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訊】(記者斐珍採訪報導)由於中共在全球關鍵礦產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限制並脅迫他國,國際社會對供應中斷表示強烈擔憂。近日,在20國集團(G20)舉辦的峰會上,中共總理李強宣布啟動「綠色礦產國際經貿合作倡議」;但G20領袖通過了一份「關鍵礦產協議」,被外界認為劍指中共,凸顯國際對北京壟斷的憂慮。而美國已經在全球結盟布局稀土供應鏈,對抗中共。
戰略專家認為,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全球稀土重要生產國家供應鏈的布局,幾乎已完成。基本上中共能伸到的國家,美國也都能伸到;而中共伸不到的,美國都已經鞏固了。在稀土供應鏈充足的條件下,美國將擺脫對中共稀土的依賴。現在就是美國提供資金,日本提供技術,在澳洲生產,這樣的一個合作模式。
G20聚焦關鍵礦產 中共啟動「礦產國際合作」
20國集團(G20)峰會11月22日及23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此次南非峰會中G20領袖通過了一份宣言,特別聚焦關鍵礦產。領袖們表示,將致力保護關鍵礦產的全球價值鏈,避免因地緣政治緊張、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的單邊貿易措施、疫情或天災等因素而「中斷」。
這份「G20關鍵礦產協議」,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現任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柯特勒指出,G20的該項協議聲明,被認為劍指中共,凸顯國際對中方的強烈擔憂。
今年稍早因美中貿易戰升級,中共開始管制關鍵礦產出口,將其「武器化」,引起全球供應鏈震盪。在峰會前,主辦國南非與歐盟簽署了一項關鍵礦產協議。南非總統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說,他們與歐盟簽署的協議是前所未有的,未來不再僅僅依靠開採礦產,而是將會在本地完成原料加工,提升國內產值。歐盟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則表示,協議有助於使歐洲經濟的未來建於公平可靠的供應鏈。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南非擁有全球絕大部份鉑金相關稀土金屬儲量,錳礦儲量排名全球第一,同時也是主要鉻礦生產國之一。
在峰會上,據《金融時報》報導,中共總理李強23日也在宣布啟動「綠色礦產國際經貿合作倡議」。加入此倡議的19個國家包括柬埔寨、奈及利亞、緬甸、辛巴威,以及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等。
北京的這項倡議被視為是對美國建立的全球「非中稀土供應鏈」努力的回應。
專家:川普布局全球稀土供應鏈
台灣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前院長余宗基接受採訪時指出,中共為什麼現在要積極地跟這19個國家來合作,因為根據中國海關2024年數據,中國2/3的稀土進口來自緬甸開採的稀土。但緬甸、泰國與柬埔寨最近都跟美國簽署了礦產協議。
此前,川普10月底的亞洲之行,就與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簽訂旨在加強以稀土為主的關鍵礦產供應鏈合作的協議,而這些與美國簽約的國家,現在確實可以生產稀土。
隨著北京近期擴大對境外稀土及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巴基斯坦今年9月已向美國出口首批稀土礦物,為簽署的5億美元合作協議揭開序幕。
11月初川普還在白宮會晤了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等中亞五國領袖,並在這場「C5+1」峰會上宣布美國將推動關鍵礦物供應鏈多元化,重點解決稀土等先進技術製造核心資源的供應安全問題。
此外,今年川普一上台便表示,他想購買丹麥的格陵蘭島,並稱國家安全問題是其擴張主義動機的主要原因。除了戰略地位外,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格陵蘭島稀土元素儲量居世界第八,約150萬噸,接近美國已知儲量(190萬噸)。
余宗基表示,基本上中共能夠伸到的國家,美國也都能伸到。反而中共伸不到的,美國都已經鞏固了,包括中亞五國,連巴基斯坦這個中共的鐵桿兄弟都跟美國有稀土礦產的合作。也就是說,中國周邊的幾個重要的稀土生產國家,都通通跟美國簽署礦產協議了。
「中共要成立所謂的綠色結盟,美國只要出手大概都可以立即瓦解,因為美國畢竟它有太多籌碼在手上,包括關稅大棒。這等於是川普全球稀土重要生產國家供應鏈的布局已經完成。」余宗基說。
美日將擺脫對中共稀土依賴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2024年美國進口的稀土中高達77%來自大陸;日本經濟產業省數據亦指出,該國近60%的稀土倚賴大陸供應;就連致力推動綠色轉型的歐盟,也有46%的稀土得靠大陸輸送。
路透社11月25日對國際能源總署數據的一份最新分析顯示,全球數十億美元的稀土項目儲備將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國擺脫對中共稀土的依賴,到2030年,中共仍將供應全球約60%的關鍵磁鐵製造稀土。相較之下,美國可望實現約95%的國內需求。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在位於南卡羅來納州薩姆特縣的eVAC Magnetics公司新建稀土磁鐵加工中心表示:「這是25年來美國製造的第一塊(稀土)磁鐵,我們正在結束中國(中共)對我們供應鏈的卡脖子」,並預測美國製造業將在2026年和2027年持續「騰飛」。
其實早在2010年,日本便因釣魚台(尖閣諸島)主權爭議,成為第一個被北京用稀土「卡脖子」的國家。不過,自此日本積極推動供應鏈多元化、技術創新和減量化,自中國進口的稀土比例從當時高達九成以上,降至目前僅約58%,顯著提高了供應鏈的韌性。
儘管目前全球大部分稀土由中國生產,但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日本將於明年1月啟動一項全球首創的試驗計劃,從一處近海沉積物中開採稀土礦物。日本周邊專屬經濟區的海床也蘊藏著豐富的稀土資源。據估計,光是南鳥島周邊地區就蘊藏約1,600萬噸稀土,儲量居全球第3。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曾對外表示,日本與美國將共同研擬在太平洋南鳥島(Minamitori)周邊海域開發稀土礦,這將是兩國深化經濟與安全合作的新一步。
美澳簽署有關關鍵礦物和稀土的協議
為強化與澳洲在稀土與關鍵礦產的合作,以因應中國全面升高稀土出口管制,川普總統10月20日在白宮內閣會議廳(Cabinet Room)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並肩而坐,雙方共同簽署一份有關關鍵礦物和稀土的協議。
彭博(Bloomberg News)提到,澳洲的稀土儲量位居全球第4,澳洲一直試圖將自身定位為可替代中國的關鍵礦產供應來源。
《採礦週刊》(miningweekly)、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導,澳洲稀土大廠「萊納斯」(Lynas Rare Earths)10月底宣布,將在其馬來西亞廠區新建一座重稀土(HRE)分離設施,大幅擴充產能,以因應全球對非中國來源「重稀土」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多國聯盟擺脫中共長期壟斷
日本也通過JOGMEC(日本金屬及能源安全組織)等官方組織投資澳洲萊納斯(Lynas)等公司,幫助其在澳洲和馬來西亞建立中國以外的稀土分離和冶煉設施,確保供應鏈不被壟斷。
另據法新社報導,為擺脫戰略礦物被中共長期壟斷,以確保產業自主權,法國與日本聯手宣布,將興建歐洲首座且規模為西方國家最大的稀土回收廠,預計最快於2026年底開始生產,可為歐洲汽車與風力發電等產業提供稀土材料。
對此,余宗基表示,最近中日關係因外交衝突,陷入近十年來最低點,為什麼北京到現在都沒有用稀土作為武器?因為中共過去已經多次想用稀土卡日本的脖子,事實證明都沒有成功。
余宗基說,從稀土生產來源地的結盟,現在就是美國提供資金、日本提供技術、在澳洲生產這樣的一個合作模式。
加強關鍵礦產安全 貝森特:最多一兩年美國找到替代品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10月份全球矚目的「川習會」過後,在《金融時報》專訪中直言,北京威脅停止稀土出口是「真正的錯誤」,他預測中共在稀土領域的優勢最多只能維持1至2年,且有自信美國能在2年內確保稀土替代來源。
貝森特在專訪中還表示,「中國已經向所有人發出警示,他們犯下了真正的錯誤。把槍擺在桌上是一回事,對天鳴槍又是另一回事。」他強調,美中領袖已經達成「平衡」,北京無法再將關鍵礦產當成脅迫手段。
台灣軍方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網絡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所長賀增原最近撰文指出,美國在川普政府主導下正在加強關鍵礦產、稀土和半導體供應鏈的安全。
賀增原表示,包括:一、Trilogy Metals:美國戰爭部10月6日宣布投資3,560萬美元,收購加拿大礦產勘探開發公司Trilogy Metals 10%的股權;
二、Critical Metals:美國政府在與Critical Metals討論入股約8%,以讓其直接擁有格陵蘭島最大的稀土計劃權益;
三、Lithium Americas:美國能源部將透過認股權證獲得Lithium Americas 5%的股權,以及Thacker Pass專案5%經濟股權;
四、MP Materials:2025年7月,美國戰爭部收購MP Materials 15%股份;
五、USA Rare Earth:該公司主要生產燒結釹磁鐵,正與白宮談判入股。
對此,余宗基表示,北京對稀土的管控,反而提醒各國意識到稀土的戰略價值,加速各種方式與中共脫鉤。包括美國現在本土也重新啟動稀土的生產製造,在以往是不可能,為什麼現在可以?因為這已經不是一般礦物的自由買賣,而是把它當作重要的戰略物資。
「也就是,當這些民主國家都把稀土視為是對抗中共可能卡脖子這樣的一個戰略物資時,當然就有強烈的動機重新啟動生產。」
責任編輯:高靜#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圖為美國懷俄明州的一處稀土礦。(John Haughey/大紀元)
Previous Article萬科股債跌至新低 融資困難 距爆雷多遠?
Next Article 【佳音時刻】拉川普站台?習打錯算盤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