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訊】(記者劉毅報導)合肥省安徽市的胡先生日前以55.3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價格賣出了6年前買入的房子,而當年胡先生買房時花了115.8萬,不僅如此,胡先生賣掉房後還欠著銀行26萬元。近來,像胡先生這種低價拋售房產的人不在少數,更有甚者,有人為了賣房不得不再去貸款。
據紅星新聞11月26日報導,胡先生2019年12月以115.8萬買入了合肥肥西縣的一處房產,當時向親友借了20萬元才湊夠首付,隨後又向銀行貸款86.8萬元。
2024年,他的房子掛牌價格已降至85萬元。今年4月,胡先生的房子最終以55.3萬元的價格賣出,去掉中介費到手54萬元。為了歸還剩餘80萬元的房貸尾款,他又向親戚朋友借了26萬元。現在還在還債。
胡先生表示:「加上稅費、銀行貸款利息,虧了85萬元左右。」
無獨有偶,重慶市的潘先生7月賣掉了重慶沙坪壩區的房子。他2021年8月以113萬元購入,房子最後以69.8萬元成交,他還有72萬元的房貸尾款,潘先生還要再還給銀行72萬元。
對於大陸現在出現貼錢賣房的現象,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對該媒表示:近年來,部分城市房價從高點顯著回調,導致房產市價低於剩餘貸款本金,形成「資不抵貸」的局面。部分購房者前期過度槓桿加劇了購房帶來的財務風險,工作變動、收入下降等突發情況則讓資金鏈進一步承壓,最終使得部分購房者「貼錢賣房」。
像這種把房子賣掉還要倒貼銀行貸款的現象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多地已經屢見不鮮。
中國大微、「紅日觀史」11月10日表示,因為要還清債務才能過戶,有人為了賣掉房子,不得不到工作地的銀行新增貸款20萬元,才把剩下的房貸結清。
部分業主為了賣出房子不得不到銀行貸款。(「紅日觀史」微博截圖)
據《第一財經》報導,部分高位購房者正陷入房貸倒掛的困境,一些人嘗試通過親友借款或過橋貸款彌補差額,從貸款買房轉為「貸款賣房」。
「紅日觀史」說,「貸款賣房」的核心是房子賣得比貸款少,業主還要自掏腰包補差額。有人沒現金,就去借消費貸、信用貸,甚至找中介幫忙搞「過橋貸」,目的就是把房子順利賣出去。
貸款賣房不僅僅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大環境的變化,也顯示出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變化。買房「穩賺不賠」的幻想已經破滅。
對於未來房價走勢,中金公司在《2025年展望》研報中曾表示,2025年房地產處於「跌幅緩和」階段。對此,「紅日觀史」認為,房價距離「價格止穩」還有一段路要走,眼前的困境不是終點。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5年10月全國百城二手房均價同比下降7.6%。截至今年10月份,中國房價已連續下跌42個月。
責任編輯:任子君#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Pedestrians walk past real estate agent offices in Beijing on August 10, 2010. Property prices in China rose at a slower pace in July from the previous month, government data showed as efforts to curb speculative investment in the real estate sector started to bite with housing prices in 70 major cities rising 10.3 percent on year in Jul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said, down from 11.4 percent in June. AFP PHOTO / Peter PARKS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PETER PARKS/AFP/Getty Images)
中國樓市持續下行,為了賣房,部分業主不得不貼錢賣掉房產。圖為一家房産中介門前廣告。(Peter Parks/AFP/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被判賠18億 「金龍魚」市值5天蒸發超百億
Next Article 【新聞大家談】俄烏協議修訂 美派陸軍部長上陣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