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1日訊】(記者程靜、特約記者常春採訪報導)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剛剛過去的高峰論壇上高調接待俄羅斯總統普京。專家分析,中俄有一致目標,但利益不同,又有不同的算計。習近平避免跟西方正面硬碰,並不敢真上普京戰車。雖然中俄欲挑戰國際秩序,但無具體步驟。
一帶一路縮水 習需要普京站台
為期兩天的中共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10月19日閉幕。外界注意到,與上屆相比,與會嘉賓人數下跌,與會的國家領導人數也下跌,與會的國際組織數量更是斷崖式下跌,只有30多個,上屆有92個。
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此論壇成為唯一的大國領導人。習近平高調迎接,普京則恭維其「世界領袖」。入場時,習普並肩前行,其他國家領導人跟隨其後。兩人互稱「好朋友」、共同讚許「一帶一路」的10年成就。
中俄還安排了大會談,小會談,私密會談。俄媒說,普習兩人在約一個半小時的正式會談後,習近平再邀普京「喝茶」,又談了一個多小時。在結束訪華行程記者會上,普京透露與習「討論了一些非常機密的問題」。
美國法律學者虞平。(受訪者提供)
獨立時評人、法律專家虞平21日對分析,「習近平肯定希望普京過來,因為你看,這次的一帶一路邀請的各國領導人,歐洲幾乎是沒有了,只有匈牙利總理維克多‧奧爾班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但這兩個都是無關緊要的歐洲國家。」
「而過去,第一屆和第二屆都有希臘,甚至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與。」虞平說,「在這樣一個本來就是人氣不太高的情況下,北京當然希望普京過來。」
與西方關係惡化下 中俄有一致目標
普京也需要習近平的邀請,擺脫孤立狀態。今年3月,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京發出逮捕令,指控普京對在烏克蘭的戰爭罪行負有個人刑事責任。普京迄今除了訪問前蘇聯國家外未出訪過。
「當然中俄雙方有一致的目標,目前雙方都跟西方關係惡化的情況下,要抱團取暖。第二個,雙方也需要在經濟上有一定的互補。」
虞平分析,「對俄羅斯來講,特別是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遭到西方非常強烈的制裁。在這個情況下,他的經濟以及軍事上都需要有非常重要穩定的合作夥伴。」
而中國,「在川普的後期就已經跟西方開始了貿易戰。後來逐漸演變成意識形態的對抗,所以在經濟上,特別是在高科技封鎖下,北京也需要有一個盟友來抗衡西方。在這個大前提下,雙方就結成了同盟。」
去年2月普京訪問北京,與習近平宣稱「中俄友誼無上限」,之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9月,時任中共人大委員長栗戰書訪問俄羅斯,俄方說,栗戰書表示支持俄羅斯,承諾「從不同的方面給予策應。」
虞平認為,這也表明當時他們就已經有這樣的共識。就是合作沒有上限,這次請普京過來,也有這樣一個含義。
「但是結合過去幾個月北京的行為來看,其實他們已經意識到,在和西方的競爭當中,中國不太可能得到西方的最高科技援助,以及在金融體系裡面,也沒法得到過去加入WTO以來所得到的那些好處。」
所以,虞平說,「在這個意義上講,北京兩個月前利用了那個金磚五國會議,並且又邀請了六個新的國家加入,顯然是準備形成一套跟西方的經濟體相抗衡的舉措。」
「而在這個舉措裡面,俄羅斯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所以,雙方在這個前提下就進行合作,那麼這一次普京到中國來參加峰會,那當然就是雙方利益的結合。」
中俄基本利益上有衝突
不過,中俄關係非常微妙,一方面互相依賴,另一方面又存在猜疑或者不信任的因素。
虞平指出,「中俄在雙方的大目標上雖然有相似度,但是不完全一致。」
「俄羅斯,按照普京說法是要恢復偉大的俄羅斯,那中國,按照習近平講法,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這兩個復興或者偉大的再重現,就是有矛盾的。」
所以,中俄在基本利益上有一些衝突,「正因為這個原因,普京這次來,為了俄羅斯的經濟以及軍事上的目的過來參加峰會,跟習近平有很深入的會談。」虞平認為,「但中國的目的,可能不會完全滿足普京的這個要求。」
10月18日習近平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說,「不搞意識形態對立,不搞地緣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團政治對抗,反對單邊制裁,反對經濟脅迫,也反對『脫鉤斷鏈』」。
虞平認為,「習近平的基調定位在經濟問題上,沒有過分強調國際政治或者地緣政治,所以在這一點上,我想習近平也是做了一些調整,就是不希望讓西方感覺到中俄緊密結合,全面對抗西方。」
習避免跟西方正面硬碰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下滑。虞平表示,在經濟上面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習近平要防止跟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脫鉤。
「因為現在一帶一路也好,還有金磚集團也好,加了六個國家,十一個國家也好,它基本上是一種南南合作,那中國算是這些國家裡最發達的,但是人均GDP也就一萬多美金左右,所以剛剛進入中等發達國家。」
而且,「中國經濟發展又不平衡,特別是最近歐美跟中國的關係降溫,產業鏈外移以後,中國的經濟面臨很大的困難。」
虞平認為,避免跟西方正面硬碰,這也是北京的一個國家戰略。「因為北京知道自己的實力還不夠。另外一方面,中國也要爭取更多的國家支持,支持這個所謂的一帶一路,或者中國一些其他在國際上的具體議題。」
「為了贏得很多國家的支持,他也不能跟西方正面硬槓。從這一點上,雙方的利益是有一定區別的。
「按照現在習近平的這個主旨發言,就是要把政治結盟跟軍事結盟的性質淡化,不管他是不是結了盟,但是他不想讓西方知道,也不想讓西方認為是這樣的結盟。
「所以雙方在根本利益上面不完全一致,我覺得這是一個基本事實。」
習的算計:強調經濟合作 淡化軍事結盟
此外,俄羅斯經濟越來越依賴中國。自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俄羅斯遭到西方強烈譴責和制裁。據中國海關數據,今年前三季的中俄貿易額超過1760億美元,同比增加約30%。普京這次在北京也表示,希望兩國貿易額於今年底達到2000億美元。
虞平說,「習近平把所有的重點關注在經濟發展上面,包括對西方的批評上,也是局限於西方在經濟上面單邊制裁,到一個所謂的脫鉤斷鍊這種說法。」
在經濟方面,「中俄可能會加強中俄進一步交往,特別在戰略資源方面,比如說能源方面,還有一些製造方面,可能會和中國加強密切的聯繫。」
「習近平是想強調經濟,這樣的話,淡化跟俄羅斯的所謂軍事結盟或者是政治結盟。」
很多觀察家認為,中俄結盟反對西方。虞平認為,「雖然他們有這樣的趨勢,可能在某種意義上是結了盟,但是,他不想讓西方感覺到,這是中俄之間的軍事集團或者是政治集團,對抗西方。
「因為西方對北京的批評,或者對俄羅斯的批評,認為他們這樣的一種結盟方式是希望改變國際秩序,就是二戰以來建立的國際秩序。
「而中國,現在極力要避免被西方看成這樣,也不希望給西方這樣的口實。所以,這次普京帶了俄羅斯的這些目的過來,我相信習近平不太會全盤接受。
「中俄經濟上的聯繫對俄羅斯是有輸血作用,可是,北京也要避免在政治上,在軍事上跟俄羅斯結盟。」
習不敢綁上普京戰車
從俄烏戰開始,西方就擔心中共軍事支援俄羅斯。虞平指出,西方會分析北京到底給俄羅斯提供了什麼援助。
他解釋,「情報部門可以分析出來,北京到底有沒有給俄羅斯提供軍事上的援助,一般性的比如說軍民兩用物資,恐怕避免不了給俄羅斯,但是完全是軍事用途的物資,或甚至是裝備,他還是不能夠給俄羅斯。
「所以,習近平非常的小心,而且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他也確實是比較謹慎的對俄羅斯進行支持,但是僅限於經濟方面。
「因為他也知道,面臨俄羅斯這個問題,要把中國綁在一起的話,中國也會面臨西方的強烈制裁,也很可能直接就導致西方跟中國在經濟上的脫鉤。」
外界關注到,從中共外交部聲明以及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報道來看,這次普習會晤,兩人並沒有公開提及所謂的「無上限」夥伴關係。
虞平分析,普京這次來,一方面西方、美歐預見到普京會來,「但是習近平要給自己做足面子的情況下,又要讓西方放心,他沒有把自己跟俄羅斯緊密綁在一起,特別沒有在軍事上綁在一起,這次我覺得習近平是做了一點功夫的。」
虞平說,「這一點上,到目前為止,從所有的會議報導中,包括普京的講話,都沒有顯現出中俄要在軍事上結盟,或者在政治上結盟。」
「雖然他們提到要有一個國際的公平秩序,看上去是要挑戰美國,以及二戰以後建立的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但沒有具體步驟。」
虞平認為,「歐美國家對中國這一次的做法,當然是不高興,但另一方面我覺得他們可能判斷,將會繼續給北京持續施加壓力,讓其不要再進一步滑向俄羅斯。我覺得這是目前的基本狀況。」
責任編輯:李緣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TOPSHOT - China's President Xi Jinping (R) and Russia's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atten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third 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n Beijing on October 18, 2023. (Photo by Pedro PARDO / AFP) (Photo by 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10月18日,普京在北京參加一帶一路論壇。(Pedro PARDO / AFP)
Previous Article中國出現反以色列言論 分析:民意被中共綁架
Next Article 富士康大陸工廠遭稽查 因郭台銘參加台大選?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