪完了。」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外界對災情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力量的救援介入。
呼和浩特土左旗照相館 pic.twitter.com/JrdDrkGr0C
— 海外爆料 (@zhihui999) August 12, 2025
政府救災遲緩引發民怨
災後救助工作的推進速度引發了受災群眾的廣泛不滿。據村民反映,「現在房子定損還沒定,政府什麼動靜都沒有。」積水問題始終未得到有效解決,「水一直沒有往外抽,一直在泡著。」
目前,部分村民在外租房,還有一些人暫時住在村衛生院和養老院。應急物資供應同樣捉襟見肘,「發大水沒有給我們發物資,就給了每家八斤大米。」這與災情的嚴重程度形成鮮明對比,讓受災群眾倍感失望。
當前,受災村民最關心的是住房和生計問題。「我們老百姓能怎麼生活?先看房子怎麼解決吧,莊稼沒有了就外出打工。」劉錦向道出了災民的普遍心聲。
農作物的大面積受損,意味著今年的收成已成泡影,許多家庭失去了主要經濟來源。然而,在信息不透明、救援響應遲緩的情況下,受災村民的重建之路充滿未知。
責任編輯:孫芸#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今年7月以來,內蒙古遭遇近70年來最強降水,全區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當地村民被迫撤離,房屋至今仍浸泡水中。(視頻截圖)
Previous Article哈佛經濟學家:中共打稀土牌將削弱其壟斷地位
Next Article 【時政春秋】北京升級稀土戰 背後原因為何?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