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2025年10月21日訊】四中全會前夕,9名上將集體落馬,中南海掀起政治颶風!習近平的軍權還能撐多久?中共政局還會發生哪些意料不到的變化?
四中全會前9上將被查 打破三項紀錄
10月17日,中共國防部通報,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前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等9名上將被開除黨籍、軍籍,罪名是「嚴重職務犯罪、數額特別巨大」。
要知道,這9個人可不是一般人,全都是習近平一手提拔的「嫡系」,而且其中好幾人出身福建31集團軍,也就是外界常說的「習家軍核心圈」。
這次公布打破了幾項紀錄,可以說史無前例。
第一,一次性批處理數量最大。同時通報9名上將被查,打破了「單一事件」調查上將數量的天花板,相當於軍隊高層「一網打盡」,涉及火箭軍、海軍、空軍等多軍種核心將領。
第二,最短時間內曝光速度最快。全會前夕「閃電式」集體曝光,打破以往「低調處理」的慣例。
第三,影響最廣的高層親信清洗紀錄,清一色是習近平提拔的親信,習家軍落馬,導致習成了「光桿司令」。時機也很敏感,打破了「全會前維持穩定」的政治潛規則,暗示權鬥超出外界想像。
這9個「習家軍上將」倒台,坐實了此前的傳聞,像網友說的,「再次證明所謂的謠言就是遙遙領先的預言!最後的謠言大概率即將成真。」也可能成為反習派攻擊習近平的理由。
這次通報的時間點非常異常,離四中全會相隔兩天,完全可以在四中全會上官宣的,搶在四中全會前,足以說明事件詭異。
《人民報》專欄作家古成分析說,通報由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宣布,而不是中紀委或中組部,這一點耐人尋味。分析認為,這說明軍方已經被張又俠掌控,繞開黨務系統直接下手,拿下苗華與何衞東出於對習近平的打擊。
而這9個落馬上將,全是習近平的「嫡系部隊」,出身福建31集團軍,如今一夜間全軍覆沒。這意味著習近平的軍中布局被「外科手術式」連根拔除,張又俠的出手是元老派穩定局面的關鍵一步。
習家軍苦苦掙扎 遭連根拔除
習近平近期通過推動稀土管制、炒作外交議題等手段試圖轉移內部壓力,但隨著健康傳聞、胡錫進發聲批評言論管控,以及人大罷免多名代表,種種跡象表明四中全會前的權鬥已白熱化。
之前有消息說,這9人都是習家軍反撲,想奪回權力,遭到黨內元老和張又俠清洗。
專欄作家鍾原分析,習近平陣營一直在苦苦掙扎。10月14日起,新華社密集刊登「習近平經濟思想」系列文章,乍一看,像是要在四中全會前重新塑造「領袖權威」,但仔細一看,卻口號居多,顯得蒼白無力,比較詭異的是,文章配圖沒有習近平現身的照片。新華社還登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實踐與啟示述評」系列文章,文中提及習近平之處大幅減少,更多以「黨中央」取代,更像在儘量淡化中共黨魁的宣傳。這兩個同時發出的系列文章,背後更像是兩個不同聲音在較勁。
鍾原警告,這次軍中行動其實就是提前「亮劍」,如果四中全會正式攤牌,習近平和他的親信可能被迫下台。軍方的信號清楚:如果習不按劇本行事,下場就和這9人一樣。
獨立評論人杜政在《上報》撰文指出,習近平提拔的人紛紛落馬,直接削弱了他的權威。有人說是習自己拿掉自己人,也有人說是別人整肅他的人,但更像是別人迫使他拿下自己人。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到四中全會,這會讓全體中央成員笑話,這是習的一種奇恥大辱。
我覺得,反習派可能會以「帶病提拔」「識人不明」為由,逼習近平辭去軍委主席職務。我們從四中全會補上的人選,可以觀察到中共政局變化。中央軍委委員從7人減少為4人,四中全會是否會增補軍委委員和軍委副主席,人選又是何人?如果接替的人更靠近張又俠,說明習近平在軍中的掌控力正在被削弱。
時評人王赫在《》撰文指出,這次官宣標誌著四中全會的政治格局已經「定調」,習近平正處於高危時刻。
文章分析,2022年二十大時,習近平權勢登頂,一舉清洗團派、讓胡錦濤被架出會場,風光無限。但是,習自己昏了頭。例如,他在「二十大」前夕親自指示升級迫害海外法輪功,從而物極必反。
習近平連番左傾、過度清洗,濫用權力引發黨內反彈;李克強之死與火箭軍案更是轉折點,使黨內元老人人自危,習近平成為眾矢之的。
表面上張又俠曾被邊緣化,但憑藉紅二代背景與軍中根基,成功在暗中翻盤。關鍵信號出現在去年春天,習近平的軍中「大祕」鍾紹軍被調出核心圈,轉任國防大學政委,那一刻起,軍權開始旁落。
隨後張又俠連環出手,從苗華到何衛東接連倒台,徹底摧毀了習的軍中支柱。
如今看來,張又俠與元老集團已掌控局勢,四中全會的關鍵任務是「善後定局」。如果習近平配合,或可留名無實權;如果繼續頑抗,可能在會場上被當場拿下。不排除四中全會出現類似胡錦濤被架走的戲劇性場面,成為權鬥高潮。反習派也可能對習以其之道還治其身。
九上將齊倒 如林彪墜機
專欄作家王友群形容,這次事件的衝擊力,堪比當年的林彪墜機。當年,受到打擊最大的是毛澤東,現在受到打擊最大的是習近平。
他認為,這9人都是「習家軍的頂梁柱」,尤其是何衛東,被習近平破格提拔為軍委副主席,卻僅兩年多便墜落谷底,成為中共史上任期最短的軍委副主席,這讓習近平顏面盡失。
王友群指出,苗華是習軍中「政治建軍」的總操盤手,堪稱「政委中的總政委」,如今也被拔除,相當於把習的軍中體系連根掏空。
火箭軍四任司令全部落馬,從魏鳳和到王厚斌,「四連錯」的結果,徹底粉碎了「習氏神話」。
他說,這場人事崩塌意味著習近平過去13年苦心打造的軍權基礎轟然坍塌。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
時評人周曉輝在撰文指出,何衛東等9名上將在四中全會前夕被拋出,標誌著中共內部的權力鬥爭已進入攤牌階段。他分析,這些人都是習近平在軍中的嫡系或福建舊部,如今集中被清洗,意味著四中全會可能迎來重大人事震盪,習近平極可能被迫交出軍委主席與總書記職務,僅保留國家主席頭銜。
更耐人尋味的是,官方給出的罪名是「經濟犯罪」。
這是典型的「政治問題經濟化處理」——像房峰輝、張陽、劉亞洲這些人,當年也是以貪腐罪名落馬,但真正原因都是挑戰最高權力者。這種操作就是為了避免民眾看出高層分裂、掩蓋政治清洗的實質。
我們看到,這次四中全會是中共內部三股勢力在較量:第一股,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習家軍;第二股,是以溫家寶、汪洋、胡錦濤等退休元老為首的反習派;第三股,是以張又俠、劉源為代表的軍方勢力。
軍方如今成了左右權力天平的關鍵力量。何衛東、苗華相繼落馬後,軍方和元老派幾乎結成聯盟,對習形成雙重夾擊。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也預測,四中全會前或將有突發事件,例如宣布習近平「主動辭職」或軍方提案罷免。他認為,這種劇本並非空穴來風,類似先例曾在江澤民延任軍委主席時上演。如果習拒絕讓步,不排除爆發政變式「非常事件」。
此外,時事評論員李林一評論說,本次全會中央委員出席率將成為權鬥規模的重要信號。如果出席驟減、缺席名單異常集中,意味著「高層地震」已成定局。
蔡奇成權鬥關鍵人物
獨立時評人杜政18日在台灣《上報》撰文指出,四中全會前夕,中共內部不僅存在「去習化」的暗流,更有「蔡李鬥」的權力暗戰在發酵。
他透露,中共官場流傳已久的傳聞顯示,總理李強與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明爭暗鬥,幾乎成了官員之間私下的談資。蔡奇憑藉掌控中辦、宣傳與保健系統的權力,壓制李強的行政空間,甚至修改總理出行規格、取消記者會、切斷同框鏡頭,全面凸顯習近平的「一尊地位」。
蔡奇的地位本來應該是在總理李強之下,但是他憑藉國安系統和保黨的安全為由,步步進逼,擠壓和剝奪了李強的權力。
杜政分析,蔡奇已是「史上最強中辦主任」,其權力實際超越總理李強。他在政府系統安插親信,包括兒子蔡爾津進入發改委任職,等同在國務院設「監聽哨」。此外,蔡奇還主導了「最嚴禁酒令」等運動,卻導致民怨沸騰、地方經濟受損,最終不得不「爛尾」收場。
杜政直言,如今蔡奇與李強的鬥爭已公開化,而在習近平身體狀況惡化的背景下,蔡奇和李強很可能成為下一輪權力繼承的直接競爭者。一旦習近平倒台,蔡奇也難逃覆滅的命運。
分析:四中全會暴露「防禦型政權」
匯總多位學者觀點指出,這次四中全會的主題表面上是「十五五規劃」,但實際上,是一場關於中共權力布局與統治邏輯的深層博弈。
北京媒體人張凡表示,估計除了處理幾個要開除黨籍和中央委員的人,不會有大動作。他認為,中共現在的狀態,是要保持穩定。因為國際局勢對習、對中共太不利,中共只會作繭自縛,難有如當年抓「四人幫」般的破局力量。他認為,中央軍委出現大量人員空缺,此次四中全會能增補三人已經不錯,但難預測是否落實。
前中共官喉《人民日報》記者趙任指出,中共當前的政治狀態是「戒備大於信心」,所有政策與宣傳都圍繞「安全」展開,從防資本外逃、防官員叛逃到防社會情緒失控,安全取代發展成為政權的主軸。他指出,中共正在從「增長邏輯」全面轉向「防禦邏輯」,核心目標已不再是治理國家,而是確保權力結構不被撼動。
四中全會前氣氛緊繃:央企員工被禁出國
就在四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共當局再度升級出境管控,從金融機構到央企全面「凍結出國審批」,多家單位已口頭執行「出國一律暫停」的措施。
北京多名央企員工透露,10月初起陸續接獲通知,要求上繳護照、暫停簽證申請,甚至取消既定出差計劃。一名員工表示:「現在出國審批全停了,連普通職員都被要求交護照。」
受影響最早的是涉外、能源和金融領域央企,隨後交通、建設、科技類企業也相繼被納入。消息人士稱,這些限制多為「先執行後成文」,尚無正式文件,但執行力度極嚴。一位曾任外事主管的央企退休幹部指出:「中央一旦進入『穩控期』,下級就會提前凍結出境,以免出事。」
多位體制內人士認為,此舉與四中全會的政治安保有關。政策研究人員程為民分析說,這已超出防貪腐範疇,而屬於「政治安全」控制,尤其針對掌握海外資金與能源項目的人員。官方強調「風險防控」,實質是擔心高層權鬥時期出現「非受控出境」或機密外洩。
美財長批李成鋼:戰狼外交失控
軍方清洗的同時,中共內鬥外溢,影響中美關係。《金融時報》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10月13日表示,習近平可能不知道稀土協議的宣布,北京政府部門之間存在著爭鬥,影響了美中談判。
他說,中共商務部與財政部之間存在嚴重分歧,尤其是副總理何立峰的下屬李成鋼更具挑釁性。強硬派是商務部和國家安全部,而國安部在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台灣學者沈明室對分析,貝森特的說法揭開了中共內部的裂縫。習近平可能已經無法完全掌控經濟系統,強硬派正藉機主導外交與貿易談判。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則指出,中共對稀土出口的收緊與隨後的「軟化表態」,反映北京在極度脆弱的經濟狀態下,只能在政治壓力與現實危機中兩頭搖擺。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教授更預言,四中全會可能出現「鷹派與鴿派的大亂鬥」,而真正的焦點在於習近平能否維持權威與連任穩定。
10月15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更是罕見點名批評中共官員,他說,中共商務部副部長、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在8月底訪美時,不請自來,還口出狂言。
美方知情官員透露,李成鋼在會談中情緒激動,甚至揚言若美國「不如中方所願」,將讓美國「嚐嚐地獄之火」(hellfire)。他還暗示北京將採取「超出預期的報復措施」,儘管未明說稀土出口,但後續事態證明其威脅並非空談。
貝森特嚴厲譴責李成鋼行為失控,在會談中不僅「未經安排、不請自來」,還當面威脅稱如果美國對中方船舶徵港口費,北京將「引爆全球混亂」。他說,這不是正常的談判溝通,而是赤裸裸的脅迫。
貝森特批評中共的「戰狼外交」損害自身形象,並質疑中共,有本事切斷稀土出口,為何不切斷芬太尼毒品流通?他強調,如果北京繼續挑釁,美國將全面推進對華100%關稅政策,必要時與盟友共同脫鉤。
對於四中全會前,9上將被開除黨籍、軍籍,你怎麼看?這次會議,會不會成為習近平的「權力轉折點」?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歡迎訂閱GJW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2ebXA2yTPUSg631de0c
——《唐青看時事》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