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6日訊】(記者李冰綜合報導)隨著中國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披露,公募基金公司2025年上半年經營業績浮出水面,行業分化加劇,多家公司淨利潤下降或出現虧損,中小型機構盈利壓力增大,部分需依賴股東支持維持運營。
根據Wind數據,在淨利潤5億至10億元(人民幣,下同)梯隊中,三家基金公司出現營收增長但淨利潤下滑的情況。天弘基金上半年淨利潤9.17億元,同比下降2%;招商基金淨利潤7.89億元,同比下降6.81%;華安基金淨利潤5億元,同比下降3.67%。
淨利潤1億至5億元的基金公司中,7家淨利潤出現下滑。其中,華泰柏瑞基金淨利潤2.04億元,同比下降36.16%;匯添富基金淨利潤4.8億元,同比下降30.43%;交銀施羅德基金和大成基金淨利潤同比降幅均超過15%。
淨利潤0至1億元的基金公司數量最多,盈利增速分化明顯,部分公司淨利潤大幅下降。信達澳亞基金上半年淨利潤僅378.36萬元,同比下降75.9%;東興基金淨利潤513.53萬元,同比下降76.32%;國金基金淨利潤246.44萬元,同比下降81.37%。
虧損情況尤為突出,已披露數據的基金公司中,至少9家上半年未能盈利。其中,南華基金和浙商基金由上年同期盈利轉為虧損,南華基金虧損617.92萬元,浙商基金虧損1,050.83萬元。其它機構雖虧損收窄但仍處於負值,如東海基金虧損93.61萬元、蘇新基金虧損2,669萬元、紅塔紅土基金虧損2,206.68萬元、九泰基金虧損1,773.17萬元、華西基金虧損1,017.91萬元、瑞達基金虧損424.34萬元、江信基金虧損1,362.61萬元。
江信基金虧損形勢嚴峻,其股東國盛證券披露,已同意提供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借款,用於補充日常營運資金,並將前期1,500萬元借款延期,合計借款或達4,500萬元。
從28家已公布業績的基金公司看,虧損機構多為中小型,華西基金、浙商基金、江信基金虧損超過1,000萬元,蘇新基金、瑞達基金、南華基金也出現淨虧損。這些公司普遍業務單一、競爭力不足,在市場競爭中面臨掉隊風險。
責任編輯:葉梓明#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示意圖。圖為上海證券交易所。(Yifan Ding/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黃子韜首度公開情定徐藝洋內幕 遭陳喬恩吐槽
Next Article 【新聞大家談】中共一直進行「器官外交」?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