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訊】(記者紀語安綜合報導)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簡稱USCC)提出2025年度報告,敦促國會採取行動、通過法案,確保美國能在軍民兩用量子技術與人工智慧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目前中共當局正傾注資源發展這兩個領域。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是美國國會於2000年10月成立的獨立特設機構,負責向國會報告美中貿易和經濟關係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以「量子優先」的國家發展目標
USCC報告指出:「誰在量子領域(與人工智慧)領先,誰就能掌控數位經濟的加密技術,推動材料、能源與醫療領域的突破,並在情報與精準打擊方面取得不對稱且可持續的優勢。」
報告強調:「美國必須把量子視為國家的關鍵核心能力,而不是只把它看成一個孤立的研究領域,並採取相應行動。」
USCC建議,在2030年之前將量子科技列為國家優先目標(以「量子優先」,Quantum First),發展聚焦於三個關鍵領域──量子運算、安全量子通訊以及全面推動後量子密碼(Post-Quantum Cryptography)轉換。在量子運算方面,則集中於三個方向發展,確保優勢──密碼學、藥物研發與材料科學。
美國並應成立一所「量子軟體工程研究院」(Quantum 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QSEI),專注於開發量子運算軟體,確保美國的量子硬體能搭載先進軟體,使美國在科學、產業與國防領域及早取得優勢。
中共的量子布局讓戰略風險升高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指出,中共持續「投入大量資源於人工智慧與量子運算等前沿技術」,這些技術同時具有民用與軍事用途,中共目的是提高軍事與情報能力。
報告警告,中共當局已動員國家級資源,建立整合研究中心,並透過大規模補貼推進國內科技業提升量子科技能力,追求全球戰略地位。
分析指出,中國經濟呈現「雙速」特徵:整體景氣承壓,但戰略科技部門卻獲得政府大量資源,其中包括量子科技研究。
另外,隨著量子電腦的解密技術迅速演進,現有的加密標準正面臨風險。中方可能正在加速研發具有破解全球密碼能力的量子電腦,並可能刻意隱瞞最先進項目的狀況。USCC認為,這構成重大戰略風險,令全球政府、企業與銀行的安全通訊面臨風險。
資安專家警告,即使現今的量子電腦尚未普及,駭客也可能「先收集後破解」,將機密資料儲存起來,待未來技術成熟後再進行解密。這種威脅模式,讓全球資安領域響起警鐘。
美國政府意識到,若不及早把資料升級到後量子加密(Post-Quantum Cryptography,PQC),將可能重創國家安全。
更嚴格的出口管制
在人工智慧領域,美中委員會呼籲採取行動,大幅強化美國對關鍵技術(如半導體)的出口管制。
USCC建議,應成立一個新的跨部會組織,以處理北京方面「系統性持續規避」美國的出口管制,這些違規行為已經形成對美國國安的挑戰。
報告進一步說,這個跨部會組織至少應包含: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BIS)、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國務院國際安全與防擴散局(ISN)下轄的「出口管制合作辦公室」,以及國防部下轄的國防技術安全局。此外,這個新組織應與情報界密切整合,以獲取他國規避出口的即時情報。
分析建議,針對半導體芯片,美國應在出口管制方面做出重大變革。
第一,國會應要求商務部工業安全局改變目前出口管制清單中芯片的許可審查,由原本較寬鬆的「推定拒絕」,改為更嚴格的「政策性拒絕」。如某些芯片出口對美國國家安全可能有害,即直接禁止。
第二、要求工業安全局建立一個「租賃」而非販售的先進芯片管制系統。凡是未被列為禁止出口但性能高於某一門檻的先進芯片,其使用方式「僅能透過雲端存取」。出口商在申請許可時必須篩選客戶,並通報客戶的可疑行動。
未來五到七年是關鍵
USCC認為時間緊迫,2030年的時程至關重要,尤其是未來五年到七年是量子技術的發展關鍵,將決定美國是否能長期超越對手國家,站穩領先地位。
報告指出,美國仍擁有研發領導力、創新與人才優勢,但必須著重在國家層級的協調與長期資源投入,才能持續維持領先。
責任編輯:林妍#
Subscribe to Updates
Get the latest creative news from FooBar about art, design and business.
What's Hot
量子計算機示意圖。(Shutterstock)
Previous Article台灣發放民防手冊 稱中共是「麻煩製造者」
Next Article 岳山:紅朝末路 「軍老虎」成群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


